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讓志願者面對描繪身體活動和靜止時的場景,發現大腦活動會根據不同場景而變化。

幾十年來,社會鼓勵人們更加積極地運動,儘管出發點是好的,然而實際上我們卻變得越來越懶惰,人們一直在尋找這個“運動悖論”的答案。近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在《神經心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對此悖論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釋:我們的大腦可能天生就會被久坐不動的行爲所吸引。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哥倫比亞大學大腦行爲實驗室的研究員Matthieu Boisgontier說:“節約能源對於人類的生存是必要的,這能夠讓我們更高效地尋找食物和住所,競爭性伴侶,躲避捕食者。鼓勵運動的公共政策的失敗可能正是由於這種在進化過程中發展和強化的大腦過程。”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招募了一些年輕人,讓他們坐在電腦前,控制屏幕上的虛擬人物。然後,讓他們觀看描繪身體運動或靜止的小圖像。實驗對象必須儘快地將虛擬人物轉移到描繪身體運動的圖片上,遠離身體靜止的圖片,或者進行相反的操作。與此同時,研究人員用電極記錄了大腦電波。結果發現,參與者能夠更快地轉向活動的圖片並遠離懶惰的圖片,但是腦電圖顯示,在遠離懶惰的圖片時,大腦需要更努力地工作。

“我們從之前的研究中瞭解到,人們在避免久坐行爲和轉向積極行爲方面更迅速。我們的研究令人興奮的新奇之處在於,它表明這種行爲是有代價的——必須動用更多的大腦資源才能實現,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天生就喜歡躺在沙發上。”Boisgontier說。

現在的問題是,人類的大腦是否可以重新訓練。“即便你想控制,但任何自發事情都是很難抑制的,因爲你不知道它正在發生。但是,知道它正在發生是重要的第一步。”Boisgontier說。

編譯:花花 審稿:西莫 責編:張夢

期刊來源:《神經心理學》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9/180918090849.htm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爲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