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啓動無人機整改河湖“四亂”問題

(資料圖)甘肅省水利廳供圖

近一年來,甘肅運用無人機、衛星遙感、視頻監控等技術手段,對轄區內所有江河、湖庫、洪水溝道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各地常態化的河湖暗訪和督辦,通過檢察建議和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等途徑,以及河長警長協同發力,使河湖面貌不斷改觀。

甘肅省政府新聞辦26日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上述信息。甘肅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建海表示,各地對標“四亂”清理整治標準,發現一處、整治一處,達標一處、銷號一處,全力清存量。堅持邊查邊改、邊改邊查,對新發現的問題以及民衆舉報或媒體曝光的問題,隨發現、隨整治,着力控增量。

自實施河湖長制以來,甘肅省市縣鄉村26138名河長、1181名湖長上榜實現了“有名”,守河、護河、治河的責任網、制度網、督考網、治理網井然織就。去年7月,水利部部署開展了全國河湖“清四亂”(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專項行動,旨在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

甘肅啓動無人機整改河湖“四亂”問題

甘肅各地常態化的河湖暗訪和督辦,通過檢察建議和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等途徑,以及河長警長協同發力,使河湖面貌不斷改觀。圖爲航拍疏勒河下游生態植被。(資料圖)甘肅省水利廳供圖

據統計,甘肅已累計摸排發現河湖“四亂”問題3357個,其中“亂佔”244個,“亂堆”2553個,“亂建”405個和其他河湖問題155個。目前,排查發現的“四亂”問題已整改完成3182個,整改完成率94.7%,剩餘175個問題正在抓緊整改。

朱建海介紹說,甘肅各地對一些難拔的“釘子”、難啃的“硬骨頭”及涉黑涉惡問題線索,通過檢察建議和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等途徑,形成對有關部門依法行政的有效監督,壓實壓緊相關單位依法行政的責任,搭建起河湖管理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平臺,形成了打擊涉河湖違法違規行爲的高壓態勢。

截至目前,甘肅全省檢察機關累計審查甄別問題線索955條,立案793起,下發檢察建議書720份,正式提起訴訟9起。如定西市岷縣在全省範圍內率先通過公益訴訟手段,使侵佔迭藏河道8年多的一處茶樓得到依法拆除,有力震懾了涉河違法行爲。

爲加強河湖監管,嚴厲打擊破壞水生態環境等違法犯罪行爲,有效遏制涉水違法犯罪的發生,去年甘肅在洮河流域先行先試“河長+警長”。一年來,公安部門和水務部門聯勤聯動、聯合執法,堅持“零容忍、零懈怠”,形成了嚴打高壓態勢。

朱建海表示,從各級各類暗訪督查情況來看,“清四亂”整治工作還需加快,監管工作還需加強,制度機制還需完善。下一步,甘肅水利系統將持續強力推進專項行動縱深開展,確保達到預期效果。

(原標題:甘肅“拉網式”排查河湖“清四亂” 法律手段還本真面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