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財經有料哥,編輯:小天 #股票##財經##股票大勢##A股##股民交流#

要了解更多財經金融、投資經濟、銀行理財、股票證券、保險基金方面的知識內容和經驗分享,歡迎關注。


今天,貴州茅臺收盤大跌3.62%至987.90元,股價跌破了1000元,料哥和大家再重溫一個熱門話題:貴州茅臺真的是“A股市場首隻千元股”嗎?

6月27日,貴州茅臺股價終於在萬衆矚目之下突破了千元大關,最高股價衝至1001.00元。

而在貴州茅臺於上週五進行了派息除息處理之後,本週一它的股價繼續大幅上漲,收盤上漲幅度達4.86%,股價1031.86元,盤中還一度衝高至1035.60元。

這不僅再度創出了它上市以來的股價歷史新高,也是目前A股市場裏唯一的一隻“千元股”,這讓衆多買了貴州茅臺股票的投資者們高興不已。

搞錯了,A股市場第一隻“千元股”,並不是貴州茅臺,而是這隻ST

但是料哥看到有部分財經媒體因此興奮地表示“A股市場首隻千元股誕生”,則表示並不能認同,因爲貴州茅臺的的確確並不是A股市場歷史上的第一家股價突破一千元大關的上市公司。

搞錯了,A股市場第一隻“千元股”,並不是貴州茅臺,而是這隻ST

截止今天,在A股市場20多年的歷史當中,第一隻千元股和最高股價其實均來自一隻目前的年輕股民和財經媒體記者所不熟悉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滬市老八股”之一:飛樂股份。

飛樂股份早年被股民們暱稱爲“大飛”,因爲它還有個小弟叫飛樂音響的企業也是上交所的“老八股”之一,被股民們暱稱爲“小飛”。這兩家上海本地股票被合稱爲“大小飛”,這個叫法有沒有讓你想起了現在的“大小非”?

搞錯了,A股市場第一隻“千元股”,並不是貴州茅臺,而是這隻ST

早在27年前的1992年1月10日,飛樂股份股價就已經達到了1007.40元,成爲“真正的”A股歷史上第一隻千元股。

而在1992年5月25日,飛樂股份的盤中股價曾經漲到了3550元的歷史最高價(不復權),創造了A股市場過了27年時間之後也仍然難以逾越的最高股價紀錄。

搞錯了,A股市場第一隻“千元股”,並不是貴州茅臺,而是這隻ST

飛樂股份的發展和上市歷史:上海飛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0年,原爲上海飛樂電聲總廠。在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市集中交易之際,成爲了第一批在上交所上市集中交易的股票,屬於著名的“滬市老八股”之一。

爲什麼業績並不見得非常出色的飛樂股份,股票價格能夠漲到了千元以上,甚至達到了3550元每股?料哥認爲這裏主要存在兩大原因。

(一)股票供求失衡導致出現嚴重的流動性溢價

中國股市成立初期僅僅只有數家公司上市交易,而想買股票的投資者們需要旺盛,造成了僧多粥少、狼多肉少的局面。

再加上在當年那個時間段還沒有開始實行漲停板制度,這些A股市場最早一批的老股票便集體遭到了“爆炒”,在當時的一天之內就能像如今的港股一般實現股價翻番的情況也並不少見。

這一段炒股歷史和瘋狂場面,大家可以從經典電影《股瘋》當中一窺究竟。對了,這部電影還是由著名的“買菜市民劉先生”、香港影帝劉青雲和國內雙料影后潘虹共同主演的。

搞錯了,A股市場第一隻“千元股”,並不是貴州茅臺,而是這隻ST

(二)股票面值不同,當今的1股相當於如今的100股

在這裏,料哥不得不爲年輕的股民們科普介紹一下中國證券市場的一段歷史制度和規則安排。

我們目前在交易的A股股票的面值基本上是1元/股,但是在29年的A股市場歷史上來說,這並不是唯一的股票面額標準,像紫金礦業的每股面值就只有0.10元人民幣。

而在1992年當時,飛樂股份股票的面值就是100元/股,這和債券面值的行業習慣是相同的。相當於是目前A股面值的100倍,因此那3550元的股價你也可以近似地認爲是現在的35.50元,這麼一看大家就秀容易理解這種“千元天價”是如何誕生的。

搞錯了,A股市場第一隻“千元股”,並不是貴州茅臺,而是這隻ST

後來爲了規範中國股市運作,交易所接連出臺了相關政策規定股票面值爲1元(紫金礦業依然成爲了特例)。

飛樂股份後面就通過面值拆細以及不斷送股等等方式,逐步將股價從3550元的“A股巔峯股價”降了下來。

像在1992年6月3日飛樂股份的收盤價格爲2600元,而從次日開始實施每10股送90股的“高轉送”分紅,將面值拆細,股價收盤變成了175元。

在這裏,料哥也不得不對那些如今的“10轉30”高送轉股票們說一句:你們現在玩的高送轉,不過是這些股票老前輩們當年玩剩下的。

搞錯了,A股市場第一隻“千元股”,並不是貴州茅臺,而是這隻ST

由於“滬市老八股”整體的經營狀況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後面陸續實行了重大資產重組和謀求業務轉型。

搞錯了,A股市場第一隻“千元股”,並不是貴州茅臺,而是這隻ST

像延中實業變成了如今的方正科技,真空電子變成了如今的雲賽智聯。

而在2014年飛樂股份也披露重大資產重組草案,置換出大部分上市公司資產,同時發行股份購買中安消技術有限公司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

中安消的前身是中國安防技術有限公司,爲國內第一家登陸紐交所的中國安防企業,也是第一家海外退市迴歸的中概股。

在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後,飛樂股份的主營業務轉型爲安防系統集成、安防產品製造及安防綜合運營服務業務,公司的股票簡稱也變更爲了“中安消”。

到這裏,著名的“大飛”飛樂股份在A股市場上長達24年的傳奇故事也終於落下了帷幕,之後就開始了中安消和如今的*ST中安的惡夢和恐怖故事。

搞錯了,A股市場第一隻“千元股”,並不是貴州茅臺,而是這隻ST

如今,中安消已經變成了*ST中安,不僅深陷財務造假泥潭,還面臨着暫停上市的嚴重投資風險。

2017年1月25日,證監會正式立案調查中安消。5月3日,中安消正式更名爲*ST中安,被列入了退市預警名單。而在2017年9月23日,中安消復牌後遭遇了連續17個跌停板,讓諸多公募基金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紛紛踩雷。

*ST中安的股價也從剛完成併購時大約47元的高價跌至今天收盤的1.80元,在這期間如果一直持有它的那些股票投資者的股票市值僅剩下約4%的水平,將會因此損失慘重。

俗話說的好,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在虛增估值和營收造假等等背景之下,*ST中安發行的債券“15中安消”出現了債務違約,而另一筆債券“16中安消”也緊急停牌。

2019年5月30日,*ST中安發佈公告稱收到證監會正式處罰。

證監會查明,在*ST中安此前的資產重組過程中,中安消技術作爲涉案重大資產重組的有關方,通過“班班通”項目虛增2013年營業收入5515萬元,存在誤導性陳述、虛假記載。證監會據此對上市公司*ST中安處罰40萬元,對於中安消技術頂格處罰60萬元,並對相關責任人員作出處罰。

股市有風險,交易需謹慎,A股首隻千元股真的並不是貴州茅臺。

喜歡我們原創財經文章內容的話,歡迎關注點贊,留言評論和轉發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