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份盖有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公章的函件称,根据高校招生工作"30个不得"禁令,高校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教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报道中,北京某所财经类院校招办老师就坦言,往年该校几乎从未派出招生宣讲组,但是由于被上海一所同类型大学"挤压严重",导致近年生源质量下降,出现了该校在广东省的最高录取分数线,竟然与上海这所同类型大学在该地最低线几乎持平的现象。

进入7月,各省份志愿填报工作陆陆续续收尾。此时此刻,真正松了一口气的不是考生和家长,而是刚从没有硝烟的"战役"中退下前线的各大高校。

有人说,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而招生,实际上就是一场高校之间的较量。平日你来我往,暗流涌动;五、六、七月集中粉墨登场,竞争达到高潮。其间百态千相,颇有细观之意义。

前不久,浙江大学就因为招生相关事宜,被教育部点名、发函。

1个学生50万?高校请停止开价

6月23日,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处处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省前100名考生报考浙大,将会获得50万元对外交流教学金,含20万元新生奖学金;全省前300名考生报考浙大,将获得20万元额度的对外交流奖学金。

6月24日,教育部向浙江大学发出《关于请严格执行招生工作纪律的函》,浙大除了重金招揽考生之外,教育部还监测到,招生组通过微信群等方式,传播上述奖励措施。这份盖有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公章的函件称,根据高校招生工作"30个不得"禁令,高校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教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对此,教育部要求浙江大学查实有关报道,立即纠正招生宣传行为。

(摘自《中国青年报》报道)

起初看到报道,小编是有些惊讶的。堂堂浙大,多少人争着抢着都要上的好学校,如何也"沦为"抢生源的一份子?

当今时代,人才为上。随着英国牛津、剑桥,美国哈佛、斯坦福等名校都宣布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再加上我国世界"双一流"工程的颁布,高等教育竞争进入白热化。学校争抢优质生源,一方面为提高整体生源质量,保障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则为了维系学校在大众心中的认可度与影响力。

浙大此举是非与否,小编不能盖棺定论,但浙大重视人才的初衷,却并非无法理解。"新生奖学金"早就不是一个新鲜词,翻翻看每年各大高校的招生宣传,承诺"新生奖学金"奖励的远不止一家。只不过,此次浙大事件发酵的原因,还在于学校本身巨大的影响力,和奖励金额的高昂。

1个学生50万?高校请停止开价

事件一出,网络上关于"高校恶性抢生源"的讨论、跟帖持续不断,甚至有人挖出了前几年清华、北大之间互抢生源的"陈年旧案",强势刷了一波流量。

那么,究竟什么行为符合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恶性抢生源"定义?

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其中直接与高校相关的有16条,详见下图。随后两年,教育部更是将相关规定三令五申。

1个学生50万?高校请停止开价

如此细化的条条框框之下,依然存在部分高校抱着侥幸心理暗度陈仓的现象。

同篇报道中称,6月24日,广东高考成绩公布的当天深夜,间隔不到15分钟,广东省理科成绩前五十名考生苏亮的家人就接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招生组老师陆续打来的电话。

主动电话联系,承诺录取专业,砸重金奖励新生……这些还只是招生老师们口中的"明枪易躲",是最直接、最常见的手段;而有些"暗箭难防",更加突破常人的想象。

"很多招生人员都会冒充他校招办人员编造谎言,发信息、打电话告诉考生,今年填报该校的意愿考生增多,无法满足考生就读心仪专业的要求,告知他不要填报这个学校。这个骗局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希望考生能够转投到招生人员实际所在学校。""由于招生咨询专业性很强,几次接触下来,家长和考生都很信任我们,但是,很多人却利用这种信任玩起了花招。"

这是报道中某名牌大学的一位招办老师亲口所述,在小编看来简直触目惊心。子非鱼,焉知水之深。不知道有多少考生和家长,就像无辜的鱼儿一样,用尊敬和信任换来的,却是别有用心的隐瞒和动机不纯的欺骗。

1个学生50万?高校请停止开价

竞争并非无益,但恶性竞争就不是一个好的趋势了。这些为了抢到好生源而无所不用其极的高校,只会给学生、给自身、给社会造成强烈的"负反馈"。

首先站在学生角度,原本报考的核心要义是考虑自身兴趣以及未来发展倾向,结合高考分数做出最适合自己、取得最大优势的选择。但在各高校的你争我抢中,在各种短期利益、物质利益的蛊惑中,年轻的他们很容易迷失方向,退而求其次选择的不是最优方案,或者不是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入校之后,先不说校方承诺是否是"空头支票",将这些优质生源揽入门下的后续呢?能否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呢?我们不禁要打一个问号。

1个学生50万?高校请停止开价

其次从学校来说,录取分数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层次,但一所高校不将重点放在自身实力的增强、办学质量的提升上,而仅仅通过一些旁门左道来维系大众口碑,这样建立起来的口碑终将岌岌可危。

最后就整个社会而言,高校恶性抢生源的影响是逐渐累积、难以估量的。一声鸟鸣,难留森林之静。高校招生的"市场"上,一家恶性"叫价",则整个"市场"便会动荡不安。报道中,北京某所财经类院校招办老师就坦言,往年该校几乎从未派出招生宣讲组,但是由于被上海一所同类型大学"挤压严重",导致近年生源质量下降,出现了该校在广东省的最高录取分数线,竟然与上海这所同类型大学在该地最低线几乎持平的现象。他们被逼无奈,不得不组织十余个招生宣讲组,奔赴重点省份进行招生宣传。

可以想见,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高校会"被参与"到这种恶性竞争中来,招生秩序再难维持。

1个学生50万?高校请停止开价

最重要的是,高校之间争抢的往往是一些高分考生,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好苗子"。而这种"唯分数论"的好学生标准,原本就是一个悖论。这种将分数、排名与金钱、奖励挂钩的行为,会逐渐形成一种"考得好=成功"的社会价值导向,将学生和家长带"跑偏"。漫长人生,高分绝对不是长久保障,成绩本身就带有偶然性,而分数也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综合素养。

恶性竞争,拼抢生源,这种怪象可以总结为"大学焦虑",而归根结底,其原因来自一种"社会焦虑"。学生唯分,大学唯名,好像所有价值和意义都必须映射到一种物质、一样实体上才算验明正身。所谓大学者,不在高楼宏宇、名头显赫,而在集科学、艺术之大成者的厚重文蕴,在大师学者、莘莘后辈敬仰向往的神圣殿堂,就像战时烽火中艰难求存的西南联大,辗转颠沛,却是如今国人心中再难复刻的最好大学!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高校抢生源无可厚非,但科学、可靠、客观的竞争方式才是王道。如实地展现办学实力、学科特色、校史文化、校园环境、设施条件等,用魅力吸引来学生,远比不守底线地花招百出,更加有格调,有内涵。

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中国青年报"公众号《校园 | 1人50万!浙江大学砸重金抢生源,教育部发函了》;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