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26期,原文標題《關於那次午餐,總要搞搞清楚》

決定前歐足聯主席普拉蒂尼被捕的那次午餐,到底怎樣左右了卡塔爾世界盃舉辦權的歸屬?

文 張斌

最近三年,普拉蒂尼總算開始適應了沒有辦公室,沒有工作,醒來也不知道今天將起身去哪兒的日子。最常謀面的是律師,爲名譽而戰,他要四處出擊,四樁意圖洗刷自己的訴訟正在展開。眼見着四年的“禁足期”行將結束,也不必再戴着帽子和墨鏡,躲避衆人目光了。可就在此時,法國經濟犯罪調查機構的一次小動作,讓普拉蒂尼不可避免地被強行推至聚光燈下,最刺目的“被捕”一詞,讓盼望世界盃無比心焦的中國人,情不自禁多了一絲遐想。

“被捕”好像沒錯,但“置留”似乎更爲接近,警方問詢時間不會超過24小時。聽聞消息後,堵在門口的記者們沒有失望,15個小時後,凌晨1點,普拉蒂尼舉着電話走了出來。律師忙不迭解釋,當事人並未領受任何指控,不過是配合調查,切勿過度解讀。在鏡頭前保持微笑的普拉蒂尼,直至上車離開前,始終在講電話,消逝在夜色之中,那些玄妙敏感的話題再一次升溫,當然也會再一次趨於平靜,只等着再一次爆發。

這一輪推力來自於法國財政部,與警方密切合作,意在深入調查近些年來世界體育深層腐敗,簡而言之,就是國際足聯、國際奧委會和國際田聯在遴選大賽舉辦國時,曾有哪些黑暗的幕後交易。國際田聯前主席迪亞克一直在法國受審,東京奧運會申辦醜聞就是從他打開突破口的。如今,司法力量不依不饒,目標鎖定卡塔爾申辦世界盃過程中蘊含的層層迷霧,又一次直逼前總統薩科齊。

所謂置留的15小時內,警方並沒有找尋新的突破口,還是在試圖通過普拉蒂尼復原那次決定世界盃命運著名的午餐的全過程。2010年11月23日,距離2022年世界盃主辦權競逐投票,還有9天時間。薩科齊邀約普拉蒂尼,到愛麗捨宮喫午飯,普拉蒂尼日後給出的統一說法是,直到坐定之後,他才發現,席間的貴賓包括當今的卡塔爾最高領袖埃米爾塔米姆和曾任首相和外交大臣的阿勒薩尼。按照慣常邏輯,薩科齊指示普拉蒂尼,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全力支持卡塔爾贏得選戰。

以上版本盡人皆知,普拉蒂尼過往幾年不遺餘力撇清自己被法國利益所綁架,但據布拉特向調查機構透露,普拉蒂尼曾經私下說過,他原本是要投票給美國的,結果他只能選擇卡塔爾,背後的邏輯不言自明。普拉蒂尼有自己的辯白,他深知薩科齊希望卡塔爾人可以投資他所忠誠的大巴黎,而這一投資在卡塔爾獲得承辦權後半年成爲現實。他也深知兩國之間還有很多戰略合作,但是並沒有人給他壓力甚至是暗示,他都是按照足球的最高利益,而非法國最高利益來最終決斷的。相信那15小時中,普拉蒂尼不斷地在強調這一立場。2015年春天,美國聯邦調查局在蘇黎世直接拘捕國際足聯執委,自那之後,圍繞世界盃申辦過程的調查始終沒有停止,尚無充足證據可以剝奪卡塔爾的主辦權,這一輪法方推動的調查不知進展如何。反正卡塔爾人說了,自我清白,並不關心普拉蒂尼。

配合調查很容易引發“不清白”的聯想,至少讓普拉蒂尼繼續行走足球江湖的慾念暫時收斂了一些,隱忍到10月份重獲足球自由。法國歐洲盃和法國女足世界盃,普拉蒂尼任上播下的種子,都因爲禁令嚴苛,而讓這位曾經意在入主國際足聯的法國人不得不遠離賽場,作野鶴狀。6月初,國際足聯在巴黎召開全會,普拉蒂尼在會場周邊酒店的大堂裏,會會故友,和記者們感慨一番,沒有老子,哪兒有因凡蒂諾的今天。而就在普拉蒂尼不安分之時,因凡蒂諾在全會上鄭重宣佈,國際足聯終於可以擺脫貪腐惡名,走進新時代了。話音落地半月,法國人對於那次著名的午餐又發動了攻勢,誓將反腐深入。

在酒店大堂裏,普拉蒂尼好像重回舊日好時光,不斷有求合影者湊上來。一位與其看起來年紀相仿者在心滿意足完成合影之後,自我介紹說:“本人是哥斯達黎加前總統。”普拉蒂尼笑答:“我也是前主席。”對方繼續客套:“您可是榜樣楷模啊。”普拉蒂尼答道:“您具體指什麼?”後來,就沒有後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