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網友猜測,此次傳統企業創維以酷開電視對戰互聯網企業小米,將性價比做到極致,也是小米電視這條"鮎魚"的驅動。近日,酷開電視公開"叫板"小米電視,直指其"僞性價比"成爲廣大網友熱議的話題。

近日,酷開電視公開"叫板"小米電視,直指其"僞性價比"成爲廣大網友熱議的話題。酷開在其主題爲"以拆見真,聚力再戰"的酷開電視戰略發佈會上表示,將一直維護其最具性價比的專業互聯網電視名號。

小米遭遇"僞性價比"危機?或許是條待定的"鮎魚"

現如今,性價比成爲消費者購物時考慮的最重要的指標。蘋果CEO喬布斯曾說過,消費者不是愛買便宜的商品,而是喜歡佔便宜,其蘊含的經濟學關聯爲:消費者會綜合考慮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

性價比的官方定義爲:性價比是商品的性能值與價格值比,是反映物品的可買程度的一種量化的計量方式,即性價比=性能/價格。

伴隨着市場發展,消費者的購買習慣、需求與能力發生轉變,性價比最優的狀態逐漸定義爲以價格佔主導。藉此,一部分商家也開始以價格殺入市場,高調營銷"性價比",將其作爲產品的賣點,但性價比的設定初衷並不是以價格佔主導,而是先滿足性能要求,再談價格是否合適。

性價比是一種比例關係,存在其適用範圍和特殊性,部分商家藉此將"相同性能"的概念模糊,在此之下強調性價比便沒有意義。性價比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因此會出現許多漏洞,整體質量、配件數量工藝改進、促銷等,都會影響性價比。

當今的人們,被花樣百出的營銷信息所迷惑,商家爲消費者營造出"買到就是賺到"等令消費者"佔便宜"的市場氛圍,將性價比以性能做主導轉變爲以價格做主導。

反觀此次的"叫板",酷開能以拆機的"脫光"姿態,使消費者將性價比中的性能重新作爲主導,來選購商品,可謂"勇氣可嘉"。此次的"友商",同樣作爲互聯網企業,小米爲什麼會如此被動?

小米遭遇"僞性價比"危機?或許是條待定的"鮎魚"

左爲小米電視,右爲酷開電視C60,紅線爲左右音響間距

"飢餓營銷"、"性價比"等,小米的掌託人雷軍被網友戲稱最會做營銷的技術人員。的確,縱觀各大企業,能夠在起初成功殺入重圍,並奪得一定市場份額的企業,大部分便是以"價格戰"作爲主要營銷手段來佔領市場。

小米遭遇"僞性價比"危機?或許是條待定的"鮎魚"

據小米集團發佈2018年財報顯示,其總收入1749億元,增長52.6%,同時,據全球知名互聯網數據發佈平臺發佈的《2018中國互聯網企業價值排行》顯示,小米以3069億元的市值佔據第八。作爲新型互聯網公司,在不到十年的時間,有如此傲人的成績,除去如今的大環境助力,其營銷戰略也功不可沒。

小米遭遇"僞性價比"危機?或許是條待定的"鮎魚"

縱觀小米的發展史,可以清楚的看到,其成長的速度驚人。其在最初營銷的模式中,精準定位用戶羣的同時,以科技爲賣點,營造出供不應求的"飢餓"理念,讓衆多消費者爭相預約購買。

小米遭遇"僞性價比"危機?或許是條待定的"鮎魚"

作爲智能硬件爲主導的互聯網企業,雷軍自己也爲小米能在AI領域申請專利684項,全球排名第22位感到自豪。以超越華爲的申請專利成績,就可以說小米不僅僅只依靠營銷佔領市場,其在產品技術上的不斷努力也是能獲得消費者信賴的原因。

小米的成功有目共睹,酷開爲何在此時公開"叫板"小米電視"僞性價比"?

依託於電視行業翹楚,酷開是由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出資成立的高新技術企業,聚焦於智能電視系統研發和智能電視運營增值服務。

小米遭遇"僞性價比"危機?或許是條待定的"鮎魚"

資料顯示,酷開公司擁有智能電視激活終端數量3551萬,擁有電視用戶社羣會沉澱家庭用戶大量智慧家庭生態所需系統大數據。此外,在不久前的618大促,蘇寧於蘇寧超級品牌PK日顯示,酷開電視力壓小米電視銷量,贏得桂冠。

小米遭遇"僞性價比"危機?或許是條待定的"鮎魚"

電源板差異,下方爲酷開C60

據記者瞭解,在618預熱階段便指小米電視,隨後酷開更是直接拆機,有圖有真相"叫板"小米電視。從外到內的對比描述,組裝工藝、材質、配置差異、安全保障等,酷開電視將其一一"暴露"在消費者的視野,改變全面屏同一價位的傳統定位,剖析全面屏具體配置,將真正的性價比呈現給廣大消費者。

小米遭遇"僞性價比"危機?或許是條待定的"鮎魚"

俗化說,便宜沒好貨,可性價比的出現便打破這一界定,在可承受的範圍內,提供最優質的選擇,這便讓"愛佔便宜"的消費者具有更加充足的理由購買產品。記者猜想,酷開一系列的"叫板",其主要目的就是爲改變"小米代表性價比"的概念,將真正的性價比帶給消費者。

面對此次事件,我們不由質疑:若酷開繼續發力,列舉出更多實錘,小米電視是否如同小米mix3一樣,急速降價來滿足消費者?隨着消費水平的提升,小米逐步進入高端領域,沒有了性價比的保護,小米能否成功轉型?

小米確實擁有極高性能的電視,但在同等價位,確實不如依託於創維的酷開電視。一個以電視起家,一個僅爲智慧家電戰略佈局中應有的產品,孰能提供更高的性價比,消費者自會選擇。

但不可否認的是,小米智能電視的出現推動了電視產業發展,將互聯網與傳統家電融合是大勢所趨。有網友猜測,此次傳統企業創維以酷開電視對戰互聯網企業小米,將性價比做到極致,也是小米電視這條"鮎魚"的驅動。

無論事實的真相如何,傳統企業勢必與互聯網企業終有一戰。在衆多結局中,若是雙方相互融合,在磨合中取長補短,互相進步,便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發展的越來越好。市場需要"鮎魚"推動發展,最後"鮎魚"是否能"上桌",還是成爲"主菜",要看它們磨合的結果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