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纪念币按其加工可分为"精制"币和"普制"币两大类别。

"精制"币主要用于收藏、馈赠,并不流通,体现了现代制币方法所能达到的最佳币面水平。

"普制"币用于流通,从而形成从"未流通"到"劣品"7种不同品相等级。

▲ 左为精制币,右为普制币

"精制"币币面凸出部分(模具凹入喷砂部分)呈凝霜面,凹入部分(模具凸出抛光部分)呈镜面,后者常是鉴别"精制"币最明显的标志。

精制币和普制币的区别

01

工艺来看,精制币做工一流

精制币在铸造工艺和质量上都会比普制币更高一筹,当然,视觉效果也会更加突出。包括磨砂和镜面等,装帧讲究,内容丰富多彩,而普制币就没有这些特殊的工艺。

▲ 左为精制币,右为普制币

02

发行量来看,精制币的量小

普制币发行量最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是156万枚 ,最多的“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七十周年”是5亿枚。而精制币早期品种发行量在千枚左右,从1996年至今的品种一般是2万枚。

▲ 左为精制币,右为普制币

精制币的发行数量:

03

集藏难度来看,精制币集藏难度较大

精制币主要是为扩大宣传交流、丰富钱币品种和满足集藏鉴赏而发行的。精制币早期品种具有程度不等的溢价,且发行量相对较小,物以稀为贵。

▲ 左为精制币,右为普制币

不过我国已经好几年没有发行过精制的普通纪念币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