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是民国时期四十年代的一位大名鼎鼎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不但在当时风靡一时,而且到现在还是有很多读者追捧她的小说。

20岁出头的女学生张爱玲大器早成,青年得志,1943年,她凭着《沉香屑·第一炉香》崭露头角,一举成名天下闻。而后张爱玲一发不可收拾,陆续了发表《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经》、《倾城之恋》等一系列小说、散文。傅雷曾赞《金锁记》是沦陷区最美的收获之一。

每一位作家的小说总是反映着他的人生观,或者是他人生经历的投影。张爱玲也不例外。她小说中的人物的人物原型多是她的亲戚朋友,如《金锁记》写的是她表叔家(李鸿章后代)的事,而《花凋》的女主角人物原型是是指她舅舅家的表妹。

张爱玲的小说流露出的悲凉感情,也是来缘于她对真实人生的看法。正如她所说“生命是华丽的袍子,上面长满了蚤子”。

虽然出身于富贵之家,从小锦衣玉食,可是张爱玲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并不幸福,她的父亲张廷重是个封建遗少,抽大烟,养姨太太,对儿女没有责任心。她的生母黄梵逸虽是官宦人家的大家闺秀,却也是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式女人,黄梵逸和丈夫三观不和,她看不上丈夫,于是终日争吵不休而导致离异。

在母亲离家的日子,张爱玲和弟弟是由佣人抚养。她跟佣人甚止比跟父母亲近。照顾她的人是佣人,抚养她的钱是祖先留下的,她的父母只是负责把她生到人世间。

张爱玲的父亲自然不甘寂寞,再婚娶了一位性格强悍的千金小姐孙用蕃。孙用蕃是民国权贵孙宝琦的女儿,庶出,从小在妻妾成群的大家庭长大,性格自然和常人不同,有很强的支配欲,渴望成为一家之主。

在张爱玲少女时期,继母孙用蕃对她不好,在精神生活上,张爱玲倍受继母的压仰,在物质生活上,也不甚丰足。继母为了显示自己擅长管家,在生活和金钱上极为苛刻。

张爱玲喜欢漂亮衣服,可是继母孙用蕃偏要她穿自己从娘家带来的旧衣服。张爱玲在一篇文章里提到她常年穿着继母的旧衣,那件暗红色如生牛肉色的破绵袍穿在身上象人长了冻疮一样,让她心情很是低落,人也变得自卑起来。

继母孙用蕃待她不好,那她的生母黄梵逸呢?黄梵逸也不是一位好母亲,在张爱玲三四岁时,黄梵逸出国留学,常年在国外,待张爱玲客气式的冷漠,没有母女间的亲密。

在张爱玲十八岁的时候,生母回国小住,她到生母家住了几天,没有和继母说。继母很是生气,不但教训了她,还给了她一耳光。而她的父亲却护着继母,把她毒打一顿,并扬言要用手枪把她打死。

这还不够,狠心的父亲又把她软禁了半年,在被软禁期间,张爱玲生病,得了严重的痢疾,父亲却不给她看病。可怜的少女张爱玲在病中极度绝望,甚止怀疑自己马上会死掉。

张爱玲是聪明而坚强的,她逃出去投靠生母黄梵逸,这时生母还不错,收留了她,负责她的生活费和学费,但是时间长了,黄梵逸就觉得女儿是拖累,对女儿不耐烦,把供她上学看成自己作出的牺牲。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黄梵逸已经有外国男友,有了自己的潇洒新生活。张爱玲的出现影响了黄梵逸的潇洒新生活。有了后娘,自然有了后爹。而亲娘有了男友,也要和儿女隔一层。

父母的绝情,生活的无奈和艰辛让张爱玲对人生很失望,对人类的感情极端不信任。张爱玲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和人之间都是冷漠的、功利的、互相算计的,就连父母子女都不例外。所有人为了利益争斗变得水火不容,情如陌路。

张爱玲在香港上大学时期,正是日本攻打香港的时候。因为战争,学校关闭,张爱玲跟着同学去当看护,这时她看到很多受伤的病人悲惨地离开人间。

战争是残酷可怕的,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死亡,让人内心恐惧,不安定,没有安全感,只有危机感,时刻处于极度的恐怖之中。这让张爱玲更悲观,更绝望。

张爱玲是作家,作家擅长把自己的感情放在自己的小说里。张爱玲对人间的观念反映到她的小说里就是没有温情的悲凉。人间的一切感情:亲情、友情、爱情都不可靠。人活着是那样的孤独无助,无依无靠,孤立无援。

在张爱玲的小说里,你可以看到,生、死、离别等等人生大事,人都做不了主。生,对人只不过意味着他被偶然地抛到这个世界上;死,使人意识到他自己只不过是有限的存在,且死的权利也不由人类掌握,死对人类也是偶然的;离别、遇合也不是人类自己做得了主。

生、死、离别皆使人认识到自己在人间的渺小和虚无,可人还是想从这虚无中争取一点实在,偏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可争取的到吗?到底来还是失败。

人是无奈的,就是苦苦挣扎,拼命抗争,最后也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无论人怎样坚持,怎样执着,最终的结局也不过是爱离别,恨长久,求不得。

人是什么?不过是风中飘絮,浪里浮萍,一切由命运掌握,一切努力都被命运打击。身世浮沉雨打萍,只能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纵观人世,身世飘零,悲凉无限。世事无常,人所计划的,永远比上变化,又怎能自己掌握命运,随心所欲呢?真如佛教所说:生老病死,恨长久,爱别离,求不得,一切都是无奈,只有在无人之处,暗自清泪偷弹,自己的苦自己知。

绝然放眼望去,人间哪有温暖?不过是凄风苦雨,人所能做的,只是今天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这些小事情,大事情自己是决定不了的,总是事与愿违。

张爱玲的小说,弥漫着非常沉重的悲凉感,她的小说反映的是她的人生观、世界观,张爱玲对人生的描述非常深刻:“人生象一袭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蚤子”。

经常看张爱玲的小说的读者都会发现,张爱玲的小说多是悲剧,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很少有幸福的人物,幸福的结局。

结局幸福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倾城之恋》的白流苏,但白流苏也不过是幸运,如果不是一场战争让她和范柳原的心贴近,范柳原是不会娶她的。白流苏虽然结局幸福,也流过很多辛酸眼泪经过了艰难困苦和冷嘲热讽。

张爱玲人生悲凉,所以她的小说也悲凉。她的每一个文字都在反映着她的人生:生命是华丽的袍子,长满了蚤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