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古代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每天都有許多事情等着他去處理,按理不會出現長期不上朝的情況。缺少皇帝的決策,國家怎樣運轉呢?可明朝偏偏就有這樣一位皇帝,28年未上朝,皇位卻沒有被人奪走,明朝也沒有在他手中滅亡。

皇帝28年不上朝,無人謀奪皇位,陵墓出土後發現屍骨揭開真相

他就是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朱翊鈞很小就被立爲了皇太子,雖然年紀小,但他也是明白自己身上責任的:要做皇帝,就必須熟讀經史,熟悉朝政典故,這樣才能承接大業,將國家治理得妥妥當當。

朱翊鈞的生母李氏,出身卑微,原本只是一個宮人,因爲得到明穆宗的寵幸,生下了朱翊鈞才被封爲貴妃。因此,李氏對朱翊鈞寄予厚望,小時候朱翊鈞讀書不夠用功的話,就會被李氏叫去嚴厲地訓導。

皇帝28年不上朝,無人謀奪皇位,陵墓出土後發現屍骨揭開真相

在這樣的嚴格管教下,朱翊鈞的學問日漸精進,在1568年三月十一日被立爲皇太子,4年後他的父皇明穆宗去世,年僅10歲的朱翊鈞就繼承了大統。因爲朱翊鈞年紀還小,國家大事主要由當時的內閣首輔張居正來管理主持。

朱翊鈞在位之初十年間,也是有所建樹的。那時候張居正在朱翊鈞的支持下,對國家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先是改革政治,後是改革經濟,使得明朝的社會情況有所好轉,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

皇帝28年不上朝,無人謀奪皇位,陵墓出土後發現屍骨揭開真相

朱翊鈞稱呼張居正爲“張先生”,對其十分依賴。但是朱翊鈞漸漸長大後,開始明白權力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對於威勢太重的張居正慢慢有了不滿。後來張居正去世,朱翊鈞還抄了他的家。

朱翊鈞在位後期,張居正已經死了,國家缺少能像他一樣精幹輔政的臣子,朱翊鈞就慢慢懈怠了,沉迷酒色,竟然28年都沒有上朝,所有事情都通過頒佈諭旨來處理,也不和大臣們面對面商議。

皇帝28年不上朝,無人謀奪皇位,陵墓出土後發現屍骨揭開真相

他的長子朱常洛是宮女所生,他個人更喜愛鄭貴妃的兒子福王朱常洵,屢次想將朱常洛廢太子之位,改立福王朱常洵,因爲朝臣的阻止而未能成功。朱翊鈞更不想被皇帝的責任束縛了,朝廷在他的不作爲之下黨派林立,亂成一團,卻還勉強維持着。

皇帝28年不上朝,無人謀奪皇位,陵墓出土後發現屍骨揭開真相

只是在他死後僅24年,明朝就滅亡了。後來他的陵墓被人發掘,看到遺骨,才發現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兩條腿居然不一樣長,也就是說身爲皇帝,他卻有着小小的殘疾。大概這也是朱翊鈞不想上朝的原因,一是放鬆了自己,二就是在意他人眼光了。你認爲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