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教養叫“不說”

人活了一輩子,人生會經歷過一個這樣過程:在很小的時候先是牙牙學語,長大後尋思着能言善辯之人在社會喫得開,就想着希望自己能說會道,舌綻蓮花,最後經歷了很多事情,又想着去學好不說話。

事實的確如此,正如海明威說的:“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花上六十年來閉嘴。”說話這件事,那是一輩子都在學習的事。

不說閒話

流言蜚語好似散的槍彈,常常可以擊中目標。”有時,流言比瘟疫的傳播速度還快,比子彈造成的傷害還大。

不在別人背後議論長短,逞一時口舌之快往往會給他人造成的傷害。

君子慎言,懂得說話的人讓人如沐春風,不懂得說話的人如明槍暗箭使人受傷。流言止於智者,有時不說也是一種智慧。

有一種教養叫“不說”

不說喪氣之話

人生實苦,每個人生活都不易,自身的擔子已經夠重,沒有人有義務去額外承擔你生活中的苦難。有苦自己嚥下,不抱怨是一種成長,當我們處於低谷時,可以尋求我們身邊朋友親人的幫助,但朋友是來分享喜悅的,家人是用來保護的,他們都不是我們傾倒垃圾情緒的地方。

話不說滿

世間很多事自己心裏明白就好,沒必要說出來;有一些人自己的眼睛能看透就行,沒必要戳穿。做事使十分力氣,喫飯七分飽,說話也要留三分。

有時候自以爲的善意纔是最大的見纔是真的愚昧。會說話的人懂得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拿捏得度。

有一種教養叫“不說”

真正有修養的人明白沉默自有其力量, 有時說得再多不如不說。

言多必失,禍從口出。“說”與“不說”之間藏着大學問,有三寸不爛之舌,能說會道固然好,但是能把握說話的分寸,分場合分對象,不逾越不唐突,則又是既見智慧又見涵養的事。

不說,是明悟了人情世故,是沉澱下來的圓潤智慧。不說,是懂得去換位思考,言語間都是給他人滿滿的善意。

與會說話的人相處總是舒服的,如沐四月春風,又像感受着隆冬壁爐旁的暖意。

願往後我們的一言一語都如清晨打下來的那一縷陽光,溫暖你我。

給大家分享這篇向太的博文

共勉!

有一種教養叫“不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