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0 19:4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周洲 夏丹

上班累了,点一杯咖啡,无人飞机就会从窗外给你送进来;找不到车位,打开手机搜索,潮汐停车泊位就会告诉你空位;道路上,一辆无人驾驶汽车迎面而来,原来是研发公司在做性能测试……

9月20日,在2018云栖大会城市分论坛上,杭州未来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夏林,发表了一场名为《迈向智能城市—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探索》的主题演讲。开篇描述的场景,如今已是未来科技城里的日常画面。

五年时间,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企业营收从203亿元激增为3609.5亿元,吸引了阿里巴巴集团总部、之江实验室、达摩院等一批高端产学研平台入驻,目前集聚了297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127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成为了浙江高端人才最为集聚的地方之一。

“未来科技城是一座正在快速崛起的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智能城市始终是未来科技城开发建设的初心。”陈夏林介绍,眼下,未来科技城正在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合作,在建设智能城市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在城市运营管理方面,未来科技城推进建设“城市交通大脑”,通过开发部署9大应用和机器学习,完善“人工智能+信号灯”算法,从而优化路口交通组织,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未来科技城还绘制了水量模拟图,根据不同的降雨量,判断对不同基础设施造成的影响,治理城市内涝。

一个城市是否智慧,走在路上就能感受到。在未来科技城,原来公安、城管等各部门各自设立信号杆,如今已经集成为“多杆合一”的智能杆线,实现了数据的打通和使用。此外,还有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物联网+AR技术”的市政设施巡检手段等数字化管理模式。

对未来科技城管委会而言,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企业服务。“未来科技城里有1.3万多家企业,而管委会的人数不过百人,要如何服务好这些企业?”陈夏林说,他们正在建立一个“企业数据大脑”,把海量数据都搜集在库里,一屏展现企业画像,一键生成智能分析,“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企业需求,把数据流转到税务、统计、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

陈夏林透露,目前,“企业数据大脑”还处在1.0版本,不久后,他们将其更新至2.0版本。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2.0版本下的“企业数据大脑”,可以对所有企业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和整理,这样政府服务就能实现精准推送,企业诉求就能得到精准反馈。

为了建设数字化的配套基础设施,未来科技城还开辟了两条市政道路,用于无人驾驶的测试与互动。而这仅仅是智能出行的一个开始,通过“人、物、场”全面感知,“人、车、路”全面协同,未来科技城将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让出行更便捷。

演讲最后,陈夏林在未来科技城的南湖区域,绘下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今后,我们打算在这里打造一个未来城市的样板,从地下管网到地面建筑,全部做成数字化模型,依靠科技的力量和全新的理念,打造一个全新的城市样板,满足我们对未来城市的向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