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期末考試被語文拖了後腿。相信家長們都感覺到了:小學語文越來越難了!

1~2年級,語文考試基礎知識佔50%,閱讀、寫話佔50%;

3年級以後,閱讀理解和作文差不多會佔到65%以上,基礎知識只佔35%▼

一二年級相差不大, 三四年級兩極分化, 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教育改革後,考查自由發揮、語言表達能力的題目分值越來越高了。糟心的是,孩子根本不會發揮!

每次寫語文卷子時:

□ 耗時長:短文閱讀,5道小題,磨磨唧唧能寫2個小時

□ 失分多:一道12分的閱讀大題,只得2、3分,丟分嚴重。

□ 答案瞎寫:寫出的答案總是答不到點兒上,答非所問

□ 不會組織語言:文章內容能看懂,腦子裏有那個意思,但不會用自己的話表達

語文已經成了“拉分王”!年級越大越明顯!

語文真的那麼難嗎?!

某名校教研組調查發現,孩子語文學習常見的三大問題中,家長普遍存在以下誤區:

1、孩子答題總瞎寫,是不是孩子審題能力有問題?

並不是!小學的考試題目簡單直白,很少有孩子是因爲讀不懂題目而不會做,90%的丟分都是因爲——不知道閱卷老師想要什麼樣的答案!即不理解“得分點”。

2、孩子不會概括主要內容,是不是平時閱讀量不夠?

只閱讀,不理解,看再多書也沒用!小學的孩子,應該先學閱讀方法,再增加閱讀量。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看再多書,也只是走馬觀花。

3、孩子做題太慢,是不是練習太少?是不是多做一些題就會有提高?

孩子表示很無奈!每週都被強迫做語文試卷,家長的輔導只是把【參考答案】讀一下,沒有深度的分析。再多次練習,也只是在重複錯誤的思維,根本得不到任何收穫!

找對方法,

閱讀理解其實很簡單!

據實驗區小學規劃課題主研人總結:

小學閱讀理解只有5種基本題型,三大高頻考點,4種說明方法。所有的題目都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有固定的關鍵詞。

閱讀理解答題,也有“公式”、“模板”。讓孩子可以循序漸進地學習,不至於總是腦袋空空,不敢下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