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畢業的軍中悍將,開國中將,東北陣前敢違林彪將令

文/夏明星 張寧 朱雄來

在人民軍隊開國將領中,有這麼一位硬派角色:他不算大名鼎鼎,卻也打出聲威;他從不顯山露水,卻也時顯崢嶸;他一生謙虛謹慎,卻也臨亂不苟。北伐時期,衝鋒在前,綽號“不惜命排長”;紅軍時期,大敵當前揮刀上,“人人稱悍將”;抗日戰場,從華北打到華中,“姓字猶叫敵膽寒”;解放戰場,旅長指揮師長,敢違林彪將令獲大捷;動亂歲月,軍人本色依舊,有一說一盡顯真男兒!

他,就是被戰友們由衷推崇的傳奇戰將彭明治。

一、從北伐軍中“不惜命排長”到紅軍隊伍中“人人稱悍將”

彭明治,原名彭明徑,號課農,1905年4月6日出生在湖南常寧縣瑤塘鄉青市村。1914年起,他在本村蕭家祠堂借讀私塾,接受了蒙館5年、經館3年的教育,具有相當文化水平。

1924年春,廣州黃埔軍校招生。彭明治主動報考入學,編在第一期軍士教導隊(培訓班長)受訓。1925年10月,二次東征陳炯明戰役中,他帶領本班每戰爭先,引起中共黨組織關注,在汕頭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11月,葉挺獨立團成立,這是中共直接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裝,中共廣東區委領導周恩來建議選調部分黃埔受訓學員充實該團。1926年5月,彭明治帶着組織介紹信來到中共廣東區委,周恩來熱情地接待了他,並在介紹信背面簽署意見:到葉挺獨立團第2營第4連擔任見習排長。

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葉挺獨立團進入湘東作戰。8月中旬,彭明治帶領全排參加平江戰鬥,從上馬鋪附近渡過汨羅江,經獅子巖繞到平江東,與兄弟部隊一起攻佔平江。8月下旬,他帶領全排追隨獨立團日夜兼程80多公里,搶先佔領粵漢鐵路之中夥鋪車站,切斷粵漢鐵路,爲直搗湖北天險汀泗橋、賀勝橋創造了有利條件。

隨後,葉挺獨立團先奪汀泗橋,次取賀勝橋,打了兩場惡仗。戰鬥中彭明治披堅執銳,帶領全排一往無前,成爲葉挺獨立團中有名的“不惜命排長”。

1926年10月10日,彭明治指揮本排由通湘門衝入武昌城,見證了佔領武昌城的歷史一幕。

1927年1月,葉挺獨立團改編爲第4軍第25師第73團,彭明治擔任該團第1營第2連代連長。4月,武漢政府繼續北伐,他又參加了洪橋、上蔡等戰鬥。

蔣介石、汪精衛相繼叛變革命後,1927年8月1日,中共毅然發動南昌起義;次日,第25師馳達南昌,匯入南昌起義洪流,彭明治升任第73團第1營第2連連長。隨後,他參加南下廣東作戰,親歷攻佔瑞金、反撲會昌、改道長汀、挺進廣東等戰鬥。

1927年9月下旬,南昌起義部隊兵分兩路,主力直指潮汕,第25師留守廣東大埔三河壩。10月上旬,起義部隊主力失敗,敵軍直撲三河壩。朱德指揮留守部隊浴血奮戰,第2連官兵大部犧牲,彭明治左腿受傷血流如注,不幸昏迷過去。當他醒來時,留守部隊已經撤離。他意識到自己形單影隻,只好寄居附近百姓家裏,一邊養傷一邊打聽部隊情況。

1928年1月,彭明治總算腿傷痊癒,鑑於當地敵情仍然嚴重,便隨本縣商人潛回家鄉。之後,他聽說朱德領導三河壩留守部隊轉戰湘粵邊界,遂趕往韶關一帶歸隊。但由於朱德揮師北上井岡山,他又與組織失之交臂。困於囊中羞澀,他只好棲身桂系軍隊第52師當兵,暗中尋找中共黨組織。

