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錢只有三種方法:用手、用腦、用錢。用手掙錢掙的是辛苦錢,用腦掙錢的算是人上人,高端的掙錢是用錢掙錢。但用錢掙錢的先決條件是必須有錢,其次是你要具備相關知識來用這些錢掙錢,股市就提供了這種完美的機會。

太多的小白來到股市既沒目標,也沒方法,人云亦云,就連爲什麼買爲什麼賣都不知道,結果往往事與願違,二八現象的那個八在股市很容易虧得一乾二淨,真是不知初心,無法始終,也許有人認爲是入錯了行、運氣不佳、修爲不夠、方法不對等N多客觀因素造成的。

一、打江山不易,爲什麼買了就跌。

很多人會問,明明已經看好的股票,基本面、技術面、都很好,趕緊追吧,也許還能賺個幾點。結果呢,等你一買入,馬上回調。於是感嘆道:真是老天不公啊,機構主力專門和我作對。

究其原因,盲目、恐懼、心急和博弈心理,漲不知道爲什麼漲、跌不知道爲什麼跌,股票是誰賣給你的、你想賣的股票被誰買走了,這些問題更是沒有仔細想過吧,既然你想博弈,那你的對手你瞭解過嗎?

因爲你不瞭解對手,所以恐懼,漲了也恐懼、跌了更恐懼,這就是你的對手給你最致命的打擊,在這樣一個環境下生存,你勝算的機率有多大呢?這也是註定你一買就跌的原因。

另外一種情況,機會來了沒做到準和狠,猶豫不決錯失良機。可能你已經掌握了不少知識,什麼日線、周線和月線都熟知,還浪費了大把泡妞的時間研究了江恩、費波納奇以及艾略特波浪理論,市場也走到你預定的區域內,股票也是你想要的,可你就是不敢動手,怕還有低點,然後等漲高了忍不住又追,這樣的操作不套你套誰?心態能好嗎?

做股票需要一種大局觀,不要把眼光侷限於某一區間。對於短期漲幅過快,股票價格脫離5日均線,高高在上的,在均線和價格之間形成很大的空間的,短線不要買,一買就將面臨短線回調;股票開始走下降通道,在達到一定跌幅之後,在某一價格區間開始盤整,不要以爲股價跌到底了,往往是下跌中繼而已,不然可能一買就套。

二、守江山更難,爲什麼賣了就漲。

股市有這樣的諺語“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雖然你敢買,也會買,但是不會賣也是白搭,還有賴於思考力與忍耐力的結合。不少股民朋友說,有那麼一種股票叫做別人家的股票,放自己手裏始終不漲,賣給別人後,就像喫了興奮劑一樣,突然飛上了天。收益錯過了揪心,之前耽誤的時間成本更是讓人痛心。要知道,在股市裏,你和對手盤就是博弈的關係,在股票拉昇前,要麼會在技術形態上給散戶造成錯誤的判斷,要麼就是在消息面上爲散戶挖下陷阱,而且這兩種手段一般都會配合使用,往往散戶會失去耐心選擇賣出,造成一賣就漲。

炒股如開車,要知道油門和剎車,做到靈活的止盈和止損,最好不參與主力的建倉與洗盤階段,因爲在這兩個階段,是非常考驗人性的,很多人會被洗出來的,一賣就漲。不要奢望買入最低價,不要妄想賣出最高價(不喫魚頭,不喫魚尾),喫箇中間段就走人,掐頭去尾喫波段的精華纔是中國人的中庸之道。明白了這個道理,喫過魚身再去找尋下一條也就心態平和了。

沒有不好的行情,只有不好的操作。《孫子兵法》中有“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一說,大致意思是:用兵作戰,總是以正兵擋敵,以奇兵取勝。股市如戰場,炒股就象打仗,要想把贏,簡單的說就是:牛市玩正,熊市玩奇。

在牛市中,以正兵跟主力正面作戰,順大勢而爲,風往哪邊吹,我往哪邊跑。在熊市中,我們玩奇術,以奇兵作戰,專打超強股,今天買明天賣,在中國這樣一個熊長牛短的股市中,天天指望大牛市,很不現實的。玩奇術也要有技術:一是少量參與,嚴格止損;二是速戰速決,不可戀戰。我們可以通過設置止贏點來作爲賣點,比如:股價短線上漲10%時果斷賣出;當然也可以根據技術走勢來選擇賣出,比如出現明顯的高位放巨量震盪或者死亡換手,收出“射擊之星”等見頂K線時,還可以根據大盤及板塊情緒決定是否賣出,在賣出股票時,不僅要果斷,更重要的是“捨得”,不要動不動就有“還能漲”的念頭。即使賣出股票後,股價繼續上漲也不要有任何的後悔。賣飛光榮,死捂可恥,如果執行力不到位,後期操作更易變形,也將會嚴重影響你的心態。

