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个空前发展的一个朝代,不论是诗词、书画、汝窑等艺术成就让其他朝代难以望其项背,甚至其经济、科技、军事、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实力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状态。其中宋朝的社会福利待遇,从生、学、病、老、死等方面的福利更是让我们现代人羡慕不已。

生育补助放陪产假

按南宋政府“胎养令”的精神,凡乡村与城市的贫困家庭,在妻子怀孕五个月的时候,可以到所在州县政府登记,申请政府救济。免除孕妇丈夫一年的徭役,相当于当代的“陪产假”;蠲免生产家庭的丁税钱,即减税;以及发放生育补贴。

国家出资供养弃婴

宋朝存在弃婴或溺婴现象,政府为鼓励人口生育,出台了系列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养不起孩子的,国家给钱养。弃婴由婴儿局收容立档,政府出钱请奶妈抚养,按月提供粮食,一直供养到孩子七岁停止。孩子生病有专科医生诊治,给患儿免费看病。

教育补助学费减免

宋朝各地官办学校大多不收学费,有的县象征性地收二钱,对待穷人政府也免学费。公立的“重点学校”有学生补助,免费上学,还能领取生活费;给“孤寒士子”提供免费住宿和吃饭。两宋的文化教育高度普及,史载“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

医疗福利免费看病

为贫困群体提供医疗福利,设立施药局、安济坊。北宋崇宁年间,朝廷设置安济坊给贫困人民看病,并要求各县区同样执行;到南宋时,由官方监督设置施药局,由朝廷拨款,贫困群体免费看病。

福利性公墓

北宋真宗朝设立漏泽园,相对于福利性公墓;官府“于京城近郊佛寺买地,以瘗(埋葬)死之无主者”。宋徽宗蔡京当政时,又在全国推广,设立“漏泽园”并为亡灵超度;到了南宋时期,漏泽园福利,已被百姓习以为常。

廉租房福利

宋朝的公租房称为店宅务,宋初又称「楼店务」, 太平兴国初年改名「店宅务」。宋朝的京城及各州县均设有店宅务,负责政府公屋的租赁、管理与维修。以汴京常住人口一百多万计,公租房至少可供1%~2%的汴京人口居住,而且租金相当便宜,“京飘”无需担心无房住。

养老福利

徽宗崇宁初年,各州县设置居养院,相当于现在的养老院。宋朝政府一律将无儿女的老人,孤儿,残疾者、穷人供养,政府都出钱“鳏寡孤独无依靠者,残废疾病难以为生者,依临安例,官司养济。”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经费来源

完善的福利体系需要庞大的经费支撑。除了部分经费来自赋税以外,另外来自皇室经费(与政府财政是分开的);公田的收入;长平仓的利息钱米;“国营企业”的收入,如盐、茶、食盐、酒、茶叶、药品、香料、矾、醋、纺织品、煤等行业收入,“国企”盈利作为国民福利。

“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这是全盛期的北宋都城表现,贩夫走卒穿得都跟当官似的,农民都穿绫罗绸缎,商业十分发达。宋朝的经济高度发展,给以强大的福利系统提供了长大的财政支撑。让每个宋朝人都拥有非常高的幸福指数,宋朝无疑是一个高度发达、繁荣的朝代!本文分享自东家匠人:太禾家居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