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在未來 5 年要捕殺 2000 頭鯨魚,即使也賺不到什麼錢

冰島漁業部部長 KristjánÞórJúlíusson 批准了該國未來 5 年內捕撈鯨類的配額。

直至 2023 年,捕鯨者每年將被授權於冰島海域內捕撈 209 只長鬚鯨(Fin whales)及 217 只小鬚鯨(Minke whales)。漁業部部長 Júlíusson 認爲此數據是可持續的,並聲稱以最新科學研究爲依據。

冰島政府在公佈最新配額同時,還列舉捕鯨經濟效益。其官方數據顯示曾經瀕臨滅絕的長鬚鯨數量正在恢復。

據《獨立報》報道,在出示的一份聲明中,來自 2015 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鯨類在北大西洋中部數量估計達 37000 頭,是 1987 年的三倍。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也曾於 2018 年 11 月宣佈,經歷協調一致的國際行動後,長鬚鯨與山地大猩猩(mountain gorillas)已從瀕臨滅絕邊緣拉回。列爲瀕危物種的長鬚鯨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數量增加 1 倍,目前成熟個體達 10 萬頭。西部灰鯨種羣(grey whales)數量也有顯著增加,不再被視爲極度瀕危。

冰島在未來 5 年要捕殺 2000 頭鯨魚,即使也賺不到什麼錢

不過,IUCN 公佈鯨類存活現狀的本意絕非是爲支撐商業捕殺。

“因禁止商業捕殺、國際協議及各類保護措施的維持,這些鯨類正在恢復,最終能看到數量增加是一種解脫。保護工作必須繼續,直到其數量不再受威脅。”IUCN 鯨類專家組主席 Randall Reeves 博士在去年 IUCN 宣佈結論時表示。

1986 年,成立於 1946 年的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發佈商業捕鯨禁令,以限制當時日益龐大的捕鯨規模。該禁令於 1987 年實施,持續至今。

針對最新捕鯨配額,活動人士對冰島政府用於佐證的研究報告提出置疑。研究聲稱,捕鯨爲冰島帶來相當大經濟效益。該報告最早發表於 2019 年 1 月,出自一名叫 OddgeirÁ 的博士,同時是個長期支持捕鯨的獨立黨候補議員。

冰島雜誌《The Reykjavík Grapevine》作者 Andie Fontaine 認爲,該份報告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論據,“總體來說,這份報告似乎試圖爲支持捕鯨的所有常見論調提供科學依據。”

他指出,OddgeirÁ 博士聲稱捕鯨有利可圖,但實際上冰島唯一一家捕鯨公司 Hvalur hf 的年度財報顯示,去掉運營成本後公司實際利潤在下降。與此同時,OddgeirÁ 博士在報告中試圖解釋冰島旅遊業並未受捕鯨負面形象而損害。旅遊數量一直在增加。但事實是,這類旅遊收入損失通常很難量化。

冰島自然保護協會主任 ÁrniFinnsson 對冰島媒體 Vísir 表示,捕鯨做法與冰島對環境問題的支持直接相矛盾。他還表示捕鯨將在經濟上同樣遭受損失。

來自冰島大學一份報告顯示,2017 年觀鯨旅遊效益在冰島所產生收入達 32 億克朗(2000 萬英鎊),而捕鯨效益僅爲 17 億克朗。

此前冰島也常因捕鯨事宜而受爭議,類似國家包括挪威與日本。自 IWC 出臺禁令後,擁有捕鯨歷史的 3 個國家持續捲入爭論,在商業捕鯨及科研配額之間打擦邊球,引來包括澳大利亞、美國、新西蘭在內反對捕鯨的國家的批評。

2018 年 12 月底,面對國際譴責,日本確認將於 2019 年 7 月恢復商業捕鯨並選擇退出 IWC,是 30 年來首次直接對抗 1986 年全球商業捕鯨禁令。該撤離將於 2019 年 6 月 30 日生效。

題圖來自Photo by Michael BlumonUnsplash。配圖來自維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