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古代的文人來說,能夠走上仕途是他們最理想的出路,古時候選拔人才採用科舉制,科舉也就相當於我們現代社會的高考,古代的科舉比現在的高考還要困難,除了主觀因素外,還有一些客觀的因素在阻撓着。有這麼一位落榜的秀才,只因誇了皇帝家族就被選爲了狀元,他到底說了什麼?

落榜生寫下千古絕對,被皇帝欽點成爲狀元,40年後創辦北京大學

在古代,有這麼一個落榜秀才,名喚孫家鼐(naì),雖然他的學問造詣不是很高,但他貴在堅持,在科舉中打敗其他文人,最終到了殿試這一關。當時的出題者是咸豐皇帝,但咸豐皇帝覺得,以往的考試內容都太單一了。

落榜生寫下千古絕對,被皇帝欽點成爲狀元,40年後創辦北京大學

他想測一下這些文人的反應能力,便想出了對對子的方法。咸豐皇帝給出了一個主題,名爲大清興盛。聽完考題後,孫家鼐在心裏打起了小算盤,稍加思索後,便給出了他的上下聯:億萬年濟濟繩繩,順天心,康民意。

落榜生寫下千古絕對,被皇帝欽點成爲狀元,40年後創辦北京大學

雍和其體,乾見其行,嘉氣遍九州,道統繼羲皇舜堯。二百載綿綿奕奕,治績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慶雲飛五色,光華照日月星辰。作爲皇帝,咸豐自然是看出了其中的奧妙,在孫家鼐給出自己的對子之後,他連連稱讚。

落榜生寫下千古絕對,被皇帝欽點成爲狀元,40年後創辦北京大學

其實有的人不明白,爲什麼咸豐皇帝會對他稱讚,其實我們只要把上下聯的每一個字的開頭連起來就會發現,孫家鼐的這個對子,實際上是在誇獎大清的皇帝。咸豐皇帝作爲後輩,看到百姓對自己的家族稱讚有加,自然是樂意的。孫家鼐也憑藉這個對子,成爲了當時的狀元郎,這真是拍的一手好馬屁!

落榜生寫下千古絕對,被皇帝欽點成爲狀元,40年後創辦北京大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