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机油?

上一期跟大家讨论过机油混用的问题,有网友留言表示,自己平时保养对机油的选取其实很没概念,不知道哪种类型才是真正“合适”。所以这一期,我会分享一些选机油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还是不厌其烦地介绍一下“机油”

机油,也称润滑油,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就是有润滑的作用,具体功效我分了以下的六点:

1、润滑减磨:进入零件之间的缝隙,机件表面形成油膜将机件隔开减少摩擦,防止磨损;

2、冷却降温:发动机运转时产生高温,当润滑油到达运转部位,就会吸取热量,然后将热量带走,辅助机件散热;

3、清洗清洁:通过润滑油的流动,冲洗零件工作面上产生的脏物循环到润滑油滤芯过滤保正润滑油的洁净;

4、密封防漏:润滑油在活塞环活塞和汽缸壁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油环,使燃烧室形成密闭空间防止燃烧室混合气体窜气,影响发动机功率;

5、防锈防蚀:润滑油能吸咐在零件表面防止水、空气、酸性物质及有害气体与零件的接触;

6、减震缓冲:当发动机负荷工作是,机件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润滑油进入机件之间将形成油膜起到缓冲作用。

有很多朋友会错误地认为,机油的选择是越贵越好。当然,可以明确这种心态用车,是不会对车辆本身构成危害。不过如果多花钱跟少花钱是同样的效果,你还会坚持这么任性吗?

怎样才能选择到“合适”的机油?起码你得对自己的车有一定了解。

近几年很多车厂为了追求环保和高功率,都会往缸内直喷发动机去研发。我们熟悉的大部分涡轮增压发动机都带该技术,而像本田地球梦、马自达skyactiv等,是新兴带缸内直喷技术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代表。

相比传统缸外电喷发动机,缸内直喷的工作效率高,做功次数更多,机件精密,缸内温度和压力更大,工况也复杂。除了要求润滑油有更好的油膜保护外,还需要有更好的流动性。

关于油膜保护,会涉及到衡量“高温剪切性”的效果。何为高温剪切性?它是衡量机件之间摩擦是否畅顺的一个标准。功能介绍的第六点有提过,机油进入机件之间,会形成油膜起到缓冲作用。剪切性好的机油,在遇到高温后,油膜依然不容易被撕开。在矿物油、半合成和全合成三种机油中,全合成的高温剪切性是最高。

所以,如果你的是缸内直喷发动机,选择全合成机油的是大前提。也解释了,为什么以前常听到别人说涡轮增压发动机,就一定要用全合成机油保养。

至于更好的流动性,对发动机可以起辅助散热的作用。流动性效果主要看机油的粘度数值,也就是我们常见到这个5W-40这组数字。一般南方地区用户只需看后缀数字,数字越高,表示机油的流动性越低。市面上主流产品的数值范围在20-60,而20或30属于低粘度(高流动)机油。

▲机油粘度是指发动机在100°C时机油运动粘度,简单来看就是指机油在工作工况时的流动性,它与使用时间和使用里程没有很直接,甚至没有一丁点关系。

▲现在很多搭载缸内直喷发动机的新车,在出厂时已经标示可以使用0W20的低粘度(高流动)全合成机油。

假如车有一定年纪,或者发动机没有缸内直喷技术,选择机油的粘度是不是越高越好?

答案不准确,要具体车型具体分析。举个例子:丰田的2010款普拉多V6 4.0自吸发动机,用户手册是建议车主使用5W20 SN级别的机油,我们最保守的推荐也是用5(0)W30的机油。

但有不少老行家还停留在功能性车型发动机的结构,有必要用到高粘度机油,而忽略了类似的大排量多缸发动机,会因为自身的发热量大,需要流通性好的机油辅助散热。

如果盲目使用高粘度机油,会因为机油流速不佳导致发动机温度偏高,甚至会影响动力输出加快磨损。所以如今选择机油,是不妨往低粘度值方向去考虑。

最后补充一些:就是一些主打运动性能的“赛用机油”,能用在家用车上但性价比不高。这类机油大多加入特殊的添加剂配方,专门为高负荷发动机配制而成,它具有粘度指数稳定、抗高温、耐高压以及油膜在超高速的情况下不会断裂的特性,价格昂贵。

用在一般家用车上会使车变得很爆很爽,但维持周期只有大概3,000公里左右,之后这种很爽的感觉衰退明显,而这种机油也能像普通机油一样使用5,000~6,000公里,还不如选择对应好粘度的机油实际。

北方地区,冬天下雪用油需要注意W前面的数值,数值越小代表示零度以下的流动性越好。市面上最通用的为0W,能保证在最低-35度的温度机油不结冰。

如果看完上述,你还是对用油感到困惑,回归最保守的办法,就是参考保养手册给出的参数建议,使用正规渠道购买正品的机油,按照约定的公里数或时间保养,车辆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