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一消息對李之龍和徐喜娣夫婦如晴天霹靂,唯一的兒子永遠地離開了他們,未來變得毫無盼頭,生活的動力也隨之消逝。歷經千帆,徐喜娣終於得到一個成功受精的受精卵,現在醫生需要將它進行培植,使其發育成胚胎植入徐喜娣的子宮。

​李之龍和徐喜娣的獨生子李本超暑假在老家過假期時,因救池塘裏溺水的兩名兒童而永遠地離開了人間。

這一消息對李之龍和徐喜娣夫婦如晴天霹靂,唯一的兒子永遠地離開了他們,未來變得毫無盼頭,生活的動力也隨之消逝。

在中國,大部分父母打拼一輩子,就是爲了能夠讓自己的孩子能夠過上輕鬆舒適的生活。而現在,兒子沒了,李之龍夫婦奮鬥的意義也沒有了。

失獨,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充斥着絕望和灰暗。

李之龍夫婦原本已經爲上大學的兒子在縣城買了一套商品房,一家三口幸福地住在這個小家裏。

夫婦二人也是欣喜地盼望着兒子完成學業,成家立業享受天倫之樂。

然而現在,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

原本熱鬧的小家,一下子變得如此冷清。李之龍夫婦是怎樣都無法適應。

走進這個曾經幸福地小家,夫婦二人就會無比想念自己的兒子。

爲了不再睹物思人,夫婦搬離了新家,住進落灰許久的老房子。

徐喜娣覺得:一個家,要是沒有孩子,是不完整的。

但是已經43歲的她,根本無法再自然受孕,要想懷上孩子,只能去做試管嬰兒。

既然有了這個想法,越早開始越好。

半年裏,徐喜娣從安徽老家輾轉江西,最後到上海,取卵,受精不成功,又取卵,又受精,就這樣反覆地嘗試,等待成功的結果。

取卵的時候痛感非常強,加上徐喜娣堅持不打麻藥,怕影響卵泡的質量(其實麻醉不會影響卵泡的質量)。

取卵前,醫生先給用具消毒和患者沖洗陰道。

取卵時,醫生要先進行探針穿刺,將B超探頭套上一個膠皮套,在探頭固定一根長長的穿刺針,其尾部連接着負壓吸引膠管。

探頭進入女性陰道,B超顯示屏馬上可以看到蜂窩狀的卵巢,醫生根據顯示屏所顯示操縱探頭上的針管,依次抽吸每一個玄色的蜂窩,吸出卵泡裏所有的液體。

液體順着穿刺針的管子進入一個個試管,卵泡吸取成功。

徐喜娣說:“取卵的時候,痛感一直延續到後背,讓人無法忍受。”

歷經千帆,徐喜娣終於得到一個成功受精的受精卵,現在醫生需要將它進行培植,使其發育成胚胎植入徐喜娣的子宮。

一次又一次的取卵期間,從未獨自出過遠門的徐喜娣,老公沒空陪同來醫院的情況,會一人踏上艱辛的旅程。

每次到達醫院,爲了省錢,只要是自己一人,便會湊合在旅館最便宜的地下室居住一晚,花上80元,租一間只容得下單人牀的密閉房間。

女子本弱,爲母則剛。

徐喜娣爲了再懷上孩子,折騰得自己無比勞累。

也許是上天對夫婦倆的憐憫,這次取卵成功受精,而且成功發育成了胚胎,可以移植到徐喜娣的子宮內。

在丈夫的陪同下,徐喜娣完成了胚胎移植手術。

這半年來,夫妻倆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上天給了他們一個對未來的期盼。

然而上帝也是很不公平的,剛剛給徐喜娣夫婦送來了禮物,很快又將之收了回去。

李之龍再次陪老婆來醫院進行B超檢查,醫生髮現胎兒已經停止發育(胎停),這給剛有了希望的夫妻倆又一記沉重打擊。

面對命運的給的坎坷,我們除了調整自己的心態別無他法。

李之龍夫婦決定回到老家進行人流,休息三個月以後再次進行人工授精。

徐喜娣如此拼命地爭取,已經給我們闡釋了一個孩子對家庭的重要性。

當一家人能夠健健康康坐在一張桌子上喫飯,大抵是人間最幸福的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