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廣南縣壩美鎮堂上行政村的7000多畝桔園進入了採摘期,果園裏一片忙碌的豐收景象。如今,堂上柑桔,不僅是廣南縣特色產業的一張名片,更是助推當地羣衆脫貧的“搖錢樹”。

進入九月,廣南縣壩美鎮堂上行政村的7000多畝柑桔開始陸續進入採摘期。金黃色的果子,在綠樹的映襯下,顯得愈發透亮。透過樹冠,果農們爬上梯子,小心翼翼地剪下樹枝上金黃的桔子,對他們來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堂上柑桔,因皮薄汁多、酸甜可口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在文山州內早有名氣。年平均溫度爲18.9度,年日照時數達1900小時,爲這裏發展柑桔種植提供了絕佳的天然條件。上世紀90年代開始,靠山喫山,種植柑桔就已成爲了當地羣衆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

壩美鎮堂上行政村共16個村民小組1656戶742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3戶203人。得益於良好的產業基礎,堂上行政村已於2017年率先脫貧出列,到2017年末脫貧人口僅有25戶70人,貧困發生率僅爲0.94%。 “一畝桔子樹、走上脫貧路”, 可以說,柑桔、茶葉是促進當地羣衆脫貧致富的重要推手,成爲廣南縣產業脫貧的典範。

何珍鳳,是目前者洪村小組尚未脫貧的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家中丈夫患病、孩子上大學是她一家致貧的主要因素。如今孩子上學、丈夫看病在政府的幫助下有了保障,家裏的兩畝桔子地和兩畝茶園是她脫貧的希望。

廣南縣壩美鎮洪村小組村民 何珍鳳:“今年桔子結果,我們又有點桔子(收入)來幫助,加上茶葉,有兩種產業我就少困難點了,只要我能喫苦就有希望了。”

這兩年有國家補助,我就相當感謝國家了,等我兒子畢業出來我們家就好了。

廣南縣壩美鎮堂上村委會副主任 農文興:“幾十年來,我們就是依靠茶葉跟桔子發家致富,我們這裏檔卡戶、貧困戶也有,但是我們這裏的貧困戶只有這三類,第一個是因學、第二個就是因病。最後說的就是因懶這一點了,你即便給他多好的資源,他也不去用,也不想用。說到底你給他多少綠水青山,他也沒有辦法變成金山銀山,所以說人要脫貧,首先是要勤快。”

本臺:羅永偉 廣南臺:楊明建 黃雲

編輯:羅賢熙鄭澤婭

製作:黃荷 農錦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