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人,乃是破虜將軍孫堅長子,二弟即是世人皆知的東吳大帝孫權。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大敗黃祖,得報父仇,大勝過後又乘機東進豫章,駐軍椒丘,並逐步吞併整個江東,爲東吳政權建立以及孫權稱帝打下堅實基礎。

我們閱盡鉛華,只爲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衆所周知,三國時期美女衆多,除有“閉月”之稱的貂蟬(虛構人物)以外,江東二喬、“洛神”甄宓、才女蔡琰都是引無數英雄人物追捧的絕世佳人。在這些美人之中,最受世人關注的莫過於江東二喬,杜牧曾寫詩感嘆“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二喬甚至是三國曆史發展的縮影和代表。今天子淵就和大家聊聊孫策死後,其弟孫權是如何對待兄嫂的。

孫策奠定東吳基業,死後孫權如何對待嫂子大喬?寥寥記載引人唏噓

▲討逆將軍孫策劇照

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人,乃是破虜將軍孫堅長子,二弟即是世人皆知的東吳大帝孫權。孫策是孫吳政權的奠基者之一,死後被孫權追諡爲長沙桓王。出生在名門世家的孫策,自幼就會利用家族資源以壯大自身,他十幾歲時就打着江東孫氏的名號,在吳郡和壽春等地結交名士,一番宣傳下來,自己的名聲也就傳揚出去,世人皆知江東孫策禮賢下士,東吳早期重臣周瑜就是在那時與孫策結識的。由於孫周兩人同歲,又同是出自江東望族,在壽春城相遇便一見如故,推誠相待。

孫策奠定東吳基業,死後孫權如何對待嫂子大喬?寥寥記載引人唏噓

▲袁術劇照

東漢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孫堅因攻打荊州而被荊州牧劉表部下黃祖所殺,江東孫氏元氣大傷。守孝結束後,孫策獨自一人前往壽春,準備投靠袁術並討回之前孫堅舊部,藉助其勢力創立功業,爲父報仇。袁術不甘心將孫堅兵馬就此還給孫策,屢以藉口推脫,孫策無奈只能轉投舅父吳景。當時,涇縣一帶有山賊祖郎作惡,百姓因被擾苦不堪言,孫策奉舅父之命征討祖郎,由於策劃得當加之自身驍勇,以祖郎爲首的山賊很快被剿滅,孫策逐漸名聲大噪。

孫策奠定東吳基業,死後孫權如何對待嫂子大喬?寥寥記載引人唏噓

▲荊州刺史劉繇劇照

東漢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漢獻帝任命宗室劉繇爲揚州刺史,但揚州治所壽春已被袁術佔領,劉繇無奈只得在曲阿另立府衙。劉繇擔心吳景、孫賁與袁術、孫策聯手來攻,便決心分而化之。劉繇命樊能、於麋駐紮在橫江郡,上將張英駐紮在當利口,與來攻的袁術對抗。袁術面對張英久攻不下,只能派人前往吳景駐地歷陽求援,吳景答應了袁術的請求,派出得力干將孫策前去征討劉繇。孫策行軍途中,許多英雄豪傑慕名來投,等到達劉繇軍隊駐地時,孫策已拉攏到一支數千人的部隊。次年,孫策成功擊敗劉繇,奪取其地。

孫策奠定東吳基業,死後孫權如何對待嫂子大喬?寥寥記載引人唏噓

▲漢獻帝劉協劇照

東漢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術以獲得傳國玉璽爲名,正式僭越稱帝,孫策勸說不得,兩人就此決裂。之後,孫策響應東漢朝廷號召起兵反袁,獲朝廷冊封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次年,朝廷任命孫策爲討逆將軍,並封爲吳侯,孫策開始率領部隊東征西討,逐漸平定江東。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大敗黃祖,得報父仇,大勝過後又乘機東進豫章,駐軍椒丘,並逐步吞併整個江東,爲東吳政權建立以及孫權稱帝打下堅實基礎。

孫策奠定東吳基業,死後孫權如何對待嫂子大喬?寥寥記載引人唏噓

▲大喬劇照

正所謂美女配英雄,在孫策四處征戰的同時,孫策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佳人,她就是芳名滿天下的大喬。兩人可謂是天造地設的伴侶,二人相交自然也就成爲千古佳話。可惜的是,兩人新婚燕爾不到四個月,孫策就遭遇刺殺,留下一子三女和獨守空閨的大喬撒手而去。孫策死後,孫權繼承了父兄留下的江東基業,按理說,孫權應當對自己的兄長心懷感恩,厚待其親眷。奈何孫權生性薄涼,不僅沒有感念兄長之恩,也沒有善待兄嫂子侄。

孫策奠定東吳基業,死後孫權如何對待嫂子大喬?寥寥記載引人唏噓

▲東吳大帝孫權劇照

衆所周知,司馬炎稱帝后,不僅追封亡父司馬昭和祖父司馬懿爲帝,還追封伯父司馬師爲晉景帝。孫權稱帝后,追諡父親孫堅爲武烈皇帝,廟號始祖,對於創立基業的兄長卻只是封王,可見壓根不願承認其功績。對於孫策唯一的兒子孫紹,他也只是命其沿襲先前漢室冊封的吳侯爵位,不久又改封上虞候。對於孫權的做法,《三國志》作者陳壽批評道:“割據江東,策之兆基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也。”此外,孫權早年間爲鞏固權勢,還命令將寡居的大喬遷出都城建業,嚴禁孫策後代參與政務,。在孫權的全面扼殺下,史書對於大喬的記載寥寥無幾,不難想象大喬的寡居生活有多麼糟糕,因此後世纔會傳說大喬在孫策死後哭泣數月而卒。比起真實的歷史,這樣的結局雖然悲慘,但至少還有一絲悽美的意味。

參考文獻:

《三國志·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

微信公衆號:趣觀歷史,每日爲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歡迎加入古代史愛好者同盟,增長見識、培養思維、積累談資、結交知己、收穫友情。子淵在這裏與你不見不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