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慶祝建黨98週年之際,深交所第一任副總經理、主要籌建者禹國剛接受深圳商報記者採訪談“初心”:在歷史的洪流中,個人是渺小的,只有融入到黨和國家事業中,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勤勉工作,敢闖敢試,才能成就一番事業。禹國剛提前給國投二部和有色金屬證券做了思想工作,這樣纔有了第一隻在深交所交易的股票——安達股票。

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的見證者——禹國剛:新中國股市從深圳走來

“入黨40多年來,我一直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做了一些分內之事,但黨和人民卻給了我很高的榮譽,去年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在慶祝建黨98週年之際,深交所第一任副總經理、主要籌建者禹國剛接受深圳商報記者採訪談“初心”:在歷史的洪流中,個人是渺小的,只有融入到黨和國家事業中,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勤勉工作,敢闖敢試,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的見證者——禹國剛:新中國股市從深圳走來

禹國剛 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偉文 攝

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敢闖敢試

上世紀80年代,禹國剛帶着一家四口從陝西南下深圳“拓荒”、創業,工作的第一家單位是愛華電子公司。1983年,由於具備日語專業和金融證券知識背景,禹國剛被全國青聯選派到日本學習證券。

幾年後,深圳市委提出創建資本市場,並於1988年11月成立了市政府資本市場領導小組,禹國剛被選中擔任專家小組組長。禹國剛和同事們花了兩年時間翻譯了200多萬字的外文資料,編寫了中國第一部證交所“藍皮書”——《深圳證券交易所籌建資料彙編》。

1990年11月,深圳大膽試驗,拍板決定讓籌建中的深交所率先“試營業”。禹國剛請人從香港買來一口鐘,1990年12月1日上午9時整,還未正式領到“準生證”的深交所敲鐘開市。

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的見證者——禹國剛:新中國股市從深圳走來

禹國剛展示當年學習證券知識的日文書本。深圳商報 記者 彭琰 攝

開業前幾天,禹國剛聽到風聲說部分券商有意不將交易信息上報,意圖讓深交所首日成交量爲零。禹國剛提前給國投二部和有色金屬證券做了思想工作,這樣纔有了第一隻在深交所交易的股票——安達股票。那一天,從開市到收市,一共成交了5筆交易,安達股票成交了8000股。

“現在想起來,當時整個開業過程很不容易,這是一件‘喫螃蟹’的事情,有很大的風險,工作是在內心的煎熬中推進。”禹國剛回憶說,作爲一名深圳經濟特區的共產黨員,當時必須摸着石頭過河往前走,沒有任何退路可言。後來交易非常順利,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來了,有種“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感覺,“這也許就是改革者的感受”。

發揚擔當作爲精神勇涉險灘

從1991年初開始,深證指數連跌9個月,甚至出現了零成交的局面,當時人心惶惶。“救還是不救?”爭論異常激烈,禹國剛向市委提出“企業出資救市”的建議。“當時深交所就像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如果不救市,可能就真的夭折了。”禹國剛說。

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的見證者——禹國剛:新中國股市從深圳走來

今年已70多歲的禹國剛在談及拓荒、奮鬥的激情歲月,仍舊感慨萬千。


市委市政府決定投入2億元股市調節基金,但對當時總市值爲50億元的深圳證券市場來說,仍是杯水車薪。禹國剛想到了抓“龍頭股”——深圳發展銀行。精心佈局下,股價在一個月之內從13.40元漲到14.95元。許多先前對證券市場喪失信心的股民,又一次殺回了證券市場。“那時深圳一年的財政也就是三四十億元,要是失敗了,錢打水漂了,都不知道怎麼面對。”禹國剛說。

禹國剛說自己這一輩子做了3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和大家一起把深交所建立起來;第二件事就是實現了深交所交易電腦化、交收無紙化、通信衛星化、運作無大堂化“四化”;第三件事就是推動建設深圳證券山公園。“我希望幾十年後,人們的記憶淡薄了,但只要在這個公園走一走就會明白,新中國股市從深圳走來。”禹國剛說。

鼓勵年輕人博覽羣書

“愛黨、愛國、勤奮、創新是我70多年來一直銘記在心的8個大字。”禹國剛在採訪快要結束的時候談到了對年輕人的期望。

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的見證者——禹國剛:新中國股市從深圳走來

圖自 深圳晚報

禹國剛回憶剛到深圳的時候,一家人擠在10平方米的房間裏,很長時間是幾戶人家共用一間廚房,需要輪流做飯。條件艱苦,但是對工作充滿熱情,對未來充滿信心。平時有時間就是看書,正因爲博覽羣書學習了金融證券知識,等機會來臨時才能抓住。“現在年輕人閱讀書本的時間太少,耗在手機上的時間很多,過斑馬線那十幾秒眼睛都在盯着手機。”禹國剛建議年輕人特別是年輕黨員不要急躁,要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在爲國家和社會多做貢獻中取得個人的發展成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