炒股也要因利而制權,正確的操作理念纔是股市的立足之本。不斷的創新,並從思維的侷限中跳出來,然後從一個更廣的層面去看問題,還要不斷的思考新的模式,當一種贏利模式被廣泛的應用的時候,就是它最鼎盛的時期,當這種模式出現虧損的時候,必然會被另一種新的贏利模式所替代。

比如前期因爆炒被停牌股,很多人衝着上證四板、深市六板等停牌後的溢價去打板,要知道,沒有哪種模式是一成不變的,從本月11號開始,從因停牌覈查而後陸續復牌的瑞斯康達、阿科力等股票當日表現來看,就是近期這種模式的終結者,如果當日還不能及時發現端倪,必然套你沒商量,市場情緒的捕捉此時就顯得尤爲重要。賣點的把握無一不和細節聯繫起來,如果你不認真覆盤,不能入微掌握實盤風向,不能第一時間做出正確抉擇,大把的後悔藥會等你來下肚,心態怎麼能好?

三、看潮起潮落他自逍遙心態的修煉。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股事也不同,操作的思路往往也不同。投資理念沒有對錯之分,也沒固定模式。最終還要通過市場來檢驗,索羅斯喜歡短線投機,巴菲特擅長長線投資,他們都自信樂觀。樂觀、自信、耐心等是最基本的心態修煉,炒股先煉心,心態第一,技巧第二。

1、要認清自己的操作風格和擅長的操作技巧,做到短、中、長期配對。要知曉,能夠虧損的最大範圍,就是你能夠投資的最大極限,你要用自己的閒置資金來操作,這樣即使是賺了還是賠了,都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的波動。在資金小的階段,不要總是想着分散投資,本金也不多,分散投資沒有太大的意義,不如把精力花在研究一隻比較優質的股票上,這樣瞭解的更多,賺的幾率更大,情緒的穩定性也才能增加。

《孫子兵法》中有這樣一段內容:“勢者,因利而制權也。”根據有利於自己的原則,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堅定信念,來把握主動權。我們首先要有一套正確的適合自己的選股標準,根據自己是否職業以及是否有時間盯盤,甚至個性習慣來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炒股模式。“小敗未知興衰”,不要因爲賠了點錢,就開始否定股市,不要因爲在股市中賺了點錢,就衝昏了頭腦,只有在失敗和勝利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纔會笑到最後。

2、“馬太效應”在股市中的應用。“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馬太效應”,在股市中發揮着神奇的作用,妖股的誕生無一不與該效應有關。比如:在一輪普漲行情後,個股出現兩極分化,其中強勢個股繼續,漲的越高,投資者越是不敢介入,擔心當接盤俠。殊不知,在充分換手後,股價漲的越高,散戶越是害怕,那麼籌碼越是集中,股價拉昇的速度越是快,最後漲到讓你瞠目結舌的地步。比如今年年初,在一片看淡次新股的行情中,貴州燃氣飆升的表演過程,就是“馬太效應”的實踐典範。如果這隻股票你做到了,恭喜你,相信今年後來的幾隻妖股中,也一定能看到你的身影。

對於最牛的股票,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誰最牛跟誰,誰漲停最快就買誰,只做龍一龍二,不做龍三。在買這類股票時,主要是看勢,不必計較股價的高低,因爲你買的股票不是跟昨日比價位,而是和明日比價位。相反,如果是在下跌趨勢中,即使出現大幅度的下挫,也不急於搶反彈,因爲你買的股票不是和昨日的價位相比,而是和明日可能出現相對的價位相比。實戰中,主觀臆想是“重勢不重價”的天敵。股價連續上漲後,很多投資者會懷疑,已經漲了這麼多了,還能再漲嗎?股價連續下跌後,又會疑問,已經跌了這麼多,還能再跌嗎?這些主觀的臆想都是不對的,我們要以股票的趨勢爲準,不要自作聰明,這也是養成良好心態的技術支持之一。

