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2019年7月2日(星期二)下午3时,请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应勇,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陈寅,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作介绍,并答记者问。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要求和定位。

上海市长: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就相当于这个城市没有灵魂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2019年7月2日(星期二)下午3时,请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应勇,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陈寅,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作介绍,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以下为直播实录。

澎湃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上海的城市文化生活。丰富文化生活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个核心要素,对于上海,很多国民都有一个标签,就是海派小资浪漫,接下来上海在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关于增强文化软实力、营造城市文化氛围还有哪些新的规划?


应勇:

这个问题请我们的常务副市长陈寅回答。


陈寅:

谢谢提问。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要求和定位。上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我们要推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齐头并进,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上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包括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上海有四百多处革命遗址和遗迹,还有700多万平方米的具有上海特色的石库门、里弄房建筑,大家比较熟悉的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就是石库门里面的建筑。上海还有13个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更有数量众多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要在保护的前提下把它利用好。

其次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年来,上海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特别是公共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市、区、街镇、居村世界公共文化体系,同时我们又进一步推动在市区10分钟和郊区15分钟的文化服务圈,让市民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这些文化服务,在身边就有文化的供给。在文化产业方面,上海已经出台了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的“50条”,应该说这个政策通过这几年不断推动落实,取得了很好的效应。上海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创中心城市,文创产业已经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去年上海文创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9%,我们还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们的目标是到2022年,它的比重要达到15%。

再有,我们要推动高水平的文化场馆建设和节展能级同步提升。从场馆建设来说,上海已经建成了一批像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国际舞蹈中心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场馆,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这些已经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

接下来,我们还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的场馆加快建设,比如世博文化公园、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等,正在启动建设当中。已经有的这些文化节展,我们还要不断提升它的水平,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另外,我们在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关键还是人。所以上海热情欢迎各类人才,包括一些名家大师、青年英才到上海来发展,我们将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让这些人才能够借助上海这个平台和舞台挥洒才华,成就梦想。


应勇:

关于文化的话题,我再补充两句。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就相当于这个城市没有灵魂。我想再补充两个例子,我们历届市委、市政府怎么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大家都知道,2010年办上海世博会,在世博园区里有一大块地,在世博会结束后,这块地如果用于商业开发,土地出让价就会超过1千亿人民币。市委、市政府决定把用途改了,2017年把它改为世博文化公园,总面积接近2平方公里。不仅这一千个亿没要,还要花一两百个亿来建这个文化公园,也就是相当于纽约的中央公园,纽约的中央公园也是2平方公里左右。文化公园2017年已经动工,里面还要建大歌剧院,建国际标准的马术赛场馆。这是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大家都知道黄浦江,母亲河,刚才会议之前,胡局长在展厅看我们上海的夜景,叫浦江横流,上海恒星。以前的黄浦江的岸线主要是什么?主要是生产岸线。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努力,把它作为一个生活岸线,在2017年实现了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的全线贯通,在这45公里设立了休闲观光道、跑步道和自行车道,我们同时还规划,到明年苏州河市中心地段42公里的公共空间也要实现基本贯通和开放。我们讲,一个城市不仅是经济的功能,文化的功能也是城市的功能和核心竞争力。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