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查出卵圓孔未閉 嚴重嗎?

先天性心臟病,聽起來是不是很嚇人?曾經,我也爲這個而憂心忡忡。

那是兒子剛剛出生的時候,我們還在醫院裏,卻被醫生告知兒子有卵圓孔未閉、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

我當時挺害怕,也很內疚,覺得對不住兒子,每位媽媽都希望孩子出生能夠健健康康的,可是我卻沒有給兒子一個健康的身體。

不過醫生說這個不嚴重,有可能會自然閉合。如果3歲後還沒有閉合,可以手術干預,現在醫學發達,手術也會很順利的。於是,我只能寄希望於自然閉合了,這樣兒子就能免受手術之苦。

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都認爲兒子只是心臟發育不太好,長長就好了。直到幾個月後,有一次兒子感冒咳嗽,帶他去醫院,醫生放下聽診器,對我說:“孩子有先天性心臟病,你知道嗎?”

那一刻,我聽到“心臟病”三個字就渾身一顫,因爲在我的理解中,一直認爲心臟病就是比較嚴重的病,而且當時的兒科醫生也沒說是心臟病,所以我從來沒有把它與兒子的病聯繫在一起。

我怔了怔,然後點點頭,醫生同樣用“沒啥大不了”的語氣告訴我不必擔心,這個有可能會閉合的。

自從知道了兒子這個屬於“先心病”後,心裏就多了幾分擔憂,而且兒子每次生病去醫院,每個醫生都能用聽診器聽出來,這讓我更加害怕。

中間也帶兒子做過心臟彩超,只是沒有閉合。我想這個需要時間,告訴自己不要着急。

慢慢地,記不清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兒子聽診時,醫生不再提醒我了,我不知道他們是沒聽出來,還是說兒子的心臟長好了?

在兒子兩歲的時候,我帶兒子又去做了心臟彩超,醫生告訴我四個字:結果正常!那一刻,心裏的石頭,才完完全全的放下。

在這期間,我也會經常的百度這方面的知識,知道了原來很多小朋友出生的時候也會有這些問題。所以,今天我想要寫一下關於卵圓孔未閉、房間隔缺損,以及室間隔缺損的問題,希望能幫到各位爸爸媽媽。

新生兒查出卵圓孔未閉 嚴重嗎?

卵圓孔未閉

卵圓孔,是胎兒時期左右心室之間的一個通道,來自母親的臍靜脈血也正是經此通道進入胎兒的左側心腔,然後分佈到全身,以此提供胎兒發育所需的氧氣和營養物質。

寶寶出生後,隨着臍血管的斷開,新生兒自身肺循環建立,左心房壓力高於右心房,右心房的血液不在流入左心房,卵圓孔從功能上就閉合了。有些寶寶出生後尚未關閉,一般隨年齡增長,會逐漸關閉。

卵圓孔未閉是兒科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疾患,很多家長甚至醫生都把它看作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其實,在醫學專業醫生看來,卵圓孔未閉並不是先天性心臟病,這是由於出生以後心臟循環系統與胎兒期不同,發生改變引起的。

卵圓孔在寶寶出生後不是立即能完全關閉的,1-4個月內開始關閉的人數最多,約佔47.9%,1歲時關閉率增到77.6%,甚至有5%-10%的人卵圓孔終生保持開放。由此可見,卵圓孔的開放並不是發育畸形,而是胎兒正常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表現。

因此,嬰兒時期的卵圓孔未閉屬正常生理現象,不是先心病,一般不需要做手術。如果你家寶寶有卵圓孔未閉的情況,也不必着急,新生兒心臟卵圓孔閉合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注意複查檢測即可。

卵圓孔一般在寶寶出生後第一年內閉合,如果長時間仍不能閉合或缺損比較大,最好就要及時進行手術修補了。

新生兒查出卵圓孔未閉 嚴重嗎?

房間隔缺損

房間隔缺損,是心房間隔在胚胎髮育過程中因吸收過度或發育障礙等某些因素造成的發育不良,從而導致右心房出現通道。小兒房缺約佔先天性心臟病的7%-15%。

房間隔缺損的大小不等,多爲單個,部分可爲多個或篩孔狀。房間隔缺損的症狀隨缺損大小而有區別,小兒缺損小於5mm者爲小型,5-10mm者爲中型,10mm以上者爲大型。

小型缺損,左向右分流量少,可長期無症狀,寶寶活動量正常,有自愈的可能;大型缺損,左向右分流量大,症狀發生較早,並隨年齡增長會更明顯,可表現爲活動後氣急、乏力等,生長發育多落後於同齡正常孩子,並易患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內科疾病,嚴重者早期發生心力衰竭,應該積極治療。

醫生指出,房間隔繼發孔缺損的自愈率整體上爲87%。在出生後3個月以前診斷的缺損小於3mm的房間隔缺損,在1歲半內可幾乎接近100%的自愈;缺損在3-8mm的房間隔缺損,在1歲半內有不少可自愈;缺損在8mm以上的房間隔缺損,很少有自愈者,需要手術修補或介入治療。

房間隔缺損確實存在自我閉合的可能,定期隨訪心臟彩超,但是必須是沒有特殊情況的。如果存在經常感染,缺損較大,肺動脈壓力較高等情況,還是要手術治療。手術時機一般可以幼兒期完成,原則是缺損越大,需要手術的年齡越小,因爲對心肺影響也越大。

室間隔缺損

室間隔缺損是最常見的一種先心病,往往需要手術或介入治療。不論哪一種,都是一種大型侵入性操作,甚至是生死的考驗,幸運的是,也有一部分室缺能夠自發閉合。

自愈的機理有多種,和室缺類型有關係,和缺損大小也有很大關係,越小的缺損,閉合可能性越高。

小室缺一般沒有症狀,75%的小室缺在出生後兩年內自發閉合,但過了兩歲也不是說一定要馬上手術,可以定期隨訪。中等室缺的自然病程取決於肺動脈壓力以及室缺的大小和位置,隨着時間的推移,缺損的大小可能會減小併發生自發性閉合,但可能性低於小室缺,需要密切觀察,根據情況決定手術時機;大室缺很少自發地閉合。一旦發現,建議儘快手術。

小麼說說:其實很多小朋友的這些情況都是會自發閉合的,所以家長不必過於焦慮和擔心。如果缺損較大,醫生建議手術治療,爸爸媽媽們也不要自責,就像兒子的醫生安慰我一樣,現在醫學比較發達,相信手術也會很順利的。

交流育兒經驗,解決育兒難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