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艺术收藏品资产规模大约等于房地产总量,大约300万亿左右,平均分给10亿人,每人可得30万。国内艺术收藏品缺乏流通渠道,艺术收藏品金融资产化之后,海量艺术收藏品成为金融资产,计入企业资本和注入上市公司。无疑,艺术收藏品金融化资产化,大量收藏家将暴富起来。

六月不仅只有绿茵场热闹非凡,艺术品拍卖场也真可谓是红火得吓人。北京荣宝14个专场总成交额逾6.4亿元,匡时春拍以15亿元收槌,历时5天的北京保利春拍41个专场以28.06亿收官,其中《汉宫秋图》以1.242亿成交,乾隆铜宝玺、《琵琶行诗意》均以过亿价格成交;嘉德以20.36亿收官,李可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1.265亿成交、宋刻孤本珍品《石壁精舍音注唐书详节》1.104亿元成交.....

近年来,艺术金融一直是热门话题。自我国出现拍卖公司以来,艺术金融已初具萌芽,从2010年开始大规模发展,随着金融资本不断地进入艺术市场,市场对艺术品的投资收藏从简单的个人爱好,衍生出一种新的财富管理类型。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艺术品抵押、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等各种金融形式介入艺术领域,从而开启了中国“艺术金融”时代。

对于古玩艺术流通问题,一直是收藏爱好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流通变现,也是绝大部分收藏者当时选择收藏的投资目的,可流通难,有价无市在当代却困扰着藏友长达几十年之久。在古代,艺术品古玩其实是硬通货,全国各地都有当铺,只要想流通,通过当铺即可典当,破棉烂袄尚且还能当上几个铜钱,那么在当代,艺术品又有怎样的流通变现渠道呢?

2018年3月1号,艺术品资产化研讨会暨太平洋保险指定承保授牌仪式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艺术品正式进入资产化,金融化时代,艺术品的流通方式和渠道的增加有了历史上的突破。那么究竟什么是艺术品资产化?这里可能很多藏友对此观念不太了解,艺术品资产化,顾名思义就是让艺术品变成固定资产,由太平洋保险对其价值进行承保,那他就变成了您实际的资产,就是这个意思,保险把他变成资产后,再由上市企业将其收购打包组建成资产包上市发行让其直接买卖流通,艺术品古玩通过保险承保价值后,那他就是一个被承认和被保证有价值的一个物件,等同于不动产,如房产,地皮,就可以通过金融银行进行质押贷款,通过艺术品资产化把所有民间艺术品古玩盘活成资产,继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刺激GDP上涨再攀高峰。

以下就是几种出手方式。

上市企业洽购:意思就是直接卖给上市公司,通过官方权威鉴定单位进行鉴定到代,并通过太平洋保险价值承保的艺术品,上市企业将对其洽购,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上市企业洽购,艺术品在品种少没有要求,价值高低上没有门槛,他们认的不是藏品是什么,而是太平洋保险保单上的承保金额,因为上市企业洽购回去并不是用来收藏的,也不是用来开博物馆的,洽购艺术品组建资产包,打包入市,发行股票。

金融银行质押贷款:只要是在保险认可签约的官方鉴定单位鉴定到代的艺术品,即可为艺术品买保险承保其价值,只要通过保险承保的艺术品就肯定了,保证了其价值,作为资产的艺术品,即可通过金融银行进行质押贷款。

私下对接:私下对接包括任何可以对接的场所,只要有买方愿意洽购此件艺术品,即可对接交易,此渠道门槛较低,到交易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这就是现在藏友们可以把艺术品古玩变现的方式,你们都看懂了吗? 如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需要深入探讨的,可以联系我,再次温馨提醒,认准官方单位!让我们传递接力,为推动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净化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