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緊急通知!有瀋陽建築大學畢業證的請注意!本週六請務必回母校一趟!

很榮幸,各位帥哥美女都來關注瀋陽網

小編微信號:254071148 你敢不敢調戲

還記得那條

“亞洲第一文化長廊”嗎?

大學四年,

都在這756米上奔走!

還記得大學一年級,

讓人分不清東西南北的

“ABCDE”、

“甲乙丙丁戊己”嗎?

還記得那些年,

中央水系上翩翩起舞的

滑冰課嗎?

不管你是哪一年畢業的,

不管你是哪個院系的,

也不管你身在何處。

只要有一個名字!

說出來,

絕對讓你倍感親切和溫暖!

沒錯!

這個名字就是——

你知道嗎?

這個承載了我們所有美好記憶的大學,

即將迎來她70歲的生日!

就在今年9月22日!

親愛的校友:

你好!

彈指間,歲月變遷,風雨兼程的校友們,是否還記得曾經的東西兩院?是否還惦念朝夕相處的恩師同窗?是否還記得你睡在上鋪的兄弟和曾經的……

母校今年七十歲了,七十載櫛風沐雨,薪火相傳;七十年砥礪耕耘,桃李芬芳。

母校這一方熱土蘊育過你的夢想,揮灑過你的汗水,記載着那段美好的青春時光。

不論身在何方,你永遠是母校的牽掛,金秋九月,相約建大,讓我們一起回母校。

學校定於2018年9月22日上午9:00舉行建校70週年慶典活動,我們謹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誠邀你出席“建校七十週年紀念大會”及相關活動,共同見證母校這一美好時刻。同時,在這個喜慶祥和的日子來臨之際,謹向長期以來對學校事業發展給予關心支持的世界各地的校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黨委書記:

校長:

2018年9月

從1948年到2018年,

瀋陽建築大學的我們

在這座校園裏

讀書,成長,繪畫、寫字……

你的身上可留下了她的影子?

▼瀋陽建築大學老校區

我們都曾欣喜地接到了來自

瀋陽建築大學的召喚……

我們共同經歷過,

熬夜畫圖紙的日子……

直到時間的鐘擺響起,

伴隨着一場盛大的畢業典禮,

我們各奔東西……

▼那些年的畢業照。

▼我們在體育館舉行的畢業典禮

時光啊!時光!

你是否可以再慢一些

如果你畢業於瀋陽建築大學,

就請回去看看吧,

看看建大如今的模樣,

已經變了新的樣子!

已經畢業的你

可能在這三個校區讀過書

瀋陽建築大學原西院校區

瀋陽建築大學原東院校區

如今這兩個地方已成舊址,

目前瀋陽建築大學在

渾南東路9號!

如今母校,

在等你們的到來,

等你們一起和她度過最美的70華載

坐上224路,

再也不想離開。

從北站坐着擁擠的224路,

到“瀋陽建築大學”,

如今還有輕軌、地鐵

可在之前,那個沒有滴滴的年代。

224路成了我們唯一的期盼。

再往前走,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

瀋陽建築大學

六個大字赫然印在上面,

昭示着已經進入建大的地盤!

再往前走,

就是長達 756 米的亞洲第一文化長廊

就是這個長廊,

將建大方方正正地串聯了起來!

在長廊上總能遇見熟人,

這條三層的長廊巧妙地將

教學區、圖書館、實驗區、辦公區、生活區

連接在一起。

但是,它迷宮一樣的存在,

也有可能將大一時的你,

巧妙地忽悠過去!

也只有建大的學生,

才懂得橫向“ABCDE”,

縱向“甲乙丙丁戊己”的道理。

來到建大,

每逢過年過節,

家裏總有人問我這樣的問題:

畢業就去工地嗎?

每次都能問得我

靈魂一顫!

其實,我們畢業去設計院的也有,

搞建築設計的是要經常跑工地,

但我們是設計師、工程師之類,

並並非是搬磚。

看看我們長廊邊上的榮譽校友,

就知道我們爲建設

祖國高樓大廈付出了多少!

那些年,

很多建大人在長廊上學習。

在院士的注視下,

走向教室……

偶爾在望向窗外打望,

一不留神,

就看見鵬程橋上的姑娘……

在長廊的旁邊,

就是著名的中央水系

結冰以後更是一番景象!

到時候就有建大特有的滑冰課!

這裏沒有火花,

卻有冰花四濺,

這是屬於建大的速度與激情!

前提是,

在你摔了幾十次甚至幾百次跤之後!

除了滑冰課,

還有建大最經典的籃球比賽。

每年都要舉行,

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隊服!

這場比拼激發了男生的熱血,

女生的尖叫!

建築學院,

管理學院,

機械學院,

……

每個學院都要

爭奪建大“湘北”的位置!

我還想起了,

建大5塊錢兩小時的游泳館,

還有2塊錢一小時的健身房。

離開建大之後,

再也有沒這麼實惠的價位,

似乎也很少再去運動過……

建大的飯菜,

也是一流的好喫。

建大有四個食堂,

要滿足那些鋼鐵漢子的胃,

可一點兒都不容易!

