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麻醉邏輯

由於平時剖宮產基本都是腰麻或聯合麻醉,全麻做剖宮產可能對於很多麻醉醫生來說比較棘手。通過靜脈給予的麻醉藥可能對胎兒造成呼吸抑制,可能是最大的擔心。相信大家聽過很多次關於產科全麻相關的講課或論著,但在臨牀上到底怎麼做?怎樣實施一次合格的全麻剖宮產,我試着闡述,希望予您收穫。

需要全麻的剖宮產多數爲急症,且大多數爲胎兒有危險,有經驗的產科醫生會第一時間通知手術室與麻醉科提前做好準備,以最短的時間取出胎兒。我根據胎兒是否有危險,將全麻剖宮產分爲:直接全麻、腰麻後改全麻。如果胎兒有危險,應立即開始全麻取出胎兒,如宮內窘迫;胎兒並無危險,也無椎管內麻醉禁忌症者,單針腰麻取出胎兒後改全麻是最佳選擇,如此類最常見的是前置胎盤、胎盤植入,預計術中可能大出血;當然胎兒並無危險,但有椎管內麻醉禁忌症者,也只能選擇全麻,如凝血時間延長、血小板低於50×109/L、脊柱側彎、耐受不了側臥位等。

由於需要用到全麻藥,那到底什麼藥可用?什麼時候使用?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問題?應該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最近發表的中國產科麻醉專家共識(2017)已經給出了完美的解答,總結爲主要以下幾點:

排空延遲、誤吸風險高;

全身水腫,困難氣道;

鎮靜藥首選丙泊酚,劑量最好小於2.5mg/kg,氯胺酮與依託咪酯次選;

肌松藥首選羅庫溴銨(0.6-1.0mg/kg)或琥珀膽鹼(1.0-1.5mg/kg);

阿片類鎮痛藥在胎兒娩出前禁用,但瑞芬太尼除外;

胎兒剖出後予足量鎮痛藥。

現分別實戰兩種不同的全麻剖宮產方法:

一、直接全麻

常見於胎兒窘迫或有腰麻禁忌。

確定需要直接全麻的孕婦,術前予抑酸藥和H2受體阻滯劑;

入室後連接各項監測,準備好需要使用的麻醉藥與插管設備;

手術醫生直接消毒撲巾,直至能進行切皮;

同時做好患者的給氧去氮(100%純氧時間緊迫者深吸氣5-6次,時間允許者吸氧3min);

與主刀醫生確認後開始麻醉,足量丙泊酚+羅庫溴銨,1min後行快速插管,患者意識消失就可開始手術;

調整患者生命體徵,胎兒斷臍後即刻使用足量阿片類鎮痛藥;

麻醉維持以吸入或全憑靜脈均可,吸入麻醉可一定程度抑制子宮收縮,全憑靜脈有較高的術中知曉發生率,但可在胎兒剖出後追用咪唑安定。

二、腰麻後改全麻

常見於胎盤嚴重植入、兇險性前置胎盤等,預計術中娩出胎盤時發生大出血。

術前予抑酸藥和H2受體阻滯劑;

有經驗的麻醉醫師直接做單次腰麻(不建議聯合聯合麻醉);

調整平面後正常開始手術取出胎兒;

斷臍後改全身麻醉,丙泊酚+阿片類+羅庫溴銨誘導插管;

維持方法同上。

Tips

同時,做好全麻剖宮產全麻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項:

充分與手術醫生溝通患者及手術情況,這個很重要;

至少需要兩名有經驗麻醉醫生,剖出後一位麻醉醫生兼顧胎兒的搶救工作;

單次腰麻儘量一次成功,多次穿刺可能增加大出血後椎管內血腫風險;

去氧或去甲腎上腺素升壓效果及對胎兒的影響均優於麻黃鹼;

剖宮產全麻的術中知曉率較高,可達12%,建議胎兒剖出後追用咪達唑侖;

需要直接全麻的剖宮產對主刀醫生要求高,必須待有經驗的醫生以最快的速度取出胎兒,也能減短不用鎮痛藥的時間;

使用了硫酸鎂治療的患者,肌松藥作用時間會明顯延長。

溫馨提示:本平臺已開通文章搜索功能,可關注後發送關鍵詞體驗。

歡迎您在下方留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