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遊戲業風聲鶴唳 新一輪行業大洗牌是否已經開始?

導讀:遊戲業最近風聲鶴唳,各種監管政策是空穴來風還是確有其事,一時之間竟是亂花漸欲迷了眼,遊戲業如今現狀究竟如何?新一輪的行業大洗牌是否已經開始?

遊戲觀察9月19日消息,遊戲業最近風聲鶴唳,各種監管政策是空穴來風還是確有其事,一時之間竟是亂花漸欲迷了眼,遊戲業如今現狀究竟如何?新一輪的行業大洗牌是否已經開始?

9月10日,因公司業務調整,騰訊方面發佈《天天德州》、《歡樂鬥棋牌》、《歡樂拼三張》退市公告,並於9月25日正式關閉遊戲服務器並清空數據。

8月31日,《歡樂鬥地主》遊戲發佈好友房調整說明,好友房功能暫停使用。8月28日,《歡樂麻將》宣佈好友房暫停使用。

當藍鯨記者就此事採訪騰訊互娛公關經理,問其騰訊後續是否還會繼續做棋牌類遊戲時,對方沒有正面回覆而是說:“棋牌遊戲分很多種,圍棋、象棋都是棋牌,不受影響。”

短短數十日,騰訊方面對旗下四款棋牌類遊戲進行整治,雖然官方統一口徑對外宣稱,退市是公司業務調整,其他產品暫無退市計劃。但是隨着近期遊戲政策不斷收緊,風聲不斷,甚至有傳將實施遊戲版號配額制和遊戲行業專項稅,棋牌類遊戲將首先被調控。

對於一向嗅覺靈敏的騰訊來說,此番大力度推動棋牌類遊戲退市,是否預示着將要迎來一波更爲嚴格的遊戲監管政策?

遊戲業最近風聲鶴唳,各種監管政策是空穴來風還是確有其事,一時之間竟是亂花漸欲迷了眼,遊戲業如今現狀究竟如何?新一輪的行業大洗牌是否已經開始?

棋牌遊戲受監管?空穴來風還是大局已定

8月31日,據南方都市報報道稱,除了總量控制外,未來還將有遊戲版號配額制和遊戲行業專項稅,後者類似於菸草稅,每款遊戲可能將會徵收35%的稅款。

“雖然還沒有出現具體的相關政策,但已經有風聲了,遊戲要開始收稅了,棋牌類收稅或許會更高。”易觀分析師董振稱。當問及該消息是否是謠傳時,董振說,“據說…但是反正大家都信了”

一名遊戲從業者說:“遊戲專項稅這事,業內人說是業外人說的。”藍鯨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多數人表示,徵稅是完全有可能的。

空穴不來風,遊戲專項稅這事究竟是怎麼來的,何以棋牌類遊戲成了監管重災區?

據有關媒體報道,去年12月,中宣部、公安部等八部門印發了《關於嚴格規範網絡遊戲市場管理的意見》,合力查辦網遊市場重大案件,其中棋牌類遊戲成重災區。

4月20日,一則“即將出臺的棋牌類網絡遊戲管理政策重要提示”在各大媒體平臺間傳播,該提示稱,要求各平臺不得提供德州類遊戲的下載,並於6月1日全面終止德州類遊戲的運營。

4月16日,央視曾曝光大量德州撲克APP涉及賭博一事。4月27日,據七麥數據披露,多達200餘款棋牌類、博彩類遊戲在APP Store遭到下架,其中多數遊戲帶有:“德州、扎金花、捕魚”等關鍵詞,這一舉動更加“坐實”了監管一說。

但是,據七麥數據調查發現:4月1日—4月27日期間,App Store一共上架了6447款遊戲類App,其中卡牌遊戲類App上架263款,41款已經下架。而帶有“捕魚、德州、牛牛”等關鍵詞的博彩遊戲,三個子分類加起來一共下架25款相關的遊戲。

在此期間,平均每天新上線卡牌類App爲10款左右,4月22日上線了30款,爲本月峯值,而三月平均日上架卡牌類遊戲爲9款左右。

卡牌類遊戲僅僅下架25款,且“禁封令”後,上線遊戲數量曾一度達到峯值。並且,App Store上現在仍上線着多款德州類遊戲,禁封監管一說似乎並不屬實。

據七麥數據方面透露,蘋果對賭博、彩票類遊戲APP向來監管嚴格。且該類遊戲APP大多太過類似,容易被蘋果判定爲重複APP,而被集中處理。且去年5月份,蘋果也曾針對重複APP進行過一次集中處理。

雖不能直接證明App Store下架遊戲與監管政策是否有關,但是根據該條款透露的信息可知,這類APP的核實確實是與所在國家、地區的法律法規直接掛鉤。

今年1月29日文化部頒佈的《網絡遊戲暫行辦法》,也明確規定了對監管網絡遊戲虛擬貨幣發行和網絡遊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等網絡遊戲經營活動等相關措施,且禁止任何賭博行爲。所以,對於易觸發紅線,靠虛擬貨幣、房卡模式盈利的棋牌類遊戲,自然成爲監管的頭號目標。

9月10日,《天天德州》突然宣佈退市,一同退市的還有其他兩款棋牌類遊戲。《天天德州》在宣佈退市前一週App Store還在進行版本更新,即將舉辦的2018年WSOP CHINA三亞總決賽也在如火如荼的宣傳中。此次退市怎麼看都像是一次“突發事件”,甚至來不及收尾就草草結束了《天天德州》的命運。一向嗅覺敏銳的騰訊,此舉頗讓外界猜疑不斷,棋牌類遊戲是否將要迎來“寒冬”?

