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看到《庄子》说“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再看到《金刚经》里讲“无我相,无人相”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一种强烈的震撼。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所以才有了《金刚经》里面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才有了《庄子》所讲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如何不被各种事物所绑架

还记得吗?我们在讲到鲲鹏的时候,我曾提醒大家,这可能是一个无需辨别真假的故事。你一讨论到底有没有一个这样的两栖动物的时候,你就离《庄子》远了。

后来我们又讨论了一只小鸟和一只大鸟之间的对话。其实高下不相慕,当你一旦落入到对小或者对大的羡慕时,你就又落入了一种关于“大小”的心理界面的迷失中。

后来我们又提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你是不是会被“我有功劳”、“我需要刷存在感”、“我有作用”、“我有品牌”的意识所绑架?

再后来,《庄子》提到了神人,又提到一个国家领导人,尧,跑去找许由,想要把天下给他。但许由跟他说,我们各有其命,你有你的角色,我也有我的角色。许由的角色最后又被突破了,他甚至连自己的角色都模糊了。

再往后,庄子和惠师探讨了到底什么东西有用,还是没用。

一言以蔽之,庄子用整个《逍遥游》在讲如何不被各种事物所绑架。

如何不被关于“大和小”的概念所绑架;如何不被“我有用”还是“没有用”的观念所绑架;如何不被“自己是不是活得长还是活得短”所绑架;如何不被“我到底是好还是坏”所绑架……

梁注庄子 | 你为什么不快乐?《逍遥游》与《金刚经》说了一件事

“成佛”就是成为一个内在逍遥的人

《金刚经》里有四句特别有力量的话:“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看到《庄子》说“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再看到《金刚经》里讲“无我相,无人相”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一种强烈的震撼?他们怎么在讲同一件事情。

《金刚经》里说的“无我相”,就是不要被那个所谓的“我”的概念绑架。“相”大概可以翻译成“观念”或“概念”,你在心里的那个“相”,就是你的观念所形成的那个状态。

不要被内在的那个关于“我”的概念所绑架,叫“无我相”;不要被别人心目当中的“你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所绑架,叫“无人相”;不要被一个时代的洪流趋势所绑架,叫“无众生相”。在文革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去打杀抢,都去做很疯狂的事情,那时候只有很少的人依然活在自己的乐趣当中去读书、去享受阅读的快乐、去坚持自己内在的某一些的自然本性,这小部分人就没有被众生相所绑架。

还有一句话叫“无寿者相”,不被时间长短所绑架,寿者长寿也,时间可能是个假象。我们都从相对论的常识里面了解到:人生很长也很短,小年未必懂大年,大年未必懂小年,小知未必知道大知,大知也未必知道小知……

所以我们从《金刚经》的这四句话反过来看《逍遥游》时,我们似乎就可以感受到,人类最聪明的智者到了某个状态都会涌现类似的感慨。什么叫“成佛”?不是说金光闪闪,不是法力无边……所谓“成佛”其实只是需要成为一个内在自我、自在、自由、自信的人。

当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智模式和心理能量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一切事情都不会给你带来过多情绪上的困扰。我们的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其实恰巧就是因为我们有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和寿者相。用庄子的话来说,我们被一种对于真假、美丑、权利、个人品牌、是否有用、是否有文化、是否有人生意义……这种隐约的内在的观念绑架了。

成佛和获得逍遥,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

梁注庄子 | 你为什么不快乐?《逍遥游》与《金刚经》说了一件事

为什么有些人会让别人感到更舒服

前两天有一个许老师,到我们的院子来聊天。许老师是一个心理治疗师,他告诉我他可以说出他老师讲过的所有的话,能讲他老师讲的所有的课,但是他仍然觉得不够。我问他哪里不够?他说,也许一个心里有困扰的人到我这里来咨询的时候,仍然想跟我讨论问题,想听我对他情况的分析。但同一个人在他老师面前时,甚至连投诉、抱怨都没有了。

我问他说,你们俩能说一样的话,你能做出你老师所有的表情,差别在哪里?这个许老师很谦虚地说,差别在于我内在的修为。我还没有到达老师那个境界,其实我们对面的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敏感的,这个感觉是可以通过非语言传递的。

当一个人内在自我充盈,在很多时候能够觉察并且超越自己的好坏、对错的人,他自然而然地会散发出一种神奇的魔力,这种魔力可以让有痛苦的人感到释放。

让我们认真想一想,我们周遭总有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能让你感觉到更舒服。总有一些人只是暖暖地看着你抱怨,暖暖地看着你哭泣,暖暖地看着你无所适从。他如何做到这一些的?是他努力的结果吗?还是别的?

