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家渠村村民楊軍今年種植了20畝地的豆角,由於管理得好,每畝地採摘豆角800公斤左右。在豆角採摘季,每天村裏新搭建的彩鋼棚蔬菜收購基地都有來自烏魯木齊、克拉瑪依、塔城、周邊縣市等地的收購商前來收購,工作隊和村幹部常常到這裏來宣傳安全生產,爲大家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銷售環境。

沙灣縣安集海鎮王家渠村距鎮區0.5公里,人均耕地4.9畝,有着十幾年的蔬菜種植歷史。近年來,爲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村民收入,村兩委利用村子離鎮區較近,交通方便的地理優勢,努力發展庭院經濟,開展特色蔬菜種植。

進入六月份以來,早熟作物陸續開始上市,王家渠村村兩委和工作隊把握作物採收的關鍵時節,幫助村民做好採摘期間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沙灣縣訪惠聚工作隊助農增收忙

“爲了讓豆角每一茬都有個好的收成,村幹部給種植戶協調好用水,確保豆角豐產豐收。誰家豆角可以採摘了,就利用微信羣和週一升國旗的時候幫助宣傳,吸引村隊和周邊富餘勞動力幫助種植戶採摘,讓種植戶抓住市場行情賣個好價錢。”工作隊隊長楊平軍說。

王家渠村村民楊軍今年種植了20畝地的豆角,由於管理得好,每畝地採摘豆角800公斤左右。楊軍說:“今年,豆角市場行情最好的時候每公斤7元,最低每公斤在2元,平均每公斤3.5元。20畝地豆角毛收入在7萬元左右。現在豆角收完了,我又復播複種了鮮食玉米,秋天還會有一份收入。”

沙灣縣訪惠聚工作隊助農增收忙

據瞭解,通過復播複種,一地雙收,多元化種植不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帶動了富餘勞動力增收。在豆角採摘季,每天村裏新搭建的彩鋼棚蔬菜收購基地都有來自烏魯木齊、克拉瑪依、塔城、周邊縣市等地的收購商前來收購,工作隊和村幹部常常到這裏來宣傳安全生產,爲大家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銷售環境。在豆角採摘期間,每天來王家渠村採摘豆角的富餘勞動力達到了40-50人,平均每天採摘豆角8噸左右,最多的時候達到了10噸以上。村民馬哈支熱說:“我們採摘豆角,每人每天有200元左右的收入。”

沙灣縣訪惠聚工作隊助農增收忙

人勤地不懶,眼下,早熟豆角收完了,村民們開始忙着復播複種,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大家辛勤地付出着,收穫着。(張銀環)

來源:沙灣零距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