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陸軍特戰隊挑戰水下蛙人演練

水下蛙人部隊又俗稱“水鬼”部隊,是各國特種部隊中最神祕的隊伍之一。該部隊一般隸屬於海軍,主要任務是爲海軍登陸做偵察準備,以及對敵方港口,船舶設施執行偵察、破壞任務;保衛指定的專門水域;清除反登陸地區地雷或障礙等。儘管水下作戰鮮爲人知,不像有些陸上特種部隊那樣“招搖”,但由於其極具專業性,仍然是一支不容小覷的水下利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如俄羅斯、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澳大利亞、以色列、巴西、韓國、南非都建有蛙人偵察破壞部隊,並在歷史上取得了輝煌戰績。據國外資料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沉沒的艦船中,竟然有1/4是被各國的水下戰士幹掉的。1955年,意大利的蛙人部隊將蘇聯停泊在塞瓦斯托坡爾港灣的“新俄羅斯”號戰艦(滿載排水量29100噸,意方戰敗賠償軍艦)炸沉,導致600多名蘇聯海軍官兵喪生,並間接導致了前蘇聯海軍由此走上一條片面強調潛艇和遠程導彈的畸形道路。

1986年6月,在安哥拉戰場上,南非海軍戰鬥蛙人炸燬了敵方燃油基地和電力傳輸高壓線,使數艘船隻損壞,並使蘇聯的“哈瓦那”號武器運輸船沉沒。發展中國家越南的戰鬥蛙人部隊在戰後也極爲活躍,曾在越南戰爭中六名蛙人就輕鬆炸沉排水量一萬噸級的美國“卡德”號輕型航空母艦 。國內甚至有專家認爲,在未來的海上衝突特別是低烈度局部衝突中,水下蛙人部隊無疑是最大的威脅之一。由於水下蛙人部隊具有很強的機動性和隱蔽性,當執行海上特種軍事行動時,可在戰場上通過及時調整作戰戰術,用最小的損失達到最好的作戰效果。從上述戰例可以看出,爲了完成如此艱鉅的水下作戰任務,需要給蛙人提供更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和武器裝備。

現代海軍水下武器主要有深水炸彈、水雷、魚雷,及水下手槍、水下突擊步槍等。前三者航速低、體積大,一般需要在大中型水上平臺上進行發射,其隱蔽性、靈活性及相應的攻擊突然性都較低,且成本較高,例如現代魚雷的價格甚至高於同體積的反艦導彈。後兩者主要用於人員殺傷,對於艦船、工事不能造成有效傷害,且其攻擊範圍很小。因此以上幾種彈藥都不能滿足水下蛙人的作戰需要。

特別是,作戰蛙人的使命就是執行各種各樣的祕密作戰任務。在多數情況下,他們必須帶上一定數量的設備到遠離出發點數海里遠的作戰區域執行任務; 或者由於必須靠岸或靠近港口,他們需要在淺水區域執行任務。爲能夠幫助蛙人執行長距離作戰任務,尤其是可多次進行單兵傳送。設計這樣一種密閉的火力強大的單兵武器非常重要。我軍迫切需要一種成本低、殺傷效果大、靈活性高、命中率高且生存能力強的水下武器。目前國內外尚未見報道可對碼頭、船塢等大型目標造成有效毀傷的水下中小型武器,這極大地制約了水下蛙人優勢的發揮。威力較大、射程相對於水下槍械又有所提高的水下單兵火箭彈恰好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該水下單兵武器可以大大提高蛙人的作戰能力,以適應未來戰場的需要。

軍事觀察家根據有關公開資料推測,我國研製的水下單兵火箭彈具有大威力、高速度、高精度等特點,其發射及飛行彈道均在水下,主要攻擊目標爲水下武裝蛙人、小型艦船和港口碼頭等。該火箭彈能在水下1到50米處可靠引爆,其最大水下速度可超過100米/秒(360公里/小時),最大有效射程可達200至300米,既可由水下蛙人單兵攜帶進行發射,也可以安裝在水下蛙人輸送艇上進行高精度連續發射。在殺傷威力方面,可在水下擊穿數百毫米厚的均質裝甲鋼板,確保一發命中即可重創或摧毀目標。在緊急情況下還可水上發射,具有一定的兩棲作戰能力。當然,如果準確命中潛艇和大型艦船的致命薄弱部位,甚至可讓潛艇和大型艦船大幅降低戰鬥力和失去機動性。(作者署名:小鷹說科技)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