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閉着眼睛投,到如今的泡沫四起,部分項目的估值也隨之節節攀升,AI投資似乎開始變得更加理性。在日前召開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多位投資人表示,如今投AI領域的項目將從以往的“偏重投技術”轉變爲“偏重投應用”。在業內人士看來,這種變化與AI技術發展階段有關,從最開始的算法、數據,到AI技術逐漸成熟且開始緩慢落地,資本的焦點也隨之轉移。未來AI創業者也要結合行業和產業屬性,去創新性的開發AI產品,纔有可能獲得市場和資本的認可。

中國AI企業融資金額居全球榜首

CB Insights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AI初創企業總融資達到150.2億美元,而中國AI企業融資額達到73.2億美元,佔到全球總融資額的48%,超越美國,位居全球第一。而在一年前,中國以11.3%的比例,位居全球第二。

AI投資大致可分爲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的投資。從融資的金額和案例來看,中美兩國在AI投資的側重點所有不同。摯金資本CEO楊溢向記者分析,美國的投資主要集中在AI的底層技術,而中國的投資主要側重於應用層的投資,尤其以BAT等幾大互聯網巨頭的投資爲主,如百度則更加偏重於自動駕駛層面。

在AI的衆多細分領域中,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在中國最爲“吸金”。“視覺識別這塊有商湯科技和FACE++這類獨角獸,他們有落地場景、有技術和人才儲備,所以比較能融資。但我們看語音識別和知識圖譜的項目比較多,我認爲知識圖譜是AI能最快實現智能化的一步,而且這個領域還沒出現一個有通用技術的平臺公司,潛力很大。”千乘資本投資總監黃昌對記者表示。

據中國信通院發佈的報告,2017年在中國人工智能市場中,圖像識別佔比37%,以80億元的收入排名第一,語音及自然語言處理分別位列第二、第三,市場佔比爲22%和16%,視覺識別現在在AI領域跑得最快,且已廣泛應用在互聯網、安防、金融等領域。

投資從“技術型”到“應用型”轉變

在經歷了狂熱投資,且很多項目似乎找不到合適的落地場景後,資本在AI領域的投資開始變得更加理性,也更加與時俱進。楊溢也有同感,在她看來,目前AI的智能水平還只是停留在工具層面,沒有落地場景就沒有變現的渠道,對於國內許多短線基金來說,沒有變現的路徑和場景意味着這個賽道的投資邏輯沒法驗證,項目也跑不出來。

而對於黃昌來說,早就有了這樣的判斷。“技術的應用一定要找到市場客戶纔有向前發展的動力,這本身就是創業和投資的終極目標。”這種投資邏輯的變化,實際上是遵循技術發展的自身規律,從底層的技術研究開發,到理論突破,從而有機會去把算法進行落地應用,現在資本更加聚焦的是最後一個階段。

中金智德董事總經理張清表示,人工智能最早技術起步在於算法、算力、數據與傳感器,因此中金資本在早期圍繞上述四個技術領域進行投資,但現在,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到了在各個領域生根發芽的狀態,因此中金資本現在也在關注垂直行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升級改造的投資機會。

AI投資越發注重產業視角

目前,以算法起家的AI技術頭部公司的估值已經非常高,如商湯科技估值達到45億美元,寒武紀估值達到25億美元。有投資機構認爲,這類AI公司的投資窗口已經基本關閉,尋找在細分行業中利用AI技術做改造的投資機會是更可行的做法。

“的確是這樣的,技術的發展都是一波一波的,第一波會起來得比較快,但很快就會受到限制和泡沫破裂了;但隨着技術的成熟,往產業化方向紮根,還會有一波產業的紅利。資本要想清楚喫哪一波紅利。”黃昌認爲,一些資本實力雄厚的大基金或許有足夠的資本實力去喫第一波紅利,因爲那個階段價格往往比較容易炒高,估值很快就會爆發,但對於中小企業和創投機構而言,還是會專注在應用層面。

但楊溢則認爲,這類AI公司的投資窗口是否關閉是見仁見智的,算法起價的公司核心業務雖然已經比較成熟,但仍可以考慮投資圍繞這些公司主業的細分創業公司,然後通過資本運作讓這個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去併購這些標的。“其實人臉識別中也還是有很多優秀的標的的。”

不少投資人談到,如今AI領域的投資會更多從產業視角去看項目,如從教育、醫療、視頻行業等。而黃昌最看好的是工業這個領域的AI應用,“工業這個領域的場景很多,比如園區的自動駕駛、AI改造生產流程等。”

AI創業要更“接地氣”

AI技術要在商業上大規模的應用,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楊溢認爲,首先要有明確的場景,其次技術的準確率要高,第三要有大量的訓練數據去訓練算法,最後商業模式裏要能夠同時獲取數據,並且有人能夠持續的訓練算法。

有業內人士認爲,我國當前仍處於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初期,部分AI技術的應用落地仍然存在困難,也並沒有出現顛覆性創新的應用。AI技術目前也更多扮演着升級而非顛覆的角色。

但毋庸置疑的是,創業者的創業方向選擇應該更加“接地氣”。“創業者不能再做通用性的、架構性的底層技術了,要有行業和產業的視角,結合行業數據、有行業數據,才能提升算法。比如計算機視覺是個非常熱門的應用,跟行業需求結合後,不管在業務的發展還是收入來看都非常可觀。”上述業內人士說。

(編輯:冉一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