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算是賺足了媒體和喫瓜羣衆們的眼球,可謂喜憂參半:憂的是短短兩個月之內,印度空軍墜毀了五架飛機;喜事則是,印度正式宣佈研製了長達36年之久的LCA戰機凍結技術狀態,終於完成設計定型,簡直讓人淚流滿面。很多軍迷最早聽說LCA的時候還是個中學生,如今孩子都會打醬油了,這飛機才終於定型了,不容易啊。

這宣傳文案,也是夠拼了

正因爲LCA始終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所以印度空軍一直在謀求向其他國家引進先進的中輕型戰鬥機。著名的國際軍火巨頭——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當然不會放過這塊大蛋糕,極力向印度推銷F-16IN戰鬥機。這是F-16的最新版本,擁有可伸縮軟管加油探頭的保形油箱、增大推力的新發動機,並能夠同時掛載10枚空空導彈、2個副油箱和2個吊艙。最關鍵的是,這些F-16IN可以在印度航空總裝製造,不過質量嘛……這不重要。

F-21加大了背鰭,加裝了新型保形油箱,動力升級,機翼也有所強化

爲了達到更好的宣傳推銷效果,近日洛馬公司宣佈,將爲這些由印度製造的F-16IN賦予一個全新的編號——F-21。“F”自然是指戰鬥機(Fighter)了,“21”可理解爲“21世紀”,即仍可在本世紀大有作爲的寓意。但更可能的意思是:F-21哦,只比F-22差一點哦,印度空軍還不速來訂購?

什麼,印度空軍沒有硬管加油機?沒事兒,改可伸縮軟管探頭!

平心而論,F-16IN運用了大量新技術,性能水平達到“三代半+”,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洛馬爲了宣傳,卻直接冠以全新的編號,這種做法真是充滿了俄製蘇霍伊戰機的作風啊。蘇-27S改了個雙座對地版就叫蘇-30,艦載版叫蘇-33,串列雙座改成並排雙座就叫蘇-34,加了對鴨翼就叫蘇-35(舊),以及如今風頭正盛的蘇-35S。

F-21的座艙,中間單塊大尺寸觸摸屏,跟F-35類似

對於洛馬的這種做法,美國另一家軍火巨頭波音公司通過社交網絡表達出了些許“不屑”:我們最新的F/A-18改裝了大尺寸觸摸屏、保形隱身彈艙,完全勝任未來戰場需要,但編號還是F/A-18“超級大黃蜂”。言下之意就是我們波音的戰機全靠實力說話,用不着來這種虛的。

波音:我們拿實力說話,用不着改名(手動笑臉)

但是洛馬的“野心”並不止於此。爲了攬獲印度空軍的“芳心”,洛馬專門製作了一則宣傳短片,片中F-16IN滿掛彈藥升空,將紅色的“敵機”殺了個片甲不留。仔細辨認片中假想敵戰機的輪廓,中距耦合鴨式佈局、腹部進氣道、垂尾和腹鰭——這明顯跟中國殲-10戰鬥機如出一轍!

洛馬印度F-21宣傳片截圖,注意紅色的“敵機”

拿殲-10當假想敵機,這意思就很明顯了。殲-10是印度空軍的宿敵——巴基斯坦空軍最有可能獲得的新型戰機之一,其中最新的殲-10B/C改進型已經參加了中巴空軍的聯合演習,深受巴方好評。而殲-10的外貿出口代號,恰好是FC-20,“F”寓意“戰鬥機”,“C”寓意“中國(CHINA)”。

放大之後……殲十:???

你說這倆輪廓像不像?

假如印度空軍裝備F-16IN(F-21),而巴空軍隨即向中國引進殲-10C(FC-20),如此一來,洛馬給F-16IN全新命名爲“F-21”就又多了一層含義:我比你FC-20多了1啊……一旦兩國空軍在戰場上相見,且不提這兩種戰機技術性能的高低對比,最起碼在名字上能先讓印度飛行員壯個膽兒,豈不妙哉。洛馬這小心思也算是很縝密了。

三聯掛架,10枚空空導彈,還有倆副油箱、倆吊艙,雖說只是展示,但這掛載能力確實強悍

在起名編號上動心思,倒也是司空見慣的做法。比如巴基斯坦的“梟龍”代號就是JF-17,“17”正是比巴空軍核心主力戰機F-16大1的意思,希望這款戰機能夠比F-16更給力一點。但是名聲是要靠實力來支撐的,打仗又不是打撲克牌,比比大小就能定輸贏。

印度C130加油機爲F-21空中加油設想圖

如果不在基礎技術上多下功夫,那麼F-21這個新名字,無非又是在印度墜機記錄中多了個新型號罷了。到那時候,洛馬或許會推脫責任甩鍋:這個是印度自己造的F-21,跟我們的F-16質量沒得比。誰敢說洛馬給F-16IN換名字時背後的真正心思,一定不是爲了方便甩鍋,以免糟蹋F-16南征北戰幾十年攢下的絕佳口碑呢?(作戰署名:妹子楊)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