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1日,北京(樓盤)產權交易所消息,雲南華僑城實業有限公司擬轉讓全資控股子公司雲南華僑城置業有限公司50%股權,轉讓底價爲7.4億元,該轉讓已獲華僑城集團批覆。6月27日,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消息,深圳(樓盤)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僑城”)旗下全資子公司負責建設的深圳市南山區天鵝湖花園(三期)施工總承包工程(一標),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死亡1人。

2019-07-03 23:00 來源: 中國建設報

6月27日,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消息,深圳(樓盤)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僑城”)旗下全資子公司負責建設的深圳市南山區天鵝湖花園(三期)施工總承包工程(一標),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死亡1人。其中,施工總承包單位是泰興一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是深圳市僑建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安全事故亮警鐘

針對事故進展,《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第一時間致電華僑城集團相關負責人,對方回應稱:針對近期發生在深圳天鵝湖花園(三期)在建項目的工程事故,我們深表痛心,對遇難者家屬致以誠摯的歉意,並做深刻的反省。目前政府相關部門正在進行相關調查的進程中,最終結論還需政府相關部門給予準確認定。

事實上,去年至今華僑城旗下子公司不僅一次出現安全事故。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消息顯示,2018年3月23日,浙江省寧波(樓盤)市鄞州區鄞州新城區鍾公廟地段YZ07-06(B-1一期)、YZ07-06(B-3)地塊工程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死亡1人。該項目的建設單位爲華僑城全資子公司寧波華僑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2018年5月18日,東部華僑城大峽谷海洋廣場塔臂在拆除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拆除配重塊時,塔臂突然上升後墜落,造成2人死亡1人重傷。經調查認定,深圳東部華僑城有限公司對該事故負有管理責任,被處以35萬元罰款。深圳東部華僑城有限公司還被納入深圳市級“黑名單”管理一年,起始時間爲2018年12月24日,到期時間爲2019年12月23日。

每年 6 月是全國“安全生產月”。在國家日益重視安全生產的背景下,華僑城卻頻繁發生安全事故。

對於安全事故頻發原因及整改處理進展,華僑城集團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表示,“對於寧波、深圳在建項目中,第三方施工單位先後發生的安全事故,作爲業主方,華僑城斷無推卸,立即限令承建企業停工整改。”

“同時,華僑城也在全集團範圍開展了所有在建項目的建築施工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嚴格健全施工單位的准入機制,加強安全風險管控,規範施工流程等措施。一是加強對施工單位的安全監督管理,二是督促施工單位加強工人上崗安全培訓,三是通過安全宣講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技能。”華僑城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左手拋售

左手拋售、右手擴張的華僑城近期接連出售資產的舉動引發外界關注。

7月1日,北京(樓盤)產權交易所消息,雲南華僑城實業有限公司擬轉讓全資控股子公司雲南華僑城置業有限公司50%股權,轉讓底價爲7.4億元,該轉讓已獲華僑城集團批覆。這是華僑城旗下公司一個月內第二次拋售資產。

從去年10月開始,華僑城曾多次出讓位於深圳、上海(樓盤)、重慶(樓盤)等城市的多個附屬公司的股權和資產包。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華僑城因近兩年快速擴張與文旅項目大手筆投入等動作,存在資金緊張等問題。

對此,華僑城內部人士對《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表示,目前華僑城集團整體財務狀況良好,資產負債在可控範圍。目前的各項重大交易行爲是基於集團和下屬各戰區戰略調整規劃的正常交易行爲。

快速擴張的華僑城一直遭受資金鍊緊張、負債高企等質疑。

一份今年6月的關於華僑城集團的跟蹤評級報告顯示,2016-2018年,華僑城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爲67.96%、67.22%、68.63%;全部債務資本化比率分別爲47.67%、49.15%、57.28%;長期債務資本化比率分別爲35.68%、37.78%、52.01%。後兩者持續走高。

此外,截至2019年3月底,華僑城資產負債率、全部債務資本化比率和長期債務資本化比率分別爲71.27%、60.71%和56.16%,相比年初分別增加2.64%、3.44%和4.16%,整體債務負擔有所加重。

華僑城A2018年年報提到,2019年全力以赴抓回款,加快項目週轉去化速度,加快現金迴流,除了加快項目開發銷售,還有“創新回款方式方法”。

據華僑城A相關人士透露,這個方式方法包括“股權轉讓”。據不完全統計,從今年年初至今約半年,華僑城涉及股權轉讓5起,擬轉讓價或超20億元。

7月1日,據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雲南華僑城實業有限公司擬轉讓全資控股子公司雲南華僑城置業有限公司50%股權,轉讓底價爲7.4億元;這一股權在今年2月中旬已掛牌出售一次;