遊戲業真的是暴利行業嗎?

當遊戲專項稅被提出時,很多人第一反應便是,遊戲這麼暴利的行業應該收稅。而傳言中的每款遊戲35%的稅收,可謂力度不小。

當藍鯨記者採訪了一些遊戲從業者後發現,遊戲行業頭部效應明顯,除了騰訊網易等遊戲大廠存在所謂的“暴利”,普遍的小遊戲廠商生存尚且不易何談暴利。

據瞭解,一款遊戲,從製作到上線最終到玩家消費,通常需要經過三個環節:首先開發商,負責製作生產遊戲的公司;其次是發行商,負責將遊戲上架宣發推廣的公司;最後是渠道商,玩家進行搜索下載的網站或者應用的公司。

經過這三個環節的層層盤剝,遊戲研發公司最終獲得的利潤並不十分可觀。

某遊戲公司研發人員小沈對記者說:“單看一款遊戲,開發成本幾百萬,能賺幾千萬,確實很暴利,但是遊戲存活率低,10款遊戲可能只有一款是可以上線的,有大量做出來但虧錢的遊戲是外界看不到的。”

“一款遊戲月流水下來後要扣稅,扣增值稅,企業也得繳企業所得稅。然後再扣渠道費、宣發費等”遊戲從業者小杰說

渠道方面,小杰稱,“目前市場行情是,安卓說是37分,渠道拿3,但等到真正商務洽談的時候,通常會跟你說55分成,主要看具體的遊戲來進行討價還價。蘋果方面是固定的30%。”

在衆多渠道中,騰訊的渠道是多數小遊戲公司都想要抱上的“大腿”。

“騰訊方面有微信、QQ、應用寶等幾大渠道,騰訊的渠道一般很難上,所以分成比較高。73/82/91都有可能。我們公司與騰訊方面是2.5/7.5,不同類型遊戲也會不同。”小沈稱。“最終研發拿到的錢還要考慮研發成本,研發這些遊戲耗費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發行還得扣除推廣費,推廣費和月流水關係大概是1:2。”

據小沈透露,手遊週期向來很短,一款遊戲的研發週期大概2到3年。

如此盤算下來,或許遊戲公司營收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樣“暴利”,如果是爆款遊戲興許各家還能夠賺的盆滿鉢滿,如果是反響平平的遊戲,對於小的遊戲公司大概會捉襟見肘甚至面臨生存危機。

小杰對記者說:“行業內有個詞叫獲取用戶成本,現在蘋果獲取一個用戶的成本逐漸水漲船高,獲取的這個用戶還不一定能充值付費。目前國內遊戲付費率很低,也就6%左右。”

如果遊戲專項稅真的落實,對遊戲行業將是一次嚴重打擊。

版號凍結,遊戲市場哀鴻一片

“各大公司手裏都有一些新品,因爲沒有版號,對收入以及整個後續計劃都有影響。”某遊戲公司負責大衆傳播的工作人員對藍鯨記者說道。

2016年5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了《關於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規定遊戲運營需要版號。只有獲得了版號,遊戲纔可以上線收費,否則只能是不斷地免費公測。

3月29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佈《遊戲申報審批重要事項通知》表示,因機構改革,將影響遊戲審批工作進度。雖然遊戲備案審批仍正常進行,但是,截至目前爲止仍未有一款新遊戲獲批版號,“版號”凍結一說甚囂塵上。

“小公司沒版號新遊戲根本無法正常上線,稍大的公司還好,有一定的版號儲備。雖然沒有版號可以上線公測,但是不能收費就會不停的虧錢。”遊戲從業者小沈稱。

深受其害的當屬騰訊,據騰訊2018年Q2財報顯示,智能手機遊戲收入176億環比下降19%,電腦客戶端遊戲收入129億同比下降5%。

在業績交流會上,騰訊方面表示,因爲遊戲版號暫停導致收入減少,《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和《絕地求生:全軍出擊》兩款爆款遊戲,因爲沒有版號至今沒能實現商業變現。如果下半年版號仍未開放,棋牌類遊戲又面臨監管趨嚴,騰訊遊戲業績或將持續低迷。

自今年2月份,騰訊股價達到歷史新高475.6港元后便持續下跌,有數據顯示,今年3月中旬以來,騰訊股價下跌31.52%,市值蒸發1.4萬億港元。自9月7日起,騰訊方面連續六日回購股票以穩定市場信心,才使得股價有了小幅回升。

騰訊這類抗風險能力較強的公司尚且損失慘重,市面上的一些小公司的境況可想而知。

據wind資訊報道稱,截至9月5日,52家上市公司中,45家股價出現下滑,38家跌幅超過20%,正負相抵之後,52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蒸發超過8566億元。

因版號收緊,現在市面上已經出現很多私下版號交易的現象發生。據遊戲從業者小杰介紹說:“名字好的版號能賣到50萬,比如我家做了款RPG網遊,叫三國無雙,但版號下不來,如果別人手裏有一個版號,遊戲停運或者沒有上線,叫三國傳奇,那我們就可以交易了。”

遊戲監管有個漏洞,獲得版號前送審的產品沒有問題,但是獲得版號後,再做更新是不需要再送審,這種更新問題監管起來是很難的。

有業內人士對藍鯨記者透露,“最近聽說要對已下發的版號進行復審,可能會弔銷部分版號,如果真的如此,一些灰色發行方式會被取締。”

如果此消息確切,遊戲行業將迎來整個行業的大洗牌,灰色地帶的小產業鏈將會被取締,整個遊戲市場將逐漸走上正規化。

最新遊戲行業資訊,點擊進入遊戲觀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