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人穷者是真穷,说人傻者是真傻

昨晚外出散步,路过一五星级酒店时,正巧碰到一起斗殴事件。

听到吃瓜群众那断断续续的描述,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经过:一富家子弟,为两岁的儿子庆生,宴请的宾客中,有两人因贪杯醉了酒,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不曾想,斗殴者的亲朋,迅速站队,继而升级为群殴事件,最终,警察的到来,才终结了这一闹剧。

“谁孩子不过生日,至于摆这么大排场嘛!”

“就是,还选五星级酒店,装逼!”

“不装一下,怎么知道他家有钱呢……”

如此聊天场景,相信你一定不陌生。不知何时起,“装逼”一词,俨然已成“网红”词汇,频繁出现在你我的生活之中:手持苹果手机打电话,是装逼;出入高档餐厅,是装逼;拥堵的地铁里看书,也是在装逼……

总有人,试图站在自己给自己堆砌出的评判制高点,对别人指指点点。比自己厉害的,是装逼;

没自己厉害的,是傻逼。

笑人穷者是真穷,说人傻者是真傻

笑人穷者是真穷,说人傻者是真傻

读书无用论,曾风靡一时。

人们往往大海捞针般,挑一些自以为很具说服力的个例,自圆其说,证明没读好书比上过大学混得好的,大有人在。

其实,这种看似新潮的论调,实则是愚不可及的病态心理安慰。我们一个大学老师讲的特别好:那些高喊读书没用的,一定都是没把书读好的。

同理,那些动辄骂人家名车名表抑或看书装逼的,要么就是买不起,要么就是不愿提升自己。

他们大摇大摆地仇富,冠冕堂皇地嫉妒,然后又一如既往地继续着眼前的苟且。

一次大学同学聚会,趁着蕾蕾上洗手间的功夫,小蕊赶紧和昔日的室友大吐心中的不快:“同学聚会而已,有必要这么装吗,居然提着LV的包包!”“只身赴宴鸡毛装,都是同学装鸡毛。”

让小蕊失望的是,《夏洛特烦恼》中的这句经典台词,在蕾蕾身上并不适用。

有同学和蕾蕾深入交流得知,毕业后的前三个年头,她和老公认真工作,拼命攒钱。

积累到了第一桶金后,两人将全部家当全部投入到互联网创业浪潮中。创业远非想象中简单,个中滋味,他人无法体会。好在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公司逐渐步入正轨,前景大好。

蕾蕾坦言,名牌装扮,起初只是生意需要,装点门面,而后慢慢习惯,也就习以为常了。

的确,她没有丝毫的矫揉做作,更无任何卖弄炫耀,谈吐间,尽显优雅。

而反观小蕊,整个聚会都在充当“职业打假人”:这人戴的假表,那人租的豪车,却唯独忘了自己的A货包包……还是关中才子李凯凯讲得好:“笑人穷者是真穷,说人傻者是真傻。”

笑人穷者是真穷,说人傻者是真傻

笑人穷者是真穷,说人傻者是真傻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我们人类,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能力不同,也是再正常不过。

但有一点至关重要,即不管身处何地,都应该心怀光明,满怀希望。不是有句话这么说得嘛:“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高中那会的一个周末,我们室友几个外出购物。途中,正巧碰到一迎亲车队,清一色的保时捷卡宴,打着双闪,霸气外露。

“太有钱了,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买起一辆!”

“太能装了,结婚有几个用这车队的?”

室友几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唯独一向善于言谈的小毅没有吭声。有人调侃他是不是被这阵仗吓着了,他很是认真地说了一句:“我只是现在买不起。”

既非仇富毒舌,又不妄自菲薄,看似平平无奇,却又暗含努力和决心。时隔多年,小毅的这句话我依然记忆犹新。

如今,家具生意越做越大的小毅,早已是三辆车的主人,生意投资的大奔,外出游玩的卡宴,催账讨债的QQ。

《欢乐颂》中,有句经典台词:“切莫装逼,虚耗光阴。”的确,我们与其在装逼哭穷、抱怨牢骚上浪费时光,倒不是把这些时间省下,奋发图强。

笑人穷者是真穷,说人傻者是真傻

笑人穷者是真穷,说人傻者是真傻

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有句经典话语:“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我们现在,就处在这么一个时代。好的是物质富足,交通便利,机会很多;

坏的是竞争激烈,压力空前,戾气太重。放眼望去,吹鼻子瞪眼,大骂别人装逼,甚至脏话者,比比皆是。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不遗余力地声讨所谓的装逼者时,早已将自己的玻璃心出卖,即这个东西我没有,或者这件事我没去做,你也不配拥有,没资格去做。

遗憾的是,声音高亢的发泄声,并不足以掩盖你没有能力,不思进取这个事实,且装逼声叫嚣得越是厉害,越能暴露出你内心的恐慌与底气不足。

网上有段话讲得特别好:当你月薪五千后,你就会觉得那些用iPhone土豪金的人没有装逼;当你月薪破万后,就会觉得那些拿着单反的人没有装逼;当你年薪50万,就会觉得那些开着奔驰、宝马的人,也没有装逼。

所以,朋友们,先别急着骂别人装逼。或许,是你自己的高度,根本无法企及。

笑人穷者是真穷,说人傻者是真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