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大约半个月以前,文友赵俊峰忽然打来一个电话,说:“我想告诉你,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每天约1万人诊断癌症,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中国新增癌症病例世界第一。而从红河州肿瘤医院最近10年间收治癌症患者一万余人分析,红河州恶性肿瘤年平均增速3.2%……”顿了顿,他接着说:“携手同行,共克癌症,其实成为‘健康中国’赋予我们每个人的重任。所以,我们红河州肿瘤医院请老师拍摄了一部10分钟左右的短片,想请你惠赐墨宝,题写片名《抗癌路上 你我同行》。”

作为一名在百里锡山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云锡”,我依稀回忆起,很多年前,有一所医院,拍摄了中国第一部《肺癌》科普片,获1986年全国卫生电影电视“白鹤奖”二等奖。这所医院,就是今天的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当年的云锡职工医院、云锡总医院。后来,这所医院关于《云锡矿工肺癌病因学研究》,获得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迄今为止云南省医疗卫生单位唯一荣获的国家级科技进步奖。早在1975年1月29日,饱受膀胱癌折磨的周恩来总理,忧心着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303号“关于云锡公司矿工肺癌问题”的报告。批示:“一定要解决好云南锡矿工人肺癌防治”。于是,我欣然应允,同意为其题写“抗癌路上 你我同行”几个大字。

紧接着,赵俊峰把一篇1600字的解说词,以及一个近3万字的剪辑台本传给了我,包括分镜头设置的意图、人物的个性和意义等等,都有详尽的文字解读与构思。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工程浩瀚,不从事文字工作或电视编导的人,当然是难以想象的。直至今日,赵俊峰把这个《抗癌路上 你我同行》的短片传来,打开视频,不禁眼睛有些湿润,而心潮澎湃万千。

众所周知,世界锡都,大写人类的辉煌与文明,也铭记着一位大国总理对锡矿工人的殷切关怀。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1975年3月9日,这所医院在云南省率先成立肿瘤科。1975年以来,累计收治肿瘤患者约10万余人次,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98岁。其中,早期肺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95%;早中期乳腺癌综合治疗5年和10年生存率、鼻咽癌放疗5年和10年生存率,均达到国内水平,已走出数十位全国、全省“抗癌明星”。例如,全国“抗癌明星”王运鸿,以及有幸参加过国庆观礼和周恩来总理邀请宴会的耿国全,云锡老工人周天保等等。

从赵俊峰提供的剪辑台本,我还了解到,2018年以来,红河州的抗癌大事记上,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2018年4月20日,以红河州肿瘤医院为主体,携手全州30家具有肿瘤科建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同组建了红河州肿瘤专科联盟,由此掀开了红河州肿瘤防治事业的新篇章。2018年7月6日,为共建云南肿瘤防治新体系,红河州肿瘤医院又加入云南省肿瘤专科联盟,标志着该院实施“立足红河,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的肿瘤医院品牌战略,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而片子以小见大,用一条主线,串起几个与癌共舞、凤凰涅槃的小故事,让我们看见“不死花”的生命怒放。让观者相信,这是一条坎坷的路,但你我可以用最好的心境和方法走过。

黄绍锵,医院肿瘤科的老主任,“双料抗癌明星”,他清楚地记得,1984年11月27日,为同龄人、云锡矿工周天保成功实施肺癌开胸手术;鲜为人知,黄绍锵自己在古稀之年,也因恶性肿瘤从容切除了右半结肠,而今82岁高龄,仍如泰山不老青松。

周博,医院甲状腺专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颈上蝴蝶”的“舞者”。2017年,他完成112例甲状腺癌手术。枯燥的数字,折射出医学的含金量,也弥散着生命的温度。曾一度陷入先天性心脏病与甲状腺癌“两难险境”的玉溪女士杨绍芳,9个月辗转求医,犹豫不决。众里寻他,发现周博颈部也有一道与癌共舞的生命留痕时,果断选择了周博医师为之成功手术。这道抗癌的证据,用灵犀与默契,达成了医患之间的同舟共命。