1930年8月下旬,紅一方面軍二打長沙期間,身在桂系部隊的彭明治在長沙郊區跳馬鎮擔負前哨警戒。這時,他果斷帶領本班9人起義,投奔紅3軍(軍長黃公略)。同年冬,經過中央蘇區首次反“圍剿”考驗,他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1年9月,中央蘇區粉碎敵人第三次“圍剿”,彭明治升任紅7師第19團副團長。次年7月,他協助團長彭雄、政委符竹庭指揮紅19團參加南雄、水口戰役。當時,粵軍依仗雄厚兵力,向紅19團陣地猛撲,陣地多次易手。戰鬥最激烈時,彭明治手揮大刀,帶隊撲向粵軍,渾身如同血染。經此一戰,彭明治大名遠揚,“人人稱悍將”。

1933年3月,由於征戰有功,彭明治升任紅9師第26團團長。6月,紅一方面軍在樂安縣藤田進行整編,決定取消軍機關,改小師小團爲大師大團,他改任紅1師第3團參謀長,專職出謀劃策,深得團長黃永勝、政委鄧華好評。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1935年3月中旬,彭明治參與指揮紅3團5個連作爲先頭部隊,受命搶佔烏江梯子巖渡口。該渡口位於羅家山下翁桶河與烏江匯合處,這裏兩岸懸崖峭壁,江中礁石林立,水流湍急。對岸,建於石壁之上的棧道如同鐵鏈,從懸崖之上直掛到河邊,令人望而生畏。下旬,他指揮第1營指戰員用毛竹紮成竹筏強渡,被守軍1個營擊退。他當機立斷,命令乘竹筏順江而下,尋機再次強渡,終於一擊成功,成功佔領對岸渡口。隨後,他命令團工兵連火速架起浮橋,保證了軍委縱隊和紅5軍團順利渡江,南下威逼貴陽。

1935年9月中旬,中央紅軍到達哈達鋪,部隊改編爲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彭明治擔任第1縱隊第2大隊(大隊政委鄧華)參謀長。10月19日,這支隊伍抵達陝甘蘇區吳起鎮,勝利結束長征。12月上旬,他進入西北抗日紅軍大學學習。

1936年12月中旬,爲應付西安事變,紅軍整軍備戰,彭明治調任紅1軍團第1師(師長楊成武)參謀長。1937年1月,國共內戰陰雲散去,他又進入抗日軍政大學第二期學習半年。

二、能參善謀,獨當一面,從八路軍驍將變身新四軍新銳

1937年8月,全面抗戰已經打響,紅軍改編爲八路軍東進抗日,彭明治擔任第115師343旅685團(團長楊得志)參謀長,參加了平型關戰鬥、廣陽戰鬥、羅曲戰鬥,能參善謀,敢打善打,深得楊得志欣賞。

1938年7月,楊得志調任他職,彭明治接任團長。這年10月,日軍佔領廣州、武漢等地,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爲經營山東這一戰略要地,八路軍總部命令第685團作爲先遣部隊,於12月10日以前先行出動,挺進蘇魯豫皖地區。11月初,彭明治、吳法憲(團政治委員)率領第685團從晉西孝義出發,開赴山西長治南北村待命。爲適應新的鬥爭形勢,八路軍總部命令第685團改稱八路軍蘇魯豫支隊,彭明治擔任支隊長,吳法憲擔任政治委員,下轄3個大隊。臨行之前,總司令朱德、副參謀長左權親臨蘇魯豫支隊駐地,看望全體指戰員並作東進動員。12月10日,彭、吳率領蘇魯豫支隊2700餘人從山西屯留出發,經河南安陽越過平漢鐵路,於27日順利抵達山東微山湖以西張集、朱集、侯樓地區。

黃埔一期畢業的軍中悍將,開國中將,東北陣前敢違林彪將令

◆1938年12月,彭明治、吳法憲率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挺進湖西地區。圖爲八路軍115師東進山東途中。

隨後,彭、吳指揮蘇魯豫支隊,以摧枯拉朽之勢,將豐縣、沛縣、銅山、金鄉、碭山等縣僞軍、土匪武裝大部肅清。“八路軍勇敢善戰,其官兵服從命令,嚴守紀律,及奮鬥之精神”受到當地人民交口稱讚,廣大羣衆百姓踊躍參軍。到1939年3月,蘇魯豫支隊不到3個月就發展成5000人的勁旅,彭明治獨當一面的戰略掌控能力深受八路軍總部認可。

