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惠阳区将稳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实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全区融入大湾区建设、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规划指导。”惠阳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改革元年,融合后,惠阳区自然资源局继续推进自然资源的整体保护、科学利用、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管理能力,努力开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新局面,为推动惠州打造成为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强有力的自然资源支撑。

严保严管耕地 守好保护红线

今年6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今年3月22日,惠阳区自然资源局正式挂牌成立。改革后,惠阳将陆地资源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新格局,实现国土空间管制与自然资源配置的有效衔接。

“我们坚决守好自然资源保护红线,全力做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统筹好土地、矿产、林业等各项工作。”惠阳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改革元年,融合后,惠阳区自然资源局继续推进自然资源的整体保护、科学利用、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管理能力,努力开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新局面,为推动惠州打造成为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强有力的自然资源支撑。

A原则

严保严管耕地,保护红线不可触碰

惠阳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快实施4个垦造水田项目、1个耕地提质改造项目,预计新增水田面积约780亩,新增耕地面积约270亩,约590亩国家利用等6等旱地提升到5等,目前已有1个项目完成市级验收,2个项目着手区级初步验收,其他项目也将在今年完成验收;通过异地购买耕地指标,切实解决全区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的耕地占补需求。

为完善永久基本农田管控体系,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方式,惠阳还出台《惠州市惠阳区基本农田保护补贴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补贴保障。

打击违法用地宜“打早、打小”。惠阳全力抓好违法用地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切实将违法用地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开展土地例行督察、“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整治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等工作,做到该拆除的拆除、该复耕的复耕、该复绿的复绿、该移送的移送。

惠州市下达给惠阳区2010~2020年期间的耕地保护目标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分别是18.7030万亩和12.7146万亩,实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2.8280万亩,截至去年末,惠阳区耕地面积23.2990万亩;全部超额完成惠州市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

B措施

双管齐下,创新土地管理制度

如果说严格保护耕地意味着城市发展红线,那么不断优化和提高建设用地质量和水平则意味着城市经济社会的有效发展。

近年来,惠阳在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上双管齐下、亮点频出:一方面大力创新土地供给制度,推动工业用地高效开发利用;一方面大力创新征地留用地流转机制,加强盘活征地留用地资源。

去年,惠阳区紧盯“用地难”的痛点,研究落实工业用地使用权弹性年期出让及批后监管有关工作,明确全区供应的工业用地,除按国家规定的工业用地最高出让年限出让外,可按弹性年期出让方式供应,确定了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的适用范围、土地供应方式和年限、市场准入要求及监管模式等。这一举措为企业节省了不少用地成本,全区去年至今工业用地挂牌出让共15宗,面积34.5812公顷。

今年,惠阳又研究出台了《惠阳区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模式实施方案》及操作流程,开始试点实施“标准地”出让模式,在土地资源精准供应方面上率先开启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效率、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提速。到目前为止,全区拟挂牌出让“标准地”4宗,面积9.8405公顷。接下来,惠阳将继续健全完善“标准地”出让制度实施细则,力争在全市率先形成更加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经验。

历史征地留用地遗留问题是基层治理的一块“硬骨头”。早在2017年,惠阳区先行先试印发《惠州市惠阳区历史征地留用地问题处理意见》,从根本上解决了历史征地留用地开发利用的三大核心问题,明确了历史征地留用地的认定过程、解决措施以及开发建设(含村企合作)的原则和程序。实施一年多来,有效解决开发利用第一步“用地手续”的难题。

为进一步规范征地留用地的利用开发前期的转让程序,今年初,《惠州市恵阳区国有征地留用地公开挂牌转让材料清单及参考范本》出台,进一步促进全区盘活利用征地留用地,推动村企共建项目顺利落地实施,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深厚的基础。

C进展

统筹推进矿产、林业资源建设

去年,惠阳区新圩镇华茂石场“绿色矿山”建设通过省级验收,成为全区第一家“绿色矿山”。这是惠阳在科学管理矿产资源上取得的突破性成绩。

一边是科学管理,一边是严厉打击。惠阳区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对全区依法开采的11家矿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落实“边开采、边治理”措施(即采取“从上而下”台阶式规范化的采剥方式,采用先进高端的机械设备进行作业;对开采中产生的废土及时进行采空区回填复绿,减少因不规范堆土引发的水土流失和地灾隐患,同时对开采后的山坡进行复绿),部分矿场的可绿化面积高达95%。

接下来,惠阳区将按照预定计划,继续创建“安全环保、规范开采、综合管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安全绿色矿山,力争到2020年底,全区绿色矿山创建率达100%。

机构改革之后,自然资源部门职能发生变化。惠阳区自然资源局坚持统筹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强化森林资源培育,增强森林资源保护,积极推进“美丽乡村·绿满家园”工程建设和广东省森林小镇创建工作,提高森林质量和功能等级,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广东省森林小镇建设深受群众好评。

按照计划,今年12月底前,惠阳将完成省级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6000亩、省级森林碳汇抚育工程12000亩、市级桉树改造工程600亩、区级森林抚育工程13700亩、区级生物防火带工程800亩、森林村庄建设20个。

D展望

布局大湾区建设,引导城市高质量发展

惠阳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下半年,他们立足工作实际,坚持实干担当,不断推动自然资源各项管理事业向好、向优、向前,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着力破解自然资源领域瓶颈等问题。

具体来看,今年下半年的重点工作有,持续强化资源要素精准配置,特别是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保障,从源头上引导高质量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今年,惠阳区将稳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实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全区融入大湾区建设、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规划指导。

同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今年,惠阳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时保质完成“大棚房”问题整治任务,大力推进垦造水田工作,严格“三位一体”守红线,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惠阳区“三旧”改造时序管控的若干措施》明确的计划要求和优先推进保障的项目类型,惠阳力争在年底前完成“新增实施改造面积”不少于900亩、“完成改造面积”不少于510亩。

在大力推进拆旧复垦工作方面,已制定今年惠阳区拆旧复垦项目实施计划表,拟实施260亩拆旧复垦工作,分别为良井镇80亩、平潭镇80亩、永湖镇50亩、镇隆镇50亩。预计于8月底前完成立项工作,11月底前完成260亩拆旧复垦工作。下一步,惠阳将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利益分配机制,让资源开发利用更好惠及广大群众。

采写:南都记者陈海燕通讯员黄远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