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

元宵节

“一曲笙歌春似海,万家灯火夜如年。”

今晚18:30,位于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的

传统元宵灯会活动——钱塘灯会

将如期而至!

灯谜竞猜、戏曲、杂技等

十余项民俗活动精彩纷呈!

下面就让小布为大家介绍

灯会有哪些亮点吧!

传承与发扬交叠

说起钱塘灯会,它的历史渊源可颇为深厚。今年,灯会现场专门新增陈列了钱塘灯会的宣传展板,书写着传世钱塘盛会的历史缘起与发展沿革,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杭州市非物质遗产文化“钱塘灯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到元宵节,这里便是城里最亮堂的地方,家家户户门前挂起各式各样的彩灯,烟花醉人,灯花绚烂,在夜幕中不断绽放。苏东坡当年看了钱塘灯会之后念念不忘夜里那琳琅满目的灯宴。当时灯芯巷内的龙兴寺名为祥符寺,他在《祥符寺九曲观灯》里写道:“纱笼擎烛迎门入,银叶烧香见客邀。金鼎转丹光吐夜,宝珠穿蚁闹连宵。波翻焰里元相激,鱼舞汤中不畏焦。明日酒醒空想像,清吟半逐梦魂销。”

歌舞与民俗联袂

在灯芯巷与江山弄交接处的舞台区,天水街道还为市民炮制了一场精心设计的传统文化盛宴。这当中,既有舞狮、京剧、少数民族歌舞等本土艺术团队的原创节目,也有协办单位市曲杂协带来的魔术、杂技、相声、小品等专业表演,欢声笑语闹元宵,舞出新年新面貌,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年俗文化氛围。

除本地居民的大力支持外,街道还依托武林商圈党建联盟平台,专门邀请了辖区共建单位参与现场演出和平安巡防、志愿服务等工作,营造出大邻里的浓厚氛围。

时尚与古朴共鸣

在展览区,赫然立着两只约2米高的主灯,分别是小猪佩奇和乔治。今年大火的佩奇猪亮相灯会,既应了猪年的景,又为传统灯会增加了富有时尚感和趣味性的现代元素。

另一侧,大小和形态各异的彩灯高高悬挂,包括用串珠做的“彩猪灯”,还有莲花灯、大红灯笼、福字灯、“双龙戏珠”、春字灯笼等,十分炫目喜庆。据悉,这些手工灯都出自社区草根社会组织“乐龄手工艺社”阿姨们的巧手,她们从春节前一个月就开始制作准备了。同时,还开设了手工灯的现场教学,希望把这门制灯的手艺传给更多的人。如果你对这些精致的花灯感兴趣,也可解囊买下,所得的款项将全部捐给“爱心资助流动基金”,为寒冷的早春平添些许温暖意。

社区党群活动室“繁华商圈·文化下城”等几块展板一字排开,述说关于时尚武林文化的生动故事。同时,社区“笔墨缘”书画社将献上一场草根书画展,现场挥毫泼墨,为市民写春联、送福字。

传统与创新融合

“灯谜区”中悬挂着超过300余条的灯谜,其中除传统的灯谜、字谜外,今年还特别创新融入了十九大热词、人大知识词、党风廉政、垃圾分类知识等内容。此外,还有来自下城区委组织部在《喜迎新年添红韵 展望未来送祝福》春节系列活动中征集来的原创灯谜。

思想与历史碰撞

今年,为进一步挖掘和宣传武林商圈历史文化,还专门在社区居委会办公室设立了“银尚乡贤访谈区”,特邀现年93岁的邹身城老先生坐镇,向市民详细介绍钱塘灯会、武林文化的深厚底蕴。邹老先生是灯芯巷社区的居民,也是历史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曾著有《天国史事释论》》《中国革命史新编》等著作。此外,社区“鲍大妈聊天室”首席主持人鲍倩及老居干孙秀琴、鲍佩兰、周兰珍等也作为嘉宾参与访谈,在喜庆元宵的氛围中与居民一起回忆社区往事、畅谈美好生活。

武林文化,盛世钱塘有着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钱塘灯会”作为下城“武林系”文化品牌的一抹璀璨亮色,至今已连续举办15年,其热度逐年上升,受到了市民群众的广泛欢迎。钱塘灯会已成为杭城三大灯会之一,不断传承发展,彰显出武林商圈特有的历史韵味,迸发出武林文化厚重的品质内涵

怎么样,是不是很吸引人?

如果有事不能到现场的小伙伴也不要心急

今晚,小布将在下城发布微信公众号及微博开展同步直播

大家只需打开下城发布微信公众号界面

点击微互动中的微直播

或者打开下城发布微博,查看置顶微博

就可以观看今晚的盛况了!

让我们一起欢度元宵!

来源:天水街道

编辑:沈文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