上百份美食,

精緻又美味,

重要的是便宜!

不到10塊錢就能喫的很飽很飽了!

除了食堂,

當然還有建大超市,

建大水果店。

一不留神,

還能碰見可愛的留學生小哥哥!

商業街上還有一些好喫的美食,

哪些是你常喫的呢?

惺惺相惜的同窗,

共度交圖的夜晚。

走進建大校園,

隨處可見建築的元素。

就連寢室的走廊裏,

都在爲建築學的各種大師打call。

在建築學院,

桌面上裏凌亂的圖紙和模型

能感受到設計之美。

大概建院學生最難忘的回憶,

就是當年大家在交圖之夜集體畫圖

從晚上畫到第二天凌晨,

宛如身體被掏空,

多年以後這也算是一種美好的回憶吧。

大家都會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自己的圖紙,

那是命根子啊,“我手指割破了!”

“怎麼樣圖沒事吧?”

“你,你還有你,離我的圖紙遠一點,

別在那裏喫飯!”

很多人誤以爲,

建大隻有和建築有關的學院,

實際上建大是一個綜合性大學,

涵蓋不同專業不同類別。

就像這個校園一樣,

不只有摩登精緻的現代建築,

也復古柔情的古代小樓。

比如建大學生最愛的

畢業照拍攝地。

校醫院和八王書院

還有頗具自然風光的稻田

旁邊散發着十里荷香……

除了亞洲第一長廊,

還有綠意濃濃的生態廊!

而且校園裏還養着梅花鹿,

小花貓,還有孔雀!

這一刻,

我們也是“別人家的學校”!

離開建大的日子,

你過的還好嗎?

這一次,來到建大,

看到鐵石廣場上的雕塑

又多了好幾個,

就知道自己離開大學有多久了!

今年還看到新聞,

說世界盃的時候,

建大開放廣場,

讓大家看比賽,

一邊看比賽,一邊擼串。

心想,母校總是在自己走之後,

越來越好。

有時候,夢迴寢室,

還能感受到那股美妙的青春,

和一羣室友們發出快樂的嚎叫!

透過門上那個小小的窗戶,

望見裏面,

開始默默地懷念

懷念當初那個在學校無憂無慮的傻子。

畢業季是個摻雜着各種聚餐喝酒拍照,

外加清倉甩賣的大型“廟會”,

規模僅次於春運。

還有剩下的絕大多數人,

忙於收拾行李。

不到畢業收拾打包那一刻,

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寢室到底塞了多少東西。

從此,就要遠離這個青春庇護地,

這裏曾住過無數的小夥伴,四年一輪,

都是匆匆過客,只能懷念,

永遠都沒辦法故地重遊。

再見!圖書館!

那裏坐着一個曾經的自己,

翻動的書頁,

暇想着未來。

大學時代的我,

是閃閃發光的我。

再見!體育場!

透過足球網,

遠遠地看到這些可愛的人兒,

想起自己曾和他們無二的青春,

心中總能泛起溫熱。

當我又一次穿過了這個黑洞裏,

都希望能穿越到剛剛20歲的時候。

再見!我曾上過的課!

自從畢業之後,

我再也沒認真聽過一次課。

沒有上過一次自習。

竟然有一絲絲想念……

或許某一天,

再乘着224,掛着耳機,

等着瀋陽建築大學站的報站

走過校門,穿過水系,

一切都是那麼清楚熟悉 

直到我刷不開門禁的那一刻

才知道 

原來,

我,變成校友了……

建大給人的感覺,

總有一種鋼鐵漢子的粗獷,

就連學校的畢業標題,

都像一種兄弟般的祝福。

6月,我們忙完了設計,

在夕陽西下,

在門口拍了照片。

突然有了悲壯的感覺。

”是啊,我們就要離開學校,

建功立業去了!“

今年9月,

建大依舊很美,你們都不在,

學校裏的樹枝在悄悄生長。

校園裏花繁葉茂,春夏秋歌,

各有它的美好,

總想着要在一個夏末,

就如當年那般,帶着憧憬走入。

9月22日,

你來不來?

建大還新建了校史館,

讓更多老校友們共同回到那段

激情燃燒的歲月裏!

那些飄灑在各地的小夥伴們,

不如就在這個日子,

讓我們一起走入

瀋陽建築大學。

9月22日(本週六),

瀋陽建築大學等着你,

願你有如第一次走進大門時的,

那般激動。

悄悄地說一聲:

“你好,我回來了!”

▍內容來源:瀋陽網。圖片來自瀋陽網記者孫壯,瀋陽建築大學官方微博,新浪微博網友圖片見水印。感謝瀋陽建築大學李剛老師,趙晨宇同學和曹贇同學的熱情幫助。

▍圖文編輯:瀋陽網(交流聯繫小編微信號:254071148)

往期精選回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