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双创周活动上,博流智能科技入选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成为该市优秀企业金字塔尖端的一员,也是南京市江北新区研创园唯一入选市培育独角兽的企业。

博流智能成立不到三年就做到业界领先,在硅谷、南京、上海、台湾设有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占到员工总数的80%以上,70%以上是一流高校硕士、博士……在国内芯片产业正处于黄金时期的当下,博流智能朝着自己全球领先的目标扎实前行。

【独角兽风采】宋永华:怀揣世界梦的“创芯者”

博流智能科技上海分公司

一篇论文 吸引硅谷众多名企视线

博流智能的掌门人宋永华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短暂的留校执教后,他选择了自费留学。在夏威夷大学期间,宋永华分别在物理系和电机系学习且参与多个不同领域的项目研发,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他的一篇关于高速通信芯片的论文在集成电路领域世界顶尖会议ISSCC(国际固态电路年度会议)发表,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独角兽风采】宋永华:怀揣世界梦的“创芯者”

“物理是芯片的理论基础,而芯片设计的灵感则来源于电机系的学习。论文发表后,我收到很多美国大公司的邀请,包括高通、德州仪器和ADI等。”宋永华笑着说,自己的第一个选择是硅谷的飞利浦半导体——当时全球最顶尖的半导体公司,两年后又加盟当时只有不到20人团队的初创公司美满半导体(Marvell),并从工程师一路做到全球研发副总。而如今,美满半导体的估值已经超过了150亿美元。

无论身份如何变化,宋永华从来没有离开过研发这条主线。“1995年至2010年是硅谷芯片发展的黄金十五年,我有幸参与领导大量芯片研发的工作,二十多年硅谷芯片研发背景,不但带来深厚的技术沉淀,也积累了广泛的业界人脉及产品市场经验。这为博流智能在国内芯片大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五年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立足边缘计算 和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

2016年,宋永华离开奋斗十八年的美满半导体,回到国内创立博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

当今的主流芯片产业主要分为四大类:PC芯片、手机芯片、MCU(微控制器)芯片和新兴的边缘计算领域芯片。其中,Intel是PC芯片领域的巨头,手机芯片则是高通一家独大。宋永华决定将自己的目标定位在边缘计算上——这个介于手机芯片和MCU之间,全新且有很高技术门槛的领域,市场机会超过600亿美元。“市场高度细分,没有一家独大的巨头,这为有技术潜力、能做好多技术研发与整合的初创企业提供了快速做强做大的机会。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宋永华分析说。

如今,当同行业的公司都还专注在通讯或人工智能等单一技术和产品方向时,博流的团队选择利用自己特有的多技术研发与整合优势,将传感器、处理器、通讯传输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多技术进行整合集成,实现超低功耗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SOC芯片方案。两年半的时间,他们的第一款芯片已经在今年年初完成量产,被用在无人机、智能门锁、故事机等产品上,从研发到量产的时间相比同类企业缩短近一半!

据中国半导体协会的统计,全国有1600多家芯片设计企业。宋永华对自己的产品非常自信:“能够开发多领域技术并且融合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博流的技术研发能力是国内领先的,并且和国际一些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深层次布局 握住人才第一“生命线”

“跨界创新、快速迭代,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一颗芯片!”这是博流的座右铭。随着博流团队的不懈努力,公司以超低功耗、超安全物联网WiFi为切入点,拓展了包括NB-IOT、BLE和Zigbee在内的无线方案,支持万物相联。此外,公司还在万物互联的基础上,解决了万物中心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包括人脸识别跟踪、语音识别以及多传感器融合等边缘计算解决方案,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方面有着广泛运用。

【独角兽风采】宋永华:怀揣世界梦的“创芯者”

博流智能科技团队成员

为了给产品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博流在硅谷、上海、南京、台湾新竹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在招揽顶尖人才的手段上,宋永华还有着自己的一套独门绝技:“早年利用在北大、清华等国内顶尖高校演讲的机会和校友网络,我们会专门寻找那些成绩在top5%的学生,吸引他们毕业之后来我们公司,并且入职后至少送去硅谷培训一年,学技术、学理念。回国后再让他们和硅谷同事一起做有挑战性的研发项目,经过5-6年以上实战锻炼打磨,他们自然成了这个行业内的精英。”

芯片产业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不受制于人、做到自主创新,这或许是所有芯片人最迫切也最根本的追求。“我们的路正越走越宽。在南京生活、读书、教书……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宋永华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