3、學會“彈鋼琴”炒股法。要想彈好鋼琴,需要十個手指協調動作。是要求投資者有運籌、會推理、懂邏輯等。通過邏輯分析未來的演變過程,知道的條件越清楚,對個股的預測準確性也越有保障。平時要養成閱讀各類資訊的習慣,只有看的多了,才能在盤中一瞬間感悟股價未來走勢,只有提前瞭解市場環境,才能通過形態、成交量和市場情緒對股價的直接影響是判斷主力意圖的最佳方式,即所謂的盤感。還有,在大盤不穩定的情況下,最好不要滿倉操作,這樣比較保險。如果判斷錯誤要及時止損,不要讓虧損失去控制。如果判斷正確,那你也要看好自己的贏利目標,倉位控制的好壞決定了投資者能否從股市中長期穩定的獲利。任何時候最好都不要全倉。因爲人的精神壓力一大,操作失誤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只有不斷積小勝爲大勝,纔可以累積財富。

4、學會分析並找到上漲根源。中國的A股分爲兩種,一種叫資金市,一種叫政策市。在這個信息時代,只要隨便翻一翻市場評論,當前政策扶持什麼板塊、市場熱點在哪些題材、正在熱炒的是哪些概念,一些漲勢旺盛的股票以及國家政策趨勢分析,還要學會長遠分析,多瞭解國家政策的發展方向,尤其是高科技和國家戰略方向的,例如前段時間的獨角獸概念,例如最近又發酵的芯片概念。沒有無緣無故的漲,也沒有無緣無故的跌,很多朋友買股票都喜歡看個股走勢如何,走勢僅僅是一種外在的體現,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它爲什麼漲,爲什麼跌。及時抓住新聞,並且保有較高的敏感度,瞭解和研究國家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對個股的影響,抓住熱點,勝率纔會提高,勝率提高了,心理成熟穩重度纔會提升。

5、市場是最好的老師,它會獎勵和處罰你。股市本身就是數學遊戲,即然我們玩了,就要玩好,建議輸不起、沒技術的投資者儘快退出,這是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生存,賺你能力範圍內的收益去。衝動是魔鬼,盲目無計劃和追漲殺跌,首先就表明你的心性處於浮躁中。只有在大盤與個股處於波段級別上升的早期階段,可以帶有技巧性的適當追漲,其它時期一定要養成低吸的習慣,方法是思想,執行是行動、做股票先是方法思想的完善,再到方法思想的完全的執行,這纔是知行合一,這個過程只有實戰才能達到。

控制心力比運用腦力更重要!

從力學講,人的心理不外乎向外與向內兩種力量。自己覺得有利,就引之使近,自己覺得有害,就推之使遠。種種不同的變化反映在股票市場,就是依照力學的常規,在狂喜的時候,力線會向外發展;在恐懼的時候,力線又會向內收攏。正如前邊所講,由於股民每個人的心力不一,心向不齊,纔可以形成這個市場,而且是由衆多對立的因素組合的市場。所以說現代的莊家,已不再是一個有形的實體,它已演變爲一股無形力量的總和,是衆多投資者心理力的總和,是一種市場心理力量角逐之後的總和。在一個投資過程中,個體的思維很容易爲羣體非理性思維所惑。但由於人性弱點的傳導性,它又是個體非理性思維的集合,給人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感覺。

所以,市場即使有莊家,也並非莊家決定市場。市場有你,市場有我,你就是市場,我就是市場。因此,莊家是你,你就是莊家。這樣戰勝市場的真諦不是如何戰勝莊家,而是如何積聚心力,戰勝自我。

證券市場至少從概念上來看是對稱的,心態上的貪婪與恐懼、形態上的趨勢與整理、反應上的敏感與遲鈍、交易中的一買一賣等等。當你能夠找到一種交易的方式,那麼必然又存在另一種與之相反的也許是正確的交易方式。或者說,任何方式在不同的歷史時段內,都會有“賺錢”或“虧損”的時候。因此從市場整體上講,應該也是在兩個單向的極端間擺來擺去,完全像鐘擺一樣,互爲消長,一張一弛,循環無端。所以股票價格波動,用鐘擺運動理論形容,更爲恰當。

股市中股票價格的波動與鐘擺的運動軌跡相似,股票價格漲上來又跌下去,總是在不同的價位上下來回波動。而機械鐘鐘擺的運動軌跡,也是擺過來又擺過去,而且鐘擺的均勻波動,又爲機械鐘指針的計量走時提供了助力。