6月27日,據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成都洛帶華僑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擬轉讓成都地潤置業發展有限公司51%股權,轉讓底價爲10.42億元。前者爲華僑城旗下公司,而標的公司持有“洛帶博客小鎮”等多個待開發地塊;

6月20日,華僑城轉讓旗下西安(樓盤)思睿置地有限公司80%股權及相關債權;

6月14日,華僑城旗下公司轉讓盈江縣大盈江玉石城有限公司100%股權,其財報顯示,公司淨利潤爲-692.57萬元;

1月中旬,康佳集團全資子公司深圳康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擬轉讓南京(樓盤)康星科技產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17%股權,轉讓底價爲2.14億元。康佳集團爲華僑城旗下公司。

“華僑城類似項目拋售或可認爲是在改善現金流,”易居智庫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當前華僑城在全國擴張力度較大,部分項目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因此其轉讓股權本質上是爲了盤活存量項目,進而爲包括文旅在內的後續產業提供更多資金。他提醒道,“頻繁交易也需要警惕,因其容易讓投資者過於敏感,進而關注到資金方面的問題。”

轉讓之餘,還有發債和貸款。1月8日,華僑城集團宣佈擬發行270天超短期債券募集20億元,用於補充華僑城A日常流動資金週轉;3月13日,華僑城A公告稱,公司2019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本期債券擬發行金額爲25億元,擬用於償還於2019年4月13日回售的存續公司債券“16僑城01”;截至一季度末,華僑城A銀行貸款新增261.96億元。

合作開發亦是緩解資金壓力及加快開發的另一種手段。6月3日,華僑城(亞洲)公告稱,旗下公司華僑城港亞與合肥(樓盤)國嘉合作成立項目子公司,各自佔股51%、49%,開發巢湖經開區金巢大道項目地塊;6月21日,合肥城建(002208)公告稱,公司參股子公司擬出資49億,持股49%,與華僑城港華投資控股(出資51億元,持股51%),共同成立合肥華僑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華僑城A相關人士表示,與當地國資企業成立合資公司的好處在於優勢互補,對處理當地的政商關係以及當地資源的獲取,肯定非常有益。

右手擴張

即便多方承壓,但對於一直淡化地產、強化文旅的華僑城來說,其擴張動作並未明顯放緩。

就統計的項目分佈區域來看,廣東、山東是相對集中之地。其中廣東涵蓋廣州(樓盤)增城、清遠(樓盤)、陽江(樓盤)、東莞(樓盤)、茂名(樓盤)、潮州、深汕特別合作區等地,投資額約達700億元。

綜合項目來看,華僑城在粵港澳大灣區、西南、西北以及中部區域的文旅佈局都在進一步加深。華僑城投資簽約或拿地開工等落子云南、廣東、海南(樓盤)、安徽、甘肅、山東和四川(樓盤)等地,不完全統計有近20起,簽約加開工項目等概算投資額超過1800億元。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建設推進,華僑城已先期佈局並有深耕意圖。華僑城集團官網5月末的信息顯示,華僑城已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文旅綜合項目近30項,分佈在中山(樓盤)、江門(樓盤)、珠海(樓盤)、廣州、茂名和湛江(樓盤)等十餘座城市。

以2018年爲界,華僑城官網5月初信息顯示,其2018年在文旅產業投資已達1400億元,在四川簽約並持續推動的項目投資總額達2400億元,位列華僑城單省投資力度第一位,華僑城在四川的項目遍佈成都、眉山(樓盤)、宜賓(樓盤)、自貢(樓盤)、廣元(樓盤)等城市,涉及城鎮化、文化旅遊、智能終端、產業園區等。

同處西南的雲南省也是華僑城的重倉之地。今年6月,華僑城旗下公司擬在昆明(樓盤)呈貢區建設5萬畝萬溪生態花園,爲鄉村振興項目,這是華僑城在呈貢拿下的第4個項目。

早在2017年,華僑城與雲南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戰略重組雲南世博集團、雲南文投集團,控股上市公司雲南旅遊(002059),深度參與雲南全域旅遊開發。按戰略重組計劃,華僑城於“十三五”期間將在雲南投資2000億元。

此外,在西安外,華僑城對西北另一重要城市蘭州(樓盤)也在尋求文旅佈局。今年2月底,華僑城與蘭州七里河簽署重點文旅項目的框架協議,主要落地歡樂谷項目。

地產江湖風雲變幻,生存與進化是始終不變的主題。進與退之間,華僑城將如何取捨?

(責任編輯: 徐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