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幹玎竹

來源 | 搜狐健康

《櫻桃小丸子》作者櫻桃子近日因乳腺癌去世,終年53歲。乳腺癌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每年全世界有168萬女性新診斷爲乳腺癌,有52萬女性死於乳腺癌。而且我國的乳腺癌的死亡率和發病率還在逐年上升,目前每年發病率佔全世界的16%。這麼兇猛的殺手,目前的治療情況如何,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裏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徐兵河在2018中國腫瘤學大會上做了詳細解讀。

乳腺癌治療的昨天

16世紀之前,手術一直是乳腺癌治療最主要的方法。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已經有乳腺癌治療的描述。當時沒有麻醉,所以手術是由術者強行把乳房切下來,患者的痛苦可想而知。直到19世紀,纔開始在手術中第一次使用全身麻醉。

放療增加了乳腺癌的局部控制率。1896年,德國漢堡的Hermann Goeht 和美國芝加哥Emil Herman Grubbe使用倫琴射線治療乳腺癌。1937年,Sir Geoffrey Keynes第一次報道使用鐳針植入治療乳腺癌。

手術加上放射治療,使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達到40%。

藥物治療乳腺癌的歷史可追溯到幾千年前,東西方醫學都曾夢想通過“以毒攻毒”達到治療目的。西方醫學曾用秋水仙,砷化物及苯,我國醫學也曾有用馬錢子等治療腫瘤的記載。

化療是乳腺癌最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真正意義上的乳腺癌藥物治療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20世紀40年代。隨着化療藥的研發和化療方案的優化,以及抗生素治療的臨牀應用,乳腺癌的長期生存率由40%左右提高到現在目前的80%左右。

乳腺癌治療的今天

今天,世界各國乳腺癌的發病率都呈現上升趨勢,但是死亡率正在逐年下降。

中國乳腺癌5年生存率仍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2018年對大部分來自城市地區的乳腺癌患者調查CONCORD-3研究顯示,我國乳腺癌5年生存率爲83.2%,與發達國家90%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

國內乳腺癌公共意識不足,篩查不足。數據顯示在北京,只有5.2%的新發乳腺癌患者是通過篩查發現的。歐美國家由於篩查的廣泛開展,呈現小腫瘤多,Ⅰ期多(50%),而中國Ⅰ期乳腺癌只有20%。爲了改善這種狀況,在國家癌症中心的指導下,我們牽頭制定了中國乳腺癌篩查和早診早治指南,希望就指南的開展能夠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診斷率。

手術治療無疑是乳腺癌最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手術切除的範圍由小到大,然後再由大到小,雖然療效也有改變,但是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改善。我們國家總體來說小手術雖然在逐年增多,但是仍然沒有超過20%,與發達國家40%-50%的保乳率存在較大的差距。

我國保乳手術普及性差主要是由於我國放療資源包括放療中心和放療設備不足。近年來,在我們老一輩專家的倡導下,國際先進的治療理念得到了越來越廣的應用,使我國乳腺癌的放射治療接近甚至達到了國際水平。

輔助治療和晚期乳腺癌治療也一樣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國家有20%需要做輔助治療的患者沒有接受輔助治療。有二分之一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沒有接受二線以上的治療,最主要是原因是治療方案和治療藥物的缺乏。

可喜的是,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國乳腺癌的診治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截止2018年3月,我國在Clinicaltrial上註冊的乳腺癌相關研究有688項,完成173項,中國主導的乳腺癌臨牀研究影響力逐漸擴大。

乳腺癌的明天

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生率。蔬菜、水果、低脂飲食、運動有可能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

篩查與精準診斷有助於發現更多的早期乳腺癌,特別是我們國家有很多基金和城市癌症篩查和精準診斷項目的開展,會使早期乳腺癌的診斷率進一步提高。

診斷治療規範化,疾病管理精細化,乳腺癌的治療將更加科學規範,從而進一步提高乳腺癌病人的治療效果。治療手段的不斷進步也使乳腺癌死亡率不斷降低。

乳腺癌患者不但要活得長而且要活得好,過去,大家認爲乳腺癌患者可能死於癌症,現在發現,隨着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長,乳腺癌的合併疾病會越來越多,包括心血管疾病、骨健康、婦科疾病造成的死亡甚至超過了乳腺癌本身。所以我們應該從以疾病爲核心的診療模式轉變爲以患者爲中心的全方位跨學科管理模式。我們有理由相信,乳腺癌將可能成爲第一個被治癒的實體腫瘤,晚期乳腺癌將成爲慢性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