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解放軍大力發展海軍規模以及更新海軍的裝備,其中不乏大型驅逐艦和航空母艦這樣的水面艦艇。而自遼寧號服役後,解放軍海軍在航母道路上也已經完成了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隨後依照遼寧號設計的國產001A型航母也順利下水,如今我國正在同時建造兩艘第二型的國產航母,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消息,但是第二型的國產航母會採用美國那樣的蒸汽彈射器似乎已經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了。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未來的八年時間內,解放軍海軍能夠使用的航空母艦依然還是目前所擁有的也是唯一擁有戰鬥力能夠使用的遼寧號以及001A型國產航母,這兩艘航母都採用的是滑躍式起飛的甲板,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解放軍海軍的航空母艦的艦載機依然還是隻能使用殲15。

殲15海軍艦載戰鬥機是參考蘇33原型機T10K3,並以國產殲11戰鬥機爲基礎而改進而來的單座雙發艦載戰鬥機。而除了負責在空中與敵人戰鬥外,艦載戰鬥機還需要擔任另一個重要的職責,那便是電子戰。隨着武器技術的發展,導彈和雷達制導技術也在越來越多的武器上進行應用。而此時,專門用來壓制這些設備的電子戰戰機便顯得格外重要。殲15電子戰型,是我國在雙座版殲15艦載機的基礎上,參照美國E/A18咆哮着電子戰戰機的設計思路而發展而來的一型國產電子戰艦載機。從近年來的實戰來看,如果殲15電子戰型艦載機列裝服役,那麼遼寧號與001A型航母的戰鬥力將會大幅度提升。

之所以這麼說,自美國在一九九一年海灣戰爭中首次使用信息化作戰這一概念,世界各國軍隊便開始由純機械化部隊,轉向全面信息化的部隊。這樣也導致了軍隊對電子系統的依賴逐步提高。因此在戰爭中,一旦電子化設備出現問題,那麼對戰局的影響將不會是無關緊要的。而美國軍則早已看透了這一點,早在幾十年前便開始大力發展電子戰攻防能力,迄今爲止仍然在發展中。這也足以證明電子戰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中國的航母發展研究起步較晚,在相關的技術和經驗上也不如其他國家。因此我們的首艘航母也不得不使用滑躍式起飛這種較爲落後的方式,在短時間內想要直接追上乃至超過美國的海軍力量顯然是不可能的,而這也促使瞭解放軍海軍要大力發展殲15電子戰型的作戰能力,這也是爲了從側面提升目前擁有的兩艘航母的作戰能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