證券市場的鐘擺效應有時也看不出來,甚至認爲不可能是鐘擺式的,但你往後看或換個角度就又變成鐘擺式了,而且均掛在一個點上。鐘擺式一定有中軸,因此我們也要學會找股票的中軸。你投資買股票,主要兩個因素,一個是什麼股票,一個是在什麼價位買入或在什麼價位賣出,也就是股票與股價之間的關聯。而這種關聯從表面看股價是圍繞股票價值來回擺動,好比股票的內在價值(或每股收益、或淨資產、或市盈率或市淨率等)是擺動的“吊”,而股價是左右搖晃的“擺”。但是由於市場買賣雙方搏傻的“價格觀”不一致,有人認爲現在的股價再上漲一倍也有人願意去買它,而又有人認爲現在的股價再下跌一半,也有人願意去賣它,因此這種“擺”有時毫無規律、毫無定數。而且這個“擺”在心力的貪婪度或恐懼度作怪下,有時會超過“吊”的高度,甚至又會擺脫“吊”,超乎想像,有時又由於下跌的慣性運動力也會突然崩斷使其滑入深淵。但是股市不可能永遠上漲,也不可能永遠下跌,這是個推不翻的鐵律。但什麼時候會上漲結束,什麼時候會下跌結束,那就是看整個市場心力的作用。因此,又有多少投資者去研究它,尋找“擺”的規律、“擺”的幅度、“擺”的時間以至方向、力量、大小。

假如股票運行完全是鐘擺式的均勻性運動,這個投資的鐘擺範圍是一到九,應該在三和七之間或二和八之間搖曳,如果平衡點是“五”,四和六是理性投資者,那麼三和七或二和八就是非理性投資者。

也就是市場的看多與看空力量經常會階段性地呈現“理性的平衡”心態與“非理性的平衡”心態。平衡狀態是一種持續而穩定的運動狀態,而非平衡狀態則是一個短促而突發性的運動狀態。正由於有運動,才能產生出價格空間。我們通常將市場的非平衡狀態稱爲“轉勢點”,也就是“吊”的高低不同而已。非平衡狀態意味原趨勢速度的改變,以一種新的節奏展開趨勢運行。

當這種平衡被打破之後,即價格由水平橫盤延伸的無趨勢狀態,轉向趨勢狀態。當然,這裏價格順着突破的方向延伸是確定的,但能夠延伸多少又是不確定的。這一規律說明價格“突破”與“拐點”是極好的交易機會,在向上突破的第一時間進場必然會有盈利,只是盈利多少的問題,但困難的是什麼時候離場。但由於通過買入方與賣出方的不斷成交、換手最終由市場的一個無形合力產生出不同時期不同大小、方向、高低的“吊”,然後那個“擺”在它的“吊”下又從無序到有序,又從有序到無序不斷循環往復,以至無窮。在漲勢中,多頭能量通過賺錢效應,又不斷得以加強與鞏固,從而形成強者恆強的態勢;但隨着多頭陣營的擴大,潛在的做多力量也會越來越小。當能夠被調動的做多力量已經被全部調動,空頭近乎消亡之時,就會出現“物極必反”的效應,這也是自然界事物發展所必須經過的“自我否定”規律。也只有這種無序與有序的交替出現,在股市纔有博取差價獲取利潤的可能。

而且由於每個人的價值觀、時間點、心理承受力不一樣,又決定了那個“吊”位置也不一樣。由於股市投機的真實存在,則造成了股票價格每時每刻隨着股民心理波動之力永恆地變化,而且極易造成股市出現極端狀態。而且股民心力作用的傳導與放大效應,往往又會在熊市下跌會跌到“地獄”,牛市上漲會升到“天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漲不言頂,下跌不言底”。雖然股票價格的波動與鐘擺理論一致,但是與鐘擺波動的最大區別是,股市中股價波動大多時候又是非常複雜,而且呈現出不均勻、不規則的特徵。

我們談論的股市,不可以認爲它就是數學、或者是幾何,因爲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因爲它是信心與人氣的聚散地,沒有計算的公式,也沒有絕對的祕訣。由於在任何市場中對於散戶講,投資是由於失敗的投機轉換而來,而成功的投資本身也是投機。因此若把股民稱之爲“投資者”,就是承認他們是失敗的投機者。由於投機性行爲的主導性,人們很難準確地肯定市場的走向,這就是投資者做不到高拋低吸的緣故!事實上,投資者往往做出錯誤的判斷,在該離場的時候進場,而在該進場的時候卻偏偏離場。從理論上講,投資或投機只能邊走邊看,邊看邊做,看誰能掌握“交易”的靈活應變!

所以,在股市中控制心力比運用腦力更重要!

股市本就是場博弈遊戲,二八盈虧理論說明股市賺錢並不是大概率事件,股市是考驗人性的戰場,把股市當做磨練自己韌性的場所,不斷地試錯,不斷地成長,也是不錯的心態。

微信:192123569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