护士王燕,癌症同时造访她的父母,把原本团圆的一家人隔离成天涯海之角。但她相信神话里有浴火重生的“不死鸟”,相信美丽的“不死鸟”降临人间,化身为对抗风霜、对抗雨雪、对抗生命迷茫、对抗死神恐慌的“不死花”。所以,这一路上有无数的王燕,因为她们天使羽翼采撷的“不死花”,让更多的父母,从此不会那么早离开。

生命的烛照,如漫天的星辰。

也正如63岁的杨巧芬大妈,在与癌魔搏斗的5个春秋里,以护工的名义和身体力行,一路微笑,陪伴和照顾了更多患者的康复。

还有年轻护士吕佩颖,用职业忠诚与亲情之孝,为母亲王春特别的“18岁生日”祈福。身患两种原发癌的“抗癌明星”王春,母女同心,医患同行,成为了决胜癌魔的强者,以及生命奇迹的真实承载者。最终发现,虽然谁也无法阻止生命中注定的苦难与不幸到来,但有时候看似悲剧的结果,却是又一次崭新生命的开始。

生命里总会有一种力量,使你越过磨难,跨过坎坷。这种力量,来自缓急可共、生死可托的承诺,来自无怨无悔的守望与护佑。全世界罕见的肠系膜畸胎瘤,发现和报告的病例寥寥无几,一个年仅15个月的女婴,在这里成功摘除了民间俗称的“鬼胎”。怀抱孩子来医院的,是“中国消除贫困感动奖”获得者丁莲。她的出现,构筑了一个可以共同守望的梦,让生命的蓓蕾,以及惺惺相惜的芸芸众生,有了走向阳光、期待春天的理由。

……

这些平凡的人,化身决胜癌魔的王者,当之无愧的抗癌英雄!

于是,我们看见更多抗癌明星的乐观坚毅的笑脸,他们是83岁的李栋才,1995年胃癌手术;82岁的赵举,2008年肠癌手术;还有一对同病相怜、相濡以沫的夫妇——张焱和薛树芬, 66岁的张焱,2005年肠癌手术,65岁的薛树芬,2009年宫颈癌手术。绝处逢生的“不死花”,绽放出生命的热恋。

而抗癌明星们背后,是一位位可亲可敬的医护人员,生命与生命的支撑者。

于是,她来了,李冰,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他来了,吴桓兴,中国临床肿瘤学的先驱者与开拓者。遵照总理的指示,他们奔赴云南个旧,开展锡矿工人的肺癌防治。同年3月9日,这所医院在云南省率先组建肿瘤科,向癌症宣战。

黄国俊,亚洲首位“英国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的中国医生,也曾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担当锡矿工人肺癌防治的首任北京医疗队队长。

孙燕,国际著名临床肿瘤内科学专家,更是不辞辛劳,10余次率北京医疗队,深入百里锡山,临床一线……

还有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梁裳缇、周志君,奋战在抗癌一线的红河州抗癌协会会长、肿瘤放疗专家常润生,“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杨连升,红河州肿瘤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杨瑞萍,红河州最受信任的医生、乳腺专家杨宝和,胸科学科带头人、云南省首例“全胸腔镜肺动脉干袖状切除术”开创者邓修平, 红河州医疗单位第一位女博士生陈妮娜,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后群等等。以及国际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刘春晓、龚树生、黄云超、严新民、钱浩等。

这是一所路漫远兮、上下求索的肿瘤医院,践行总理嘱托,筑梦健康中国!这更是一种力量,让生命里不幸遭遇坎坷的人们,不屈不挠,走出铿锵,活出精彩与壮美!

抗癌路上,你我同行!看完这部片子,我只想说:“向生命致敬!向所有热爱和拯救生命的人,深深鞠躬!”

苏 翔 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