不久,彭、吳又指揮部隊越過津浦鐵路,向靈壁、泗縣、睢寧推進。這樣,就從西北到東南再到西南,形成了對徐州的三面包圍之勢。這一行動,使得徐州日軍大爲惱火。1939年5月底,日軍集中近1700兵力,分從徐州、夾溝、宿縣、靈壁、睢寧、時村出動,對蘇魯豫支隊進行六路合圍,志在一網打盡,最少也要把他們攆出徐州東南地區,解除對津浦鐵路威脅。

經過認真研究,彭明治果斷命令:部隊全部集中到銅山縣張山集、褚蘭集一帶,該地區四面皆山。6月1日,部隊剛剛集結部署完畢,將近1700人的日軍快速部隊,就包圍了張山集、褚蘭集。除步兵外,日軍還配置有50多輛汽車、20門大炮和4輛坦克。

在彭明治指揮下,根據戰前部署,四個大隊各擋一方。實踐證明,彭明治退守此地非常高明,敵人發起的幾次攻擊,都給打了下去。

隨着夜幕來臨,彭明治深感不宜戀戰,趁着日軍不敢夜戰之機,他命令部隊分爲兩個行軍縱隊向西轉移,迅速巧妙地跳出了日軍的包圍圈。隨後,經過兩天一夜轉戰,他帶領部隊擺脫了敵人的再次合圍,徹底粉碎了敵人的六路圍攻。

對於彭明治用兵作戰,搭檔吳法憲評價甚高:“經過了這次反‘掃蕩’,我覺得彭明治在打仗這方面很有經驗,他很沉着,很穩重,從不冒失,經過這段時間單獨行動的考驗,我認爲他是一個非常稱職的軍事指揮員。”

1939年6月下旬,蘇魯豫支隊擴編爲旅級單位,下轄大隊擴編爲團級單位,全支隊兵力達8869人,實力大爲增強。第115師代師長陳光視察支隊時,高興地對彭明治說:“你們支隊可是兵強馬壯啊!”

1940年春,國共兩軍摩擦不斷,華中新四軍形勢喫緊。3月21日,中央軍委決定,抽調八路軍部隊增援新四軍,蘇魯豫支隊奉命南下,受江北劉少奇、陳毅、張雲逸指揮。

黃埔一期畢業的軍中悍將,開國中將,東北陣前敢違林彪將令

◆新四軍第3師部分領導人。左起:彭明治(第7旅旅長)、吳信泉(第10旅副政治委員)、楊光池(第3師政治部副主任)、劉震(第10旅旅長)、吳文玉(第3師政治部主任)、洪學智(第3師參謀長)、李一氓(中共淮海地委書記)。

1940年8月16日,根據中央軍委決定,把隴海路南、淮河以北、津浦路東的中共武裝統一改編爲八路軍第5縱隊,黃克誠擔任司令員兼政委。蘇魯豫支隊改編爲第5縱隊第1支隊,彭明治擔任支隊長,朱滌新擔任政委。10月,他們指揮部隊率先與新四軍會師於東臺縣白駒鎮。11月,第5縱隊第1支隊又改編爲八路軍第115師教導第1旅,彭明治擔任旅長,朱滌新擔任政委,二人揮師參加曹甸戰役。

1941年1月,皖南事變之後,中央軍委重建新四軍,教導第1旅改編爲新四軍第3師第7旅,彭明治擔任旅長,朱滌新擔任政委,作爲軍部機動部隊。從此,彭明治從八路軍驍將變身爲新四軍新銳,7旅這支勁旅的名字就與彭明治緊緊聯繫在一起。

之後,彭明治指揮第7旅轉戰蘇北、淮北、淮南等地,直到抗戰勝利,共作戰1500餘次,擊斃日僞軍5000餘人,被黃克誠譽爲“3師的拳頭”。作爲軍部機動力量,新四軍首長陳毅對7旅讚不絕口:“華中主力的主力,黨指到哪裏,就是哪裏的鋼鐵部隊。”

三、“彭(明治)旅梁(興初)師擔任消滅秀水河子之敵,……由彭梁指揮(彭正、梁副)”

