摘要:当蒋以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身份,指挥北伐,统一中国,任国民党政府主席,在中国声威炫赫,风头一时无两之时,毛泽东不过是国民党的候补中央执委、中共中央候补执委,默默地做着他的基础工作:。蒋介石比毛泽东大五岁。

我第一次把毛泽东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待,不是神。而一旦从神坛下来,他却立刻放射出万丈光芒。

我且第一次明白,原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这样一段段意味深长的路程。

——写在前面

蒋介石为什么打不过毛泽东

毛泽东(右),和蒋介石并肩站在一起

毛、蒋分别领导了中国近百年历史上的两场革命。从1911年——1949年,共计38年的时间里,他们的生命,有一长段时间,交织在一起。

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

(1921-1949年)

共产党成立(1921-1924年)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1924-1927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土地战争(1927-1937年)

抗日战争(1937-1945年)

解放战争(1945-1949年)

国民党领导的中国革命

(1911-1949年)

孙中山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11-1925年)

蒋介石北伐(1926-1928年)

蒋介石剿共(1927-1937年)

抗日战争(1937-1945年)

国共内战(1945-1949年)

蒋介石比毛泽东大五岁。

当蒋以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身份,指挥北伐,统一中国,任国民党政府主席,在中国声威炫赫,风头一时无两之时,毛泽东不过是国民党的候补中央执委、中共中央候补执委,默默地做着他的基础工作:

考察农民运动、开创井冈山根据地、领导秋收起义。

当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之时,蒋介石“最是仓皇辞庙日”,败退台湾;

当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蒋默默地把“反攻大陆”定为余生目标。

一辈子耿耿,死后都没有下葬。

不过短短二十余年,时移世移,地覆天翻。为什么?

各种解读答案,可以绕地球800圈。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8年纪念日,也来添一尺幅,以“初心”为线索,写下心得。

一忧一喜 乃见高下

菩萨蛮 ·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927年春,毛泽东作于武汉。

六年前,1921年,28岁的毛泽东加入党的一大。

接下来是轰轰烈烈的革命:

国共合作,北伐,黄埔军校……

谁料不知觉间,形势陡变:

孙中山去世,蒋介石汪精卫变脸,白色恐怖弥漫。

他自己说,“情绪低落,不知如何是好。”

低落时的毛泽东,在想什么呢?重新看词:

“茫茫九派流中国 ”,九派,长江的若干支流,代指长江。长江浩荡,东西横穿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一线,京广线。京广逶迤,南北纵贯中国。

其时京广线,还没能成了“一线”:

北平到汉口叫平汉路;

到武昌断了(汉口、武昌间也还是长江阻隔),要换交通工具到长沙,再从长沙到广州,为粤汉路。

在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毛泽东可见常人所未见:

1927年,毛泽东用自己的眼光,把当京广线“连”成了“一线”。

1956年,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时,“看见了”另一道风景: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是对日后三峡工程的想象(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

眼见为实,那是凡人。

第二点值得注意的,是他写诗写词所取意象宏大,常从整个中国落笔,无论身为布衣还是领袖;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

比方《菩萨蛮 ·黄鹤楼》里的长江、京广线,比方《沁园春·雪》里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比方他撼动全中国人心的篇篇檄文。

有多少人心折于他的气派?

真真一枝笔当得万马千军。

蒋介石为什么打不过毛泽东

我们的今日

今日得与最敬爱之美龄结婚,为有生来最光荣、最愉快之一日……确信自今结婚后,革命工作必有进步,即从此始可安心尽革命责任。彼深信人生若无美满姻缘,一切皆无意味,故革命当从家庭始。末归结于今日结婚实为建筑彼二人革命事业基础。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求取新妇成功,充满幸福地昭告天下。

蒋先生的欢喜发自肺腑,字字皆从心底流出。若当此和平年代,我们要赞扬他身居庙堂之高而痴情毕露赤子形态。

可惜。

果然有人挺身而出。

报界宗师、《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发表《蒋介石的人生观》,把他骂得个狗血喷头。(略取大意如下):

张季鸾说:如果你说恋爱不成,则人生一切无意义,这是动物本能,是抹杀人类文明进步后之一切高尚观念。

文明人所认为之人生意义,是利他。所以古今志士仁人之所奋斗者,惟在如何用有涯之生,作利人之事。

张季鸾说:如果你说有美满姻缘始能为革命工作。夫何谓革命?牺牲一己以救社会。命且不惜,何论妇人?

……

呜呼,常忆蒋氏演说有云:“出兵以来,死伤者不下五万人。”为问蒋氏,此辈所谓武装同志,皆有美满姻缘乎?

再说,宁政府军队尚有数十万,国民党党员亦当有数十万,蒋氏能否一一与谋美满之姻缘,俾加紧所谓革命工作?

