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機拍攝的一個缺陷是,不太好控制光比,特別是在一些比較專業的項目,你需要鎖定快門速度時,使用ND濾鏡組就變得很有必要。比如電影導演Steven Soderburgh,就一直使用iPhone以及FiLMiC Pro等手機App拍攝故事片,最著名的作品是《High Flying Bird》(Netflix出品)。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

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

本文預計閱讀時長10分鐘,

建議收藏後觀看。

正文

智能手機拍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毫無疑問,現在的智能手機,完全能夠拍攝出令人驚豔的畫面,以至於一些大牌導演和先鋒人物都已經在用智能手機創作電影。

比如電影導演Steven Soderburgh,就一直使用iPhone以及FiLMiC Pro等手機App拍攝故事片,最著名的作品是《High Flying Bird》(Netflix出品)。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國內大牌導演使用iPhone拍片的報道,也早已屢見不鮮。只不過絕大多數情況還是噱頭成分居多。對於專業劇組來說,無論是使用手機還是攝影機,背後耗費的其它輔助器材,都是價格不菲。所以,某種程度上,這與手機拍攝所面向的低成本創作是相違背的。

那麼,什麼纔是低成本手機拍片的正確姿勢呢?國外論壇RED SHARK上,Simon Wyndham的這篇文章爲我們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鑑的思路。

手機拍片的優勢有哪些?

手機拍攝不僅可以節省預算,還會帶來一些相當可觀的好處。首先,手機是除運動相機之外,在戶外使用最方便的可移動攝影機。

這種靈活性意味着你可以在構圖上做更多的嘗試。即使是放在三腳架上,把手機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也毫不費力。這在你剛開始學習構圖、運鏡等拍攝技巧時就顯得特別有用。

正是因爲手機便攜、小巧的特點,讓它比擁有各種配件的大型電影攝影機具有更多的可玩性。

隨便舉個例子,你可以用膠帶把一臺RED MONSTRO粘在天花板上,獲得一個完全的俯拍鏡頭嗎?也許使用非常結實的膠帶可以做到,但你會冒險嘗試嗎!但如果是手機的話,就非常容易了。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高質量的項目,無論使用哪種攝影機進行拍攝,最後花費的拍攝時長基本是不會變的。我自己也持有相同的看法,畢竟攝影機只是電影這臺“大機器”中的一個小齒輪。

但仔細想想,Steven Soderbergh在主要場景拍攝結束後僅三個小時,就剪出了《High Flying Bird》的第一版。如果使用的是全尺寸的ARRI ALEXA文件也能同樣做到嗎?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如果你剛入行不久,那麼很有可能,你所遇到的拍攝對象也不會有太多的經驗。這個時候,使用手機拍攝能夠降低被攝對象的心理壓力,因爲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手機打交道,就像和朋友一起拍照,記錄生活一樣,大部分人都不會介意它的存在。

那些面對大型攝影機會全身發抖的人,面對手機就會輕鬆很多。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Victoria Mapplebeck榮獲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的作品《Missed Call》(2018),Mapplebeck並沒有試圖掩蓋它是用手機拍的,而是純粹把它當成某種工具,來獲取所要的畫面。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手機配套軟硬件的快速發展

1.鏡頭

現在很多手機都擁有兩個甚至更多的攝像頭,你可以用它們拍攝出長焦鏡頭,或是在一些型號的手機上拍攝超廣角畫面。而Sandmarc這一類附加鏡頭,更是可以將兩倍的長焦,轉換爲4倍的長焦畫面。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2.ND濾鏡

手機拍攝的一個缺陷是,不太好控制光比,特別是在一些比較專業的項目,你需要鎖定快門速度時,使用ND濾鏡組就變得很有必要。現有的手機濾鏡組已經做得很完善,例如Polar Pro Iris Mobile Set之類的ND濾鏡組,可以讓你獲得多檔曝光調整。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3.穩定設備

手持穩定器這類設備,其實國內廠商是做的很棒的。尤其是以大疆Osmo Mobile 2爲代表的手機穩定器,無論是穩定效果還是其他功能都已經做到相當成熟。僅僅不足千元的價格,就可以獲得長達十幾個小時的超長續航的穩定效果。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4.麥克風

手機拍攝的另一個缺陷是錄音問題,內置麥克風,也許適合打電話和偶爾的語音提醒,但無法達到專業需求。

這款RØDE麥克風針對蘋果手機,設計了專用的定向心形話筒,甚至在背面還有一個3.5mm的耳機接口,用於監聽現場音。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如果你對聲音有更高的要求,市面上甚至還有適配手機的XLR擴展裝置,允許你使用XLR的外置麥克風。

5.燈光

得益於近幾年LED影視燈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具有專業素質的LED燈光設備在價格上已經平民化。

現在打開某寶,只需要兩三百元,就可以買到一塊USB供電、顯色指數優良、還可以改變色溫的口袋燈了。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6.手機App

當然最不能忽略的就是手機App應用。這兩年大火的FiLMiC Pro已經非常成熟,可以設置專業的各項參數。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你可以在裏面更改文件碼率,錄製出比內置的默認程序,更高質量的文件,還可以設置記錄不同的寬高比,高幀率慢動作,應用對數曲線,調整白平衡,手動對焦,鎖定快門速度等等。(Ps:該軟件需要購買,正式版價格98元)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現在整體的趨勢無疑是這樣的。每一年這些手機設備,所拍攝的素材都變得越來越高質量,並逐漸擺脫了曾經的“手機畫面感”,擁有更全面的功能和美學上的進步。

手機的限制

當然,手機肯定也會有它自身的一些限制。但有趣的是,用手機拍攝所產生的麻煩比用單反或微單拍攝的麻煩多還是少?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爲是更少的。我完全同意很多人說的手機無法獲得足夠的淺景深的問題。我也承認,除非像蘋果這樣的手機系統廠商,允許應用程序開發人員關閉邊緣數字增強功能,否則手機拍攝的畫面還是總會有一種輕微的“數碼感”。

但當你從更長遠的視角去思考這些問題時,就會顯得微不足道了。FiLMiC公司的CEO Neill Barham,將現在的手機電影攝影技術的興起,與上世紀60年代法國新浪潮運動中16mm膠片攝影的興起進行了類比。他敏銳地總結了這一點,和當年的情形一樣,這些新興的電影人追求的,正是智能手機帶來的如同16mm膠片一樣的諸多優秀品質。

所以,很多時候,你不需要RED,也不需要Blackmagic。如果你有任何一部性能強於iPhone6S的手機,那麼就有能力錄製高質量的4K素材。它的一切都很好,足夠你完成很大一部分影片的創作。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所以,問題絕不是智能手機能否作爲一種嚴肅的視頻或電影創作工具,而是——9102年了,你爲什麼還不承認它所帶來的巨大潛力呢?

不知道大家對手機拍片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留言互動~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HOMEBOY電影數字洗印廠專注於DIT, 後期調色,以及專業的調色培訓,用色彩讓你的影片更動人。

調色製作/DIT/前期色彩管理聯繫:138-1038-0807

調色培訓聯繫:187-0151-1590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草場地路319-1號,藝術東區A

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嚴謹的討論一下,低成本手機專業拍片的可行性

本文爲作者 HOMEBOY調色培訓-02 分享,影視工業網鼓勵從業者分享原創內容,影視工業網不會對原創文章作任何編輯!如作者有特別標註,請按作者說明轉載,如無說明,則轉載此文章須經得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影視工業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 https://107cine.com/stream/11186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