1945年9月,面對國共內戰陰雲,中共中央決意經營東北,新四軍第3師奉命開赴東北,參與創建東北解放區。12月,彭明治率領第7旅進至康平、法庫地區,加入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林彪)。

1946年2月上旬,蔣軍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決定集中6個師兵力,兵分三路沿北寧鐵路(北平至瀋陽)向東北民主聯軍進犯。其中,北路之敵第89師第266團與第265團第1營、師山炮連、運輸連等,進佔法庫縣城西南秀水河子。10日5時,林彪發佈命令:“彭(明治)旅梁(興初)師擔任消滅秀水河子之敵,並準備乘勝奪取彰武。”“一待敵情弄清,地形查明,本身準備妥當後,即採取包圍攻擊。”“一師、七旅由彭(明治)、梁(興初)指揮(彭正、梁副)。”梁興初也是人民軍隊悍將,時爲山東軍區第1師師長,要他服從旅長彭明治指揮,可見彭的不凡!

黃埔一期畢業的軍中悍將,開國中將,東北陣前敢違林彪將令

◆1941年新四軍3師7旅領導成員合影。左起:黃燁華、胡炳雲、彭明治、郭成柱。

秀水河子是一個500餘戶的集鎮,東通法庫,西通彰武,北通康平,南通新民。彰武至法庫間公路把該鎮劃成南北兩片,北山和西山是該鎮的制高點。蔣軍佔領秀水河子後,在鎮的邊沿構築了地堡、塹壕和掩體,還在各個牆角挖了槍孔,街道路口築了機槍工事。察看地形之後,彭明治決心已定:第7旅第19團主攻秀水河子以南守軍右側,得手之後向縱深發展;第21團向秀水河子東北和東南攻擊;第20團位於秀水河子西南太平莊一帶,準備打援;山東軍區第1師第1團主攻秀水河子西北守軍左翼,得手之後向東、向南擴張戰果;第2團攻擊村北及東北守軍左側,得手之後向南、向西擴大成果;第3團2個營爲機動部隊,1個營爲阻援部隊。

2月13日17時30分,外圍戰鬥打響。爲迷惑敵人,使守軍判斷失誤,來不及調整部署,彭明治提議擔任主攻的第19團晚於助攻部隊20分鐘發起進攻,並得到東總前指批准。深夜,在第1師部隊發起突擊20分鐘後,第19團在旅、團炮火支援下,以排山倒海之勢,由正南向北猛攻,一舉突入守軍第265團第1營陣地。第21團第1營亦由東面協同第19團主力對守軍展開攻擊。激戰至21時,突接民主聯軍總部通報,蔣軍1個團正向秀水河子增援,並已進到秀水河子以南太平莊一線。彭明治成竹在胸,即令第20團正面阻擊北援部隊,堅決阻住敵人。

戰至午夜,守軍大部被殲之時,林彪在10公里外的臨時指揮所下令背靠後方、面向蔣軍的梁興初第1師撤退。此時,第7旅正腹背受敵!根據戰鬥進展情況,彭明治認爲第1師不能撤退!他即令第1師繼續向守軍快攻,同時命令打援部隊不惜一切代價阻擊北援之敵。14日晨,攻殲戰鬥結束,共殲滅守軍5個營1600餘人,繳獲各種火炮38門、機槍100餘挺、步槍800餘支、汽車32輛等,史稱“秀水河子大捷”。戰鬥結束後,彭明治向林彪彙報了爲什麼沒有執行撤退命令的理由,林彪由衷讚賞:“應當這樣!”

捷報傳來,中央軍委專電嘉獎:“在秀水河子殲滅頑5個營甚喜,在頑敵進攻下如能再打兩三次這樣的仗,國民黨就不能不承認我在東北地位,與我進行和平談判。”在回憶秀水河子戰鬥時,杜聿明辛酸地說過:“這是蔣軍在東北第一次整個團被消滅的開始。”

1946年4月18日起,蔣軍新編第1軍等部主力進至戰略要地四平近郊,向東北民主聯軍防禦陣地展開猛烈進攻,四平保衛戰全面展開。23日至27日,彭明治指揮第7旅第21團堅守四平街東南角,與蔣軍展開拉鋸式戰鬥,激戰5晝夜,給當面敵人以重大殺傷。當時,《東北日報》以“二十一團在,四平街在!”爲題,報道了他們的英勇事蹟。