结论:作为一国民党要人,既自误而复误青年。

情绪变幻乃人之常。但毛蒋之一忧一喜间,却折射出两人不同的志意胸襟。境界气度。高低立现。

两个人的路径、成就,从一开始就决定了。

一和一战乃见格局

1937年,蒋介石发布《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其中有段话,百年后还在激荡着我们:

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然而我们不知道,它后面的故事。

1931年9月18日,晚10点20分,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袭击了东北军驻扎的北大营。

北大营是张作霖最大的兵工厂、炮厂和火药厂。时有15万支步枪、300万发子弹;250门重炮、10万发炮弹,飞机170架。由于奉行不抵抗政策,皆封存于仓库中,一夜间,尽入日寇之手。

当时,张学良在北平和赵四小姐看戏;蒋介石在南京长江永绥号军舰,正准备亲自去打“共匪”。

接闻来报。报曰:日本人有向华北拓展的态势。蒋沉吟片刻,还是下令军舰起锚。因为“共产党正向全国拓展。事情很多,要一个一个地解决。”

攘外必先安内,是蒋政府抗战初期的国策。

有人为之寻出理论渊薮:

它源自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宋朝宰相赵普。原话是:“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有人且寻出理论根据:

"安内"几年间,蒋政府军事、经济、文化等各项数据令人兴奋的增加。

问两句大白话:

1,“安内”数年间物质财富的增长,正比例于日后抗战所需吗?

2,知不知道用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宋朝,后来国运如何?

第一条不言而喻。第二条嘛——

大宋的“内”,倒是安了:

农民起义军王小波、李顺很快被镇压;

外,则放虎为患:李继迁、西夏第一个皇帝李元昊的爷爷,趁着宋太宗“安内”的三年时间,为其孙称帝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31年,中日初燃战火;

至蒋政府宣战的1937年,时间已经过去了6年。

这期间,毛泽东在干什么?

1931年11月,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

仅仅五个月后,1932年4月15日,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身份《宣布对日战争宣言》:

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号召……联合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与苏联,来实现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澈底争得中华民族真正的独立与解放。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

1936年2月东征,期间提出经营山西的战略:“山西的经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山西即不能设想同日帝进行大规模作战。”

到全面抗战爆发,蒋介石开始动员全国参战的时候,毛泽东早已成熟了对敌战略。

山西成为华北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主要战场、保卫党中央的重要屏障;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三大抗日根据地成为构建新中国的雏形。

……

后世史家评论:“宋非亡于契丹女真,而亡于谋士。自赵普至蔡京,皆祸国也。”

为蒋介石作传的美国人布赖恩·克罗泽评论:蒋介石只是一个战术大师而非战略家。他的真正天才是善于搞政治阴谋。

领导一个国家,光依靠这种小聪明是不够的,要有协调对内事务的大局观与清醒认识时势的大智慧。

蒋介石只记得宋朝有“攘外必先安内”,却不知道从三千年前的周朝,从《诗经》,即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兄弟不和,是家事;一旦外界生变,兄弟要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从1931到1937,六年犹豫,今天试问,蒋先生的斤斤计较,失去了什么?

发心不正,第一步就错了。

暂停

分析一下蒋介石

要停下来,重新看看蒋介石此人。

当时公认:蒋为国民党中最干练的一个英才。

孙中山三次北伐,最北刚打出过湖南。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继承遗志,以黄埔军校师生为核心,再加一些杂牌军,全部兵力10万,横扫70万军阀,统一中国。仅用了两年时间。

他是个有政治手腕的人。李宗仁自己说,“蒋公把我玩弄在股掌之上”。

他是一个能和毛泽东做对手的人。

我们今天分析一桩史实,是在远离事件中心的安全地带,在掌握了很多双方资料之后。可当时人,是在局中。

所谓“当局者迷”。

也因此,当我们把他们从概念的神坛上请下来,以常人之心来揣度的时候,我们可能因将心比心而宽容;也因此,对毛几乎踩着点儿的“神机妙算”,敬仰之心汨汨滔滔。

一予一取乃见前景

先放下国共较量,去看离我们最近不远的一幕:华为抢人。

2008年,北电申请破产保护。在电信设备制造领域,留下来三家比较大的厂家:华为、爱立信跟诺基亚。

在竞争对手倒台之后,爱立信跟诺基亚拼命地抢资产:设备,技术,专利,倒闭者的客户资源......华为则“抢人”。

倒闭公司的技术人员,白天被裁,晚上被堵在家门口:猎头确认了身份后,拿出一份草拟好的合同:

一家中国的公司,对您非常敬重。他们希望您能去他们公司效力。据我们了解,您现在的年薪是12万美元,他们给您24万美元的年薪,外加Boss Ren的总裁特别津贴,每年3万美元,一共是27万美元每年。您看,您还满意吗?

……哦,您先看看合同。

(见文章《技术大拿张宇平聊华为:高通死不死,要看任正非动不动杀机》)

这一幕,如果被1945年的蒋介石看到,不知会不会忽忽有所悟。

日本投降后,鹿死谁手,关键在接收。

而过程,我们几乎可以不必赘述。

我们只须记下结果: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与其22年前在武昌黄鹤楼的“情绪低落,不知如何是好”,对比太强烈。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布: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距1921年南湖党的一大,不过28年。

28岁的毛泽东,用28年的时间,变成了一个影响世界的人。

再说几句不是结尾的话

今天是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八周年。

回望是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段意味深长的论断: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老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旅程,今年发轫,将努力地走下去。

我们试图从各个角度,重新走近那段慷慨壮烈的红色记忆,重新理解那些伟大的付出与牺牲,重新探究今天我们的使命。

不因走得太远,而忘了来时的路。

欢迎加入我们的旅程。

垂询电话:0351-5269172

作者:李平同学

编辑:虫子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蒋介石为什么打不过毛泽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