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導演現實版偷樑換柱 阜新銀行8000萬交學費

■本報記者 王仲琦 馮櫻子 北京報道

“當面盤庫、割角兒,經鑑定質押物明明是99.99%的銀錠,後來怎麼變成鋅錠了?”阜新銀行瀋陽分行沈北支行市場部的工作人員直到案發後仍是一頭霧水。

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公佈的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下稱“裁定書”)披露了這起貸款詐騙案的細節,瀋陽宏輝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劉建革與公司實控人杜某(在逃)以宏輝公司名義,用事先購買的35193.5千克鋅錠冒充銀錠作質押,騙取阜新銀行瀋陽分行沈北支行貸款,獲得總額1.6億元的銀行承兌匯票,結果導致阜新銀行實際損失8000萬元。

阜新銀行被騙子用鋅錠冒充銀錠騙了8000萬,阜新銀行這筆“學費”交的有點高。

雖然這起騙貸案已經告破,劉建革也受到了法律制裁,但這起騙貸案的發生,是騙子手段高明還是該行工作人員疏忽大意?該行8000萬的損失誰來擔責?就上述問題,《華夏時報》記者於2月15日致電阜新銀行,該行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向領導彙報後答覆記者問題。”但截至發稿時,本報記者沒有收到阜新銀行的回覆。

白銀成了鋅錠

裁定書披露的阜新銀行瀋陽分行沈北支行市場部工作人員證詞顯示,2013年10月宏輝公司實際控制人杜某以34000千克銀錠作質押向該行申請8000萬元的綜合授信,經銀行審貸會審議通過後,阜新銀行沈北支行與宏輝公司簽署綜合授信協議,並簽署最高額保證合同。

2014年4月9日,該行工作人員與宏輝公司、中國外運遼寧有限公司瀋陽分公司(下稱“中外運”)對宏輝公司質押給該行的銀錠進行盤庫和割角兒取樣,經鑑定銀含量不小於99.99%。

同年4月15日該行給宏輝公司簽發一筆票面總額爲1.6億元的承兌匯票,其中8000萬元作爲保證金,給宏輝公司的授信是8000萬元,約定於2014年10月16日還款。

2014年9月,該行發現杜某已出國並失聯,並且質押的銀錠被查封。承兌匯票到期後,宏輝公司尚未歸還敞口金額8000萬元。後來發現這批銀錠是假的,所以到公安機關報案。

阜新銀行曾與中外運、宏輝公司簽署三方質押監管協議,這批“銀錠”沒有出過庫房,而且在放貸前,阜新銀行的工作人員曾經取樣化驗,明明是“四個九”的白銀,現在怎麼變成鋅錠了?

隨着案情的披露,這起用鋅錠冒充銀錠質押騙貸的案件真相大白。裁定書顯示,這些鋅錠都是劉建革等人從河北等地購買的,並要求當地加工廠將鋅錠做成銀錠的樣子,並且每一錠都用牛皮紙包好,再排放在木製底座上,看上去顯得很有檔次。

原來如此調包

是鋅還是銀,本來通過取樣做鑑定就應該知道了,劉建革和公司實控人杜某(在逃)等人是如何做到偷樑換柱、瞞天過海的?

裁定書顯示,據劉建革的員工曹某講,2013年開始,劉建革等人多次找他去公司取樣並割過四五次角兒,最後一次共割了16個角兒。他們告訴曹某切割的是銀錠,讓他儘量每次割的角兒都一樣,其他的事情別多問,按照要求割角兒就行。曹某在杜某、劉建革及杜某祕書的辦公室都割過,割下來的角兒都被拿走了。

“巧合”的是,每次曹某在公司割完角兒後,沒過幾天就會被叫到“中外運”去割角兒,並被告知,一定要按照前幾次在公司割角兒的大小切割。

在“中外運”割角兒時,劉建革等人會熱情地對驗貨的銀行工作人員說:“大哥,你往外站點,別崩你身上火星兒。”然後劉建革等人要曹某背對銀行的人切割“銀錠”,將銀行工作人員擋在外邊,銀行的工作人員根本看不到切割過程。切割完成後,劉建革等人將切下來的“銀錠”交給銀行工作人員去化驗成色。

曹某表示,在“中外運”割角兒時他發現切割的金屬很硬、顏色發青並有黑點,與在公司割的金屬不一樣。而劉建革交給銀行的角兒不是現場切割的金屬角兒,應該是自己之前在公司裏切的角兒。“在中外運現場沒人發現給銀行的角兒與我切割的金屬不一樣,劉建革等人不許我多說話,其實我第一次在‘中外運’的倉庫中割角兒就發現角兒被調包了。”曹某坦言。

真相大白,其實劉建革等人的騙術並不高明,就是在“中外運”割角兒時,擋住銀行工作人員的視線,不讓其看到割角兒的過程,然後把之前在公司切割下來的銀錠交給銀行去化驗。

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劉建革具體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及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判處劉建革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人民幣60萬元。責令被告人劉建革退賠被害人經濟損失。

宣判後,劉建革不服,提出上訴。

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爲,上訴人劉建革夥同他人,以非法佔有爲目的,以鋅錠冒充銀錠作質押騙取銀行貸款,數額特別巨大。原判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裁定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