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最多人議論的一件事情,莫過於是馬雲在教師節當天發佈的卸任聲明瞭。

聲明中表示,一年後的教師節那天,馬雲將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的職務,他將會投入更多時間到最熱愛的教育事業當中。

而接任者是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他曾經一手將阿里巴巴從昔日的電子商務公司蛻變爲如今的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毫無疑問是一個能讓股東們和馬雲放下擔憂的選擇。

說起張勇,他的戰績可以說是非常輝煌了。自從2009年接手了處於困境的淘寶商城後,他銳意進取,先後創建了天貓、雙十一等商業奇蹟,讓阿里巴巴集團迅速蛻變爲世界級企業。

不僅如此,他還重新設計了淘寶的商業模式,主張“All in 無線”,使手機淘寶成爲世界上最大的電商平臺。

他還主導投資了蘇寧、銀泰等企業,打造了新零售標杆盒馬,入股了高鑫零售,收購了餓了麼,和星巴克達成了戰略合作,爲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打下了最紮實的根基。

目前,在他的帶領下,阿里巴巴集團的業績已經連續13個季度健康增長。

一個能力如此出色的繼承者,其實也是很多老闆們心中最渴望得到的人才。

那爲什麼馬雲能找到這樣的人才,而很多老闆卻不得不繼續勞心勞力地操持公司,脫不了身?

只因爲馬雲早在2009年的時候,就開始爲這件事情做準備了。

1.不要員工,要伴侶

2009年後,阿里巴巴建立起了阿里合夥人制度。該制度是阿里獨創的管理制度,它並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合夥人制度,合夥人不必共同爲企業經營的盈虧負責。

軍哥說過:“企業中的高管人員和老闆的關係,就是事業上的伴侶關係。”

阿里巴巴集團真正的騰飛之日正是合夥人制度誕生的當天,這個改變使得阿里巴巴的員工們真真正正意識到自己能成爲老闆的事業伴侶,而不僅僅是一個員工。

這種意識上的轉變促使了一大波阿里系人才誕生,比如張勇、陸兆禧、井賢棟等等。

爲什麼馬雲這兩年能不用在公司批覆文件,想戰略,抓業務,反而是全球到處飛,去旅遊,去演講?

不就是因爲他通過和合夥人制度培養了一幫強大的事業伴侶,替他管理公司嗎?

2.不要個體,要梯隊

在全球範圍內,創業公司的文化傳承是個普遍的問題。

即使是微軟、蘋果這樣的巨頭,都難免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創始人卸任之後,公司的治理者在商業上仍然非常成功,公司的利潤和市值表現也令人滿意,但公司卻喪失了創始人在位時的創造力,從“改變世界”的創新者變成中規中矩的維持者。

問題出在哪?

其實,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做好傳承梯隊的培養,

“一個人要想成功,要麼組建一個團隊,要麼加入一個團隊,別無他路。”

馬雲曾經提過,阿里巴巴早在2009年就開始了CEO接班人的梯隊訓練,但直到2012年,他才辭去了阿里巴巴集團CEO。對於企業來說,人才當然是非常重要的資產,但更重要的不是培養一個人才,而是培養一個團隊。

一個好的團隊,不僅分工明確,而且是能形成一個梯隊的。

這也意味着,一個團隊不僅要有經驗豐富的高層,也要有能承上啓下的中層,還要有活力四射的基層。

3.不要擔憂,要放手

同樣作爲國內電商平臺的創始人,比起馬雲,最近劉強東的日子明顯就沒有那麼好過。

前陣子不僅捲入了醜聞風波,還導致集團股價暴跌10%,市值蒸發了72億美元。

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劉強東長期掌控着公司80%的投票權,這導致了當他身陷囹圄的時候,京東的董事會連一個決定都無法下達。

“企業就是一部戲,編劇是老闆,導演是老闆,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搞的。”

軍哥這句話用在這裏真的是一點不差,本來京東今年的發展勢頭挺好的,可這個情況一暴露,日子瞬間就不好過了。

劉強東的問題,其實也是如今很多老闆的問題,一旦老闆走開,公司就羣龍無首,所有員工都像無頭蒼蠅,這樣的做法要不得!

與之相比,馬雲的做法顯然更具有智慧,要知道,哪怕是他一年內有820多個小時飛在空中,都依然能讓阿里巴巴沿着自己的預期成長爲如今的巨獸。

4.不要盲目,要智慧

一個視之如命,根本不想鬆手;一個雲淡風輕,完全不想留下。

這也難怪別人會說:“阿里是一羣人的,京東是一個人的。”

毫無疑問,阿里巴巴的案例已經向全世界證明了他們做法的正確性,企業內部不斷湧現出來的人才也爲我們指出了一條明路。

一個偉大的企業,不能缺少優秀的員工,更不能缺少優秀的團隊。

“老闆之所以忙、之所以累,核心是幹了老闆不應該乾的事。”

所以,老闆最重要的不是去抓實際的業務,而是想盡辦法經營好公司這個“場”,讓這個“場”能吸引到人才,能培養出人才!

哪怕是當下你的公司很健康,你也該有這樣的憂患意識!

這樣的老闆纔是一個成熟有智慧的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