有些人似乎有一种奇怪的能量,这种能量没有侵犯性。你甚至都不知道你为什么喜欢他,甚至你都没有意识到你在喜欢他,但他却始终让你感到自在。他的自在就像是一个很强的WIFI信号,可以让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很爽地进入云端,进入互联网,进入开阔的世界。

小梁认为,当我们觉察到世界上可能有这样的人,当我们觉察到我们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当我们觉察到我们内在的关于好坏、大小、有用没用这一些观念会隐隐阻碍我们成为那样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的会开始采取一些行动。

这些行动不是借由努力得来,是借由发现、借由了解、借由接受和承认而来。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有隐形的翅膀,但是每一个人都有隐形的梦想和隐形的藩篱。

梁注庄子 | 你为什么不快乐?《逍遥游》与《金刚经》说了一件事

我们的不幸福是内在的心智模式构建的

《庄子》在《逍遥游》里,用了一个又一个像蒙太奇一样的故事呈现给我们看:我们的不自由、不快乐是如何借由我们内在心智模式构筑起来的。

比如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有了恐惧的习惯。现在看过来,可能是因为从小我们的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不知道除了用恐惧之外,还有什么更有效而快速的方法,于是他们用了老虎、用了派出所民警干部,来恐吓我们就范,赶紧吃饭、赶紧睡觉、赶紧做作业。当我们后来不再害怕老虎,不再害怕民警的时候,却留下了害怕的习惯,它是如此的隐形,以至于我们没有发现它,但它限制了我们的逍遥。

还有一些人,是因为从小他的父母告诉他你不够优秀,所以很多的小朋友会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这一切。有一些长的很漂亮的小女孩儿,她的妈妈可能会很担心她小时候把自己弄的太漂亮会不利于学习,会有意地把她弄得不那么漂亮。当她长大的时候,她对自己的性感、美丽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暗暗的恐惧,她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还有一些父母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告诉他们,我们家很不容易,你读书要珍惜,爸爸妈妈赚钱很困难。这样的教育虽然能够让小朋友建立起珍惜财富的观念,但同时也让这个孩子在这一辈子不相信自己可以去拥有财富。

我并不是说鼓励大家去获取很多的财富,我只是用以上的这几个例子,来跟大家分享,我们是如何成为一个习惯性恐惧、习惯性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习惯性觉得自己不配,习惯性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的人的。

当我把这些情况分享出来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发现,每一个人都在过往的种种时间,种种机缘里面,形成了以上的种种的心智模式的障碍。

是这一切禁锢了我们,让我们成为了一个不自在的人。

我们不需要抱怨父母,因为父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所以才有了《金刚经》里面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才有了《庄子》所讲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梁注庄子 | 你为什么不快乐?《逍遥游》与《金刚经》说了一件事

觉察,就是迈向了自由的方向

我们不需要去抱怨,我们只需要觉察。当我们觉察到所有的不快乐、不自在、不幸福,都仅仅是因为有一个隐形的罩子在禁锢着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勇敢地迈向了自由的方向。

在入睡之前,或许我们一起可以来做一个简单的练习,去想一想那些最让你不爽的人。因为这个最让你不爽的人,会真正地帮你发现你不爽的原因。

那个让自己不爽的原因,就是你内在的恐惧,内在的分别心,内在的担忧。当你了解,那只是一个概念上的假想的时候,或许你就可以放下与它的对抗了。你无需告诉任何人,但你必须要自己知道,你在和什么对抗。

由于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竞争,所以习惯性的对抗就构成了我们心智模式的一个必然。它帮助了人类的演化,但同时有一个副作用,这种习惯性的对抗让我们不懂得如何去爱、甚至不懂得如何爱自己、让我们心生憎恨之心、让我们无法接受一切、让我们在与他人的沟通过程当中有意无意地成为了一个竞争对手。它让我们不快乐,让我们最终产生许许多多的遗憾......

所以孔子说忍者无敌,他说的意思就是一个真正的接近于逍遥状态的,有广泛的同情心和智慧的人,是不会轻易地树立自己的敌人的。他在与无情的众生互动的过程当中,会找到如何与他们和谐相处的方法。这是环保主义最重要的观念,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这一切都来自于我们对事情的洞察和理解。

一切睡不好的觉,都和你内在的某一项的对抗有关,找到它,发现它,解开它,接受它。

当你睡好觉以后,你会在第二天早上发现自己像一个孩子一样,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