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二人打手,我意在先,彼手快不如我意先,彼力大不如我氣斂,彼以巨力打來,我以意支撐,微挨皮毛不讓打着,借其力,趁其勢,四面八方何處順,即向何處打之。太極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不在外面而在內,平日行功走架,須研究揣摩空松圓活之道,要神氣鼓盪,全身好似氣球,氣勢貴騰挪,身體有如懸空。

編者按:郝月如(1877年-1935年),少時體質孱弱,三歲頭猶傾欹,及十餘歲,習太極拳,穎悟異常,體力轉強。是武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

「療·經典」郝月如經典拳論之太極拳的走架打手

郝月如

月如既得家傳,又從李亦畲讀書,常觀其演勢及打手,益有所悟,年二十,已通曉太極拳之意,然習之不若其父之勤。其後,或在軍幕,或司稅收,所至輒思物色穎悟弟子盡授以學,不可得。

1929年,孫祿堂任江蘇國術館副館長於鎮江,薦月如爲教習,年餘,共事者或嫉之,月如乃辭職去南京。時南京有爲真之弟子李香遠,以1930年至南京授拳,江蘇張士一和陝西馮卓從學焉。及1931年,月如至南京

人莫知其拳之內蘊,惟士一與卓識爲真傳,二人既從受學,且爲揄揚,從學者日衆,然或月餘即去,或數月去,惟張士一、徐震、馮卓相從爲久。

1935年春,由士一言於中央大學校長,得聘爲兼任教員。其年秋,患足腫,至十一月而劇,子少如方在上海授拳,聞訊去南京侍疾,半月而月如歿,年僅五十九。


郝月如太極拳的走架打手

(總則)

太極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不在外面而在內,平日行功走架,須研究揣摩空松圓活之道,要神氣鼓盪,全身好似氣球,氣勢貴騰挪,身體有如懸空。兩手無論高低曲伸,一前一後,一左一右,皆能靈活自如。兩腿不論前進後退,左右旋轉,虛實變換,無不隨意所欲。

日久功深,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境。明白原理,練熟身法,善於用意,巧於運氣,到此地步,一舉一動,皆能合度,無所謂對不對。

(身法)

習太極拳者先求尾閭正中,正中者,脊骨根對臉之中間也。邁左步,左胯微向左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邁右步,右胯微向右上抽,用左胯托起右胯,則尾閭自然正中;能正中,即能八面支撐;能八面支撐,則能旋轉自如,無不得力。

次則步法虛實分清。虛非全然無力,內中要有騰挪,即預動之勢也。實非全然佔煞,內中要貫注精神,即上提之意也。切記兩足成雙重之病。

兩肩須要鬆開,不用絲毫之力,用力則不能捨已從人,引進落空。沉肘即肘尖常向下沉之意。

前膊和兩股注意內中要有騰挪之勢,無騰挪則不靈活,不靈活則無圓活之趣。

又須護臀,臀不護則豎尾無力,便一身無主宰矣。

又須養氣,氣以直養而無害,即沉于丹田,涵養無傷之謂也。

又須蓄勁,勁以曲蓄而有餘,並須蓄斂於脊骨之內。吸爲合爲蓄,呼爲開爲發。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是即太極拳呼吸之道也。

(練習法)

太極拳之技也,極精微巧妙,非恃力大手快也。伕力大手快者,先天自然賦有,又何須學焉。是故欲學斯技者宜:

先從涵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虛實分清求之。

這些對了,再求斂氣,氣斂脊骨,注於腰間。

然後再求騰挪。騰挪者,即精氣神也。精氣神貫注於兩腳、兩腿、兩手、兩膊前節之間。彼挨我何我,我注意何處,周身無一寸無精氣神,無一寸非太極,

而後再求進退旋轉之法。旋轉樞紐在於腰隙。能旋轉自如,絲毫不亂,

再求動靜之術,靜則無,無中生有,即有意也。意無定向,要八面支撐。

單練之時,每一勢分四字,即起、承、開、合。一字一問能否八面支撐?不能八面支撐,即速揣摩之。如二人打手,我意在先,彼手快不如我意先,彼力大不如我氣斂,彼以巨力打來,我以意支撐,微挨皮毛不讓打着,借其力,趁其勢,四面八方何處順,即向何處打之。切記不可用力,不可尚氣,不可頂,不可丟;須要從人仍由已,得機得勢,方能隨手而奏效。

