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對玩具業有何影響?要想了解這一點,我們必須從很久之前談起。那是科幻小說還不受歡迎的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或者說,人們很容易忽略這樣一種存在。那時候,有關電影或是電視劇的玩具周邊(電影衍生產品)還很少,一切都還在萌芽階段。

但是當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的《美國風情畫》大獲成功後,他提出了"星球大戰"(Star Wars) ,而這一系列電影,實際上就是把西方世界的故事搬到了外太空上演。這是一個大膽的想法,也是一個難以獲得認同的決定。但盧卡斯和20世紀福克斯最終達成了一項協議,讓一切都改觀了。這個不同尋常的協議是什麼呢?即20世紀福克斯允許盧卡斯放棄50萬美元的導演薪酬,以換取售賣《星戰》玩具的許可證和商品銷售權。此決定,讓盧卡斯擁有了一筆鉅額財富,並且因爲《星戰》玩具的出現,玩具行業也從此被改變了。

當時,還屬於通用磨坊旗下的肯納,成爲了首家發行《星戰》系列玩具的公司。這讓他們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到1978年底,肯納已經以超過1億美元的銷售額賣出了超過4000萬件的《星戰》人物周邊。

肯納不僅製作了可供娛樂的玩具,還製作了長約7-10釐米的動作玩偶,以方便愛好者收集。最初的《星球大戰》玩具是可收藏的玩具,很受歡迎,並且隨着時間流逝,這種現象絲毫沒有衰退。 2001年,《星球大戰》的商品銷售額達到30億美元。 事實上,自從1977年原版電影發行以來,已經有超過200億美元的相關商品被售出。1999年,《星球大戰》還讓整個樂高積木業務重生。當時樂高公司推出了《星球大戰》系列積木,這是樂高積木第一次以電影/電視爲創作原型來設計積木,除此之外,他們還製作了《星球大戰》電子遊戲。

現如今,迪士尼搶到了這個機會。2012年,迪斯尼以40億美元收購了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系列。從那時起,他們每年都能銷售出一千萬臺光劍。

《星球大戰》玩具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功,使得電影周邊成爲市場營銷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爲這無疑會抓住孩子們的心。當然,對成年人來說,也不例外。

本文譯自 howstuffworks,由譯者 Imagine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