黃埔一期畢業的軍中悍將,開國中將,東北陣前敢違林彪將令

◆四平保衛戰,炮兵向敵人轟擊。

4月28日起,彭明治率領第7旅2個團移至四平以東哈福車站一帶,在萬毅縱隊左側佈防,以加強東線防禦。5月16日,蔣軍又以重兵連續向第7旅及萬毅縱隊第19旅陣地進攻。這天,第19旅在向指定位置運動時與敵遭遇,處境不利。彭明治主動率部出擊,援助他們擺脫困境,結果第7旅到達預定地點晚了些,受到林彪批評,萬毅當即站起來說明情況:“第7旅之所以遲到,是因爲支援我們,沒有他們的支援,我們到得更晚。總司令批評彭明治,他是冤枉的。”晚年,萬毅還在回憶錄中點贊:“彭明治主動支援我們,但是他從沒跟我講過。”

5月18日晚,鑑於戰場形勢不利,林彪下令各參戰部隊於當日夜撤離陣地。彭明治又指揮第7旅在四平東南高地完成掩護撤退任務,最後撤出四平陣地。

四平保衛戰,是彭明治軍旅生涯經歷的最殘酷的戰鬥之一,與他並肩戰鬥的萬毅稱讚說:“第7旅臨危不亂、指揮鎮定、官兵團結、艱苦奮戰的精神,充分體現了紅軍老部隊的作風。”這種作風,凝聚着彭明治的心血!

由於長年轉戰,彭明治身虛體弱,激戰四平時還曾多次吐血,由戰士們用擔架抬着到各要點,躺在擔架上發號施令!四平保衛戰之後,他被送到佳木斯、昂昂溪治病,日籍軍醫曾斷言“活不過3個月”,他卻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作鬥爭。

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部成立,程子華擔任司令員,黃克誠擔任政委,彭明治擔任副司令員,參與指揮部隊入關圍困北平。

1949年3月,東北野戰軍改稱第四野戰軍,第2兵團改稱四野第13兵團,程子華擔任司令員,彭明治擔任第二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參與指揮兵團部隊從華北大地打到廣西邊陲,爲人民解放戰爭做出了貢獻。

1950年6月,彭明治選調外交部工作,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蘭首任大使,不會外語的他有些擔心搞不好工作,毛澤東卻鼓勵他要效仿漢代的班超、張騫,建不世之功勳。在任期間,他爲發展中波兩國友好關係不遺餘力,深受波蘭政府和人民讚賞,直到1952年4月因病回國。

黃埔一期畢業的軍中悍將,開國中將,東北陣前敢違林彪將令

◆彭明治任波蘭人民共和國大使的任命書。

1952年6月,彭明治調任河北省軍區司令員,重新回到軍隊工作。作爲一省軍事工作主要負責者,他非常重視人民武裝建設和政治思想工作。

1955年9月,彭明治被授予中將軍銜,並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1957年8月,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發佈命令,任命彭明治爲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武裝力量監察部時爲軍委八總部之一,葉劍英元帥擔任部長,彭明治遂成爲軍委總部領導人之一。任職期間,由於健康原因,他主要以休養爲主,但仍積極參與部的領導工作。

1960年11月,中央軍委考慮到彭明治長期患病難以堅持正常工作,正式批准他離職休養。

彭明治光明磊落,剛直不阿。林彪在臺上時,有人借秀水河子戰鬥大肆歌頌林彪如何如何,彭明治有一說一:“這一仗根本不是他指揮的!”顯然,這讓捧林彪的人很是難堪!

林彪死後,又有一些人藉此攻擊“秀水河子戰鬥是擊潰戰、消耗戰,是得不償失的敗仗”。對此,彭明治不以爲然,還是有一說一:“這一仗根本不是他指揮的!”

1987年10月,彭明治作爲特邀代表出席黨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1988年7月,他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勳章。

1993年5月10日,一代名將彭明治在解放軍總醫院病逝,享年88歲。洪學智上將稱其“英勇善戰,功善史冊”。

侵權必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