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席捲全球的新自由主義浪潮,對西方各國的電視體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私有化、去管制化以及市場化思潮及政策的影響作用下,商業電視大規模興起,並得到快速發展。公共電視在此情境下,發展境地卻愈加艱難

英國廣播公司(BBC)作爲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公共電視臺之一,也面臨着同樣的發展困境。

商業化與去管制化的浪潮已經席捲了全球包括電視在內的媒介市場,像BBC這樣的老牌公共電視臺已經開始進行改革。除了大的環境背景、政策導向以及管理策略的改變之外,最爲直接地體現在此浪潮之中媒介的變化的,就是其內容生產與播出的變化。假如我們認可公共電視臺的身份,那麼它又是運用什麼手段在商業競爭以及管制放鬆的情境之下,它是如何在內容生產上進行具體的實踐而得以維持其公共電視臺的屬性?這種具體的實踐,也即內容的生產與播出是對商業化和去管制化的屈服,還是策略性地利用了商業化的手段?我們該如何評價?與此同時,這種內容生產與播出的方式,又有何值得反思和借鑑的意義?針對於以上問題,本文擬以BBC爲研究個案,進行具體的剖析和研究。

對BBC在2015年播放電視劇的編碼統計中,我們能夠看到,我們大體上可以窺見BBC電視劇播出的基本特徵。首先,BBC國內頻道逐步走向細分化與多元化,電視劇的播出也逐漸細分。BBC專業化的電視頻道一般不播出電視劇,而播出電視劇的頻道,其對電視劇題材的選擇也有一定的偏好,比如BBC Two播出的電視劇,邊緣題材或有爭議性的話題的量就相對多些。其次,BBC主打英國國產電視劇,但也引進部分國外電視劇以及國內公司與國外公司聯合生產的電視劇,而在引進播出的電視劇的製作或聯合制作的國家以美國、澳大利亞等與英國有文化淵源且經濟發生水平相當的國家爲主。再次,BBC播放的電視劇在製作與生產機構來源方面呈現了三足鼎立的態勢,即BBC自制劇、獨立公司生產的電視劇以及二者聯合生產電視劇呈一定比例的平衡。最後,在題材選擇上,BBC的電視劇保持着一種整體的多樣性,各種題材均有所涉及。不過BBC對一些題材有所側重選擇,如對情景喜劇、罪案諜戰以及動作劇情電視劇較爲側重;而另外一些電視劇題材類型,如靈異驚悚和科幻魔幻類,則製作播出的相對較少。另外有需要特別指出的是,BBC比較熱衷於將經典的文學名著改編成電視劇。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BBC作爲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公共電視臺,在日益加劇的市場化、私有化以及去管制化的社會情境下,壟斷地位已蕩然無存,需要面對的競爭對手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爲確保節目的收視率和市場份額,不得不做出經營策略上的調整,更加註重對市場化策略的運用。這些調整反映到BBC所播放的電視劇方面,加重了對於大衆化、商業化題材的選用,與此同時,也注重進行跨國電視劇的生產以及海外電視劇的引進等。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BBC對商業策略的運用並不意味其公共電視屬性的消解。BBC市場化策略的採用,不過是在新的形勢下更新公共電視理念的一種嘗試和選擇,並且這種嘗試與選擇既存在着環境逼迫的消極性,也存在着公共電視改革與發展的主動性。對於處於商業電視夾擊中的公共電視而言,問題的關鍵不在採取商業化的策略,也不在於追求收視率,而在於如何在商業策略與扮演公共服務角色之間找到一種動態的平衡。換句話說,“現在公共廣播服務面臨的挑戰就是,在這場傳播革命的新環境裏,既要利用好舊的體制,也要採取新的手段和策略。”我們雖然很難對BBC採取的商業策略行動做出最終評判,但是,目前BBC爲應對商業化與去管制化而踐行的措施與策略,或許正在爲世界公共電視探索一種值得關注的模式,也應該在某種程度上爲面臨轉型、不斷進行改革探索的我國電視臺提供一定的借鑑。

(原文參見:呂鵬、張君昌、鄭春風. 英國電視劇內容生產的歷史背景與現實抉擇——以BBC電視劇播出爲例[J]. 現代傳播,2018(2):88-95.)

編輯:方師師

--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

Institut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E-mail:[email protected]

Website:http://www.sass.org.cn/xwyjs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