動亦是意,步動而身法不亂,手動而氣勢不散。單練之時,每一動要問能否由動中向八面轉換?不能八面轉換,即速揣摩之。如二人打手,我欲去彼,先將周身安排好,意仍在先,對定彼之重點,筆直去之;我之意方挨彼皮毛,如能應手,一呼即出;如彼之力頂來,不讓其力發出,我之意仍借彼力,不丟不頂,順其力而打之;此即借力打人,四兩拔千斤之妙也。

此全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也。能以意打人,久之則意亦不用,身法無所不合。到此境界,已臻圓融精妙之境。說有即有,說無即無,一舉一動,無不從心所欲。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矣。

(走架主旨)

習太極拳者,須悟太極之理。欲知太極之理,於行功時先要提起全副精神,外示安逸,內固精神,氣勢騰挪,腹內鼓盪。太極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極。如同氣球,前進不凸,後退不凹,左轉不缺,右轉不陷,變化萬端,絕無斷續,一氣呵成,無外無內,形神皆忘,乃能進於精微矣。

(推手法)

在打手時,我意須要在先,彼之力挨我何處,我之意用在何處,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裏;以已之意接彼之力,非以已之力頂撞彼之力,恰好不先不後,我之意與彼之力相合。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所謂沾連粘隨,不丟不頂者是也。

習太極拳者,須悟陰陽相濟之義。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分者,開大也。合者,縮小也。其中皆由陰陽兩氣開合轉換,互相呼應,始終不離也。開是大,非頂撞也;縮也小,非躲閃也。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動者,氣轉也;靜者,有預動之勢也。所謂視靜猶動,視動猶靜。氣如車輪,腰如車軸。非兩手亂動,身體亂挪。緊要全在蓄勁,蓄勁如張弓,發勁似放箭。無蓄勁,則無發箭之力。發勁要上下相隨,勁起於腳根,注於腰間,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

腰如弓把,腳手如弓梢,內中要有彈性,方有發箭之力也。自已安排好,彼一挨我皮毛,我意接定彼勁,挨皮毛,即是不丟不頂,用意去接,即是順隨之勢;能順隨,則能借力;能借力,則能打人,此所謂借力打人,四兩拔千斤是也。到此地步,手上便有分寸,能稱彼勁之大小,能權彼來之長短,毫髮無差;前進後退,左顧右盼,處處恰合,所謂“知已知彼,百戰百勝”也。

平日走架打手,須要從此做去,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此皆一理。走架每一勢要分四字,即起、承、開、合是也。一字一問對不對?少有不對,即速改換。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能領悟此意,行住坐臥皆是太極,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平日走架行功時,必須以意將氣下沉,送于丹田,存養涵蓄,不使上浮,腹內松靜,氣勢騰然。依法練習,日久自能斂氣入骨。然後用意將脊骨之氣由尾閭從丹田往上翻之。達此境界,就是以意運氣,遍及全身,彼挨我何處,我意即到何處,氣亦從之而出,如響斯應,疾如電掣。周身無一處不是如此,此即所謂“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亦即“意到氣即到”是也。

又丹田之氣,須直養無害,才能如長江大海之水,用之不竭,取之不盡。迨至功夫純熟,練成周身一家,宛如氣球一樣,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物來順應,無不恰合。凡此皆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在內不在外”,亦即“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鋼”是也。

注:

李亦畬,名經綸(1832-1892),河北永年人。咸豐癸丑(1853),亦畬年二十二,師從母舅武禹襄學太極拳,而數十年純功,始於守中,中於引氣,歸於凝神致虛。以虛靈爲體,以因循爲用。比手時,以靜待動,當之者輒騰空而出。實踐中仿武氏拳論之法。隨時記錄,粘貼於壁,身體力行,一再修訂,最後整理成文。著有《五字訣》、《撒手密訣》、《走架打手行功要言》等篇,後將王宗嶽太極拳譜,武禹襄太極拳論文益以已作手鈔三本:一自存,一交弟啓軒,一交門人郝和。近代治太極拳者,奉爲經典。

李氏拳技以門人郝和,(1849-1920)字爲真爲最精。

郝月如(1877-1935)爲爲真之子。

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