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守望,叫等待

誰也不記得,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往村口那條路上,張望了多少回、翹盼多少年了,但是村裏人都知道,她在望什麼、盼什麼。

老人年輕過,貌美過,幸福過。19歲那年,她從下山壩村嫁到了上山壩村。這一年的9月,毛澤東、朱德指揮蘇區軍民粉碎了國民黨蔣介石的第三次圍剿,鞏固了瑞金中央蘇區,當地百姓紛紛報名當紅軍,她的男人也參加了革命。3年後的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向西突圍,開始了長征。

有一種初心,叫守望

十送紅軍,滿腹酸楚。夫妻一別,不知來日。這位愛唱山歌的村婦,甜美的歌聲漸漸變低沉了,她一直信守着男人那句低低的“等我回來”的約定。戰鬥不斷,傷亡不止,一天兩天,沒有蹤影,十天半月,沒有音訊,女人的心在煎熬,在等待;紅軍走了,白軍來了,把紅軍家屬的她打得皮開肉綻、死去活來,她在等;勝利了,解放了,同村的戰友玩伴回來了,男人還是音訊杳無,她在等;組織上派人捎來話,說她的男人在長征途中犧牲了,她依然在等。她執拗地相信,她的紅軍男人沒有死,會忽然回家來找她,怕男人找不到家門,女人幾乎天天向男人離家的路口眺望。從青絲明眸到白髮老眼,直到望穿雙眼,兩目失明,她還在等;一聽說村裏來了客人,她都要湊上去,把她男人的名字說一遍,把心裏久積的思念說一遍,把重複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請求,再說一遍。

從小女子到老女人,她不但在等,還一面埋怨、數落、嗔怪,一面想着男人那雙笨腳的模樣,編織草鞋,等他回來試腳……

有一種初心,叫守望

陳發姑照片

一等一年,一年一雙,終於等不下去了。

老人去世的時候,人們數了一下她堆放在房角的遺物——整整75雙草鞋!

這位老人,叫陳發姑,江西瑞金縣武陽區石水鄉上山壩村人,她的男人,叫朱吉薰,紅軍戰士……

有一種初心,叫守望;有一種守望,叫永遠;有一種永遠,是75年。

這個故事,是2019年七一前夕,我在革命老區贛南,尋訪紅軍戰鬥地和長征出發地時聽到的。

有一種守望,叫牽掛

瑞金沙洲壩下肖區七堡鄉第三村農民楊榮顯,有8個兒子,老大、老二當了紅軍,在反圍剿戰鬥中犧牲了,老人家又把另外6個兒子全都送到了紅軍部隊。擔任瑞金縣委書記的鄧小平同志聽說後,堅持要找到最小的兩個孩子,給老人家還回去,但最後這6個兒子也全部壯烈犧牲。1934年5月30日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報道了這個“八子參軍”的故事。

兒子們走了,爺孃還在。爺孃的日子,就是含淚的牽掛,牽掛這羣不聽話、不怕死,總讓爺孃操心的孩子們,怕他們找不到回家的路。儘管知道,孩子們不會再回來了。

英雄的父親走了,堅強的母親還在守望,與村口路旁的那棵大樹,站成了一道風景。

風景裏,滿是她那羣打打鬧鬧、蹦蹦跳跳,滿是傷口、滿是鮮血,喊着娘啊娘啊的孩子們……

這道催淚的風景和真實的故事,最近被搬上了屏幕,電影的名字,叫《八子》。

有一種初心,叫守望

電影《八子》海報

看到老眼昏花、孤苦零丁的老母親站在大樹下守望,幻想兒子們出現的電影畫面時,我的腦海裏迴旋起一首當年歌謠——最後一口糧,做的是軍糧;最後一塊布,做的是軍裝;最後一個兒啊,送到了部隊上……

送,是一種犧牲;等,是一種奉獻;守望,是一份初心、一份牽掛。

有一種守望,叫銘記

伍若蘭,1903年生,湖南耒陽人,1928年參加紅軍並與紅四軍軍長朱德結婚。1929年2月2日,朱德、毛澤東率軍部進駐江西尋烏縣圳下村宿營,突然遭到國民黨軍的突襲,有“雙槍女將”之譽、百步穿楊之功的伍若蘭爲了掩護朱德、毛澤東等軍部首長的突圍,不顧身孕,將敵人火力引向自己,戰鬥中不幸中彈被俘。

聽說抓到朱德夫人,蔣介石如獲至寶,立即命令將伍若蘭押解到贛州,連夜嚴刑審訊,想得知朱德、毛澤東的下落,逼她寫自首書、公開聲明同朱德脫離夫妻關係,但遭到伍若蘭嚴辭拒絕。踩槓子、潑冷水、灌辣椒水、坐老虎凳……伍若蘭被折磨得死去活來、遍體鱗傷,敵人只得到一句話:“在我心裏!”

10天之後,伍若蘭被敵人殘忍地殺害,首級被掛在贛州城門示衆。身首異處,胎死腹中,伍若蘭像一朵綻放在荊棘叢中的幽蘭,倔強而堅貞。對革命的忠誠,對愛情的忠貞,使她的生命定格在26歲的韶華。

得知伍若蘭的受傷被俘的消息,朱德心如刀絞,一直在焦急地尋找和解救。在一次戰鬥勝利後,他親自審訊俘虜,瞭解到伍若蘭英勇就義的經過,肝腸寸斷,悲痛萬分,後賦詩悼念:“幽蘭吐秀喬林下,仍自盤根衆草傍。縱使無人見欣賞,依然得地自含芳!”

伍若蘭雖然犧牲了,但她像美麗的蘭花,孤獨而高貴地盛開在朱德老總的心靈深處。

有一種初心,叫守望

伍若蘭雕塑

1962年3月,朱德委員長重上井岡山,特意回到他和伍若蘭共同生活過的大井,親手撫摸他們曾經睡過的牀鋪,情深意濃,沉思不語。離別時,他帶走了一盆蘭花。

朱德不但種蘭養蘭,還寫蘭、詠蘭,留下近四十首有關蘭花的詩詞。

與蘭爲伍,終身愛蘭,這位共和國開國元勳的心裏,珍藏的是一份對初心的銘記,對同志、戰友、伴侶的緬懷。

等待的,是一份初心;牽掛的,也是一份初心;銘記的,還是一份初心。在江西贛南老區聽到的這三個故事,讓我觸摸到那一顆顆萌動着、跳躍着的初心的溫度和律動,體悟到今天的中國共產黨人對初心的珍視。

初心不泯,守望永在。(作者系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主任、中宣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總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