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美

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

为我们展示了大唐长安的一天。

十二时辰,二十四小时,

天宝三载,上元节前夕,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却不知长安城已陷入危局。

为解救大唐人民,

避免长安城遭到破坏,

天才少年携手不良帅,

临危受命,要在一天时间内,

抓住幕后主使。

历史的车轮在缓缓滚动,

精彩的剧情扣人心弦,

让人忍不住想要梦回大唐,

去看看盛世中绝美的长安城。

《长安十二时辰》: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美

长安,

是周幽王为博美人笑,

烽火戏诸侯的镐京。

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

历经坎坷仍念念不忘的长安。

是宇文邕率军破北齐,

统一北方的常安。

是隋炀帝大肆劳役,

修建大运河的大兴。

时至大唐,

长安在风雨飘摇中,

作为12代王朝的都城,

见证着历史的更迭变换。

《长安十二时辰》: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美

身居大唐长安城,

清晨,听闻钟鼓楼钟杵的撞钟声,

燕飞鸡鸣,人声渐沸。

阳光洒向大雁塔,

唤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的经卷。

日间,到人群熙攘的西市采购,

回首侧盼,

居于城中正北的大明宫,

像是镀上了一层金,

屋顶砖瓦鳞次栉比,

墙高濠深,楼宇森严。

夜幕降临,

长安城华灯初上,

歌舞升平,灯火阑珊。

浮华盛世掩不住,

时间在这座城留下的厚重历史积淀,

那些历经风雨的雕栏玉砌,

就是时光走过的证据。

《长安十二时辰》: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美

这里有随性洒脱的李白,

可天子呼来不上船,

也可一入长安城,

便泼墨挥毫,一醉方休。

这里有一生坎坷的岑参,

身处边关险境,

却胸怀“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般的诗意。

这里有耄耋致仕的贺知章,

仕途顺遂,眼中景致也格外迷人,

随口成章“不知绿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7岁才华乍现的神童,

可以不问年龄得重用。

外使来华,

可以不问地域而为官。

胡人来此地,

只要心怀善意,

为商作客皆欢迎。

任何人,无论出身,

在这片繁荣土地上,

都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长安十二时辰》: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美

大唐长安。

踏入其中,身陷繁华,

方知“山河千里国,

城阙九重门”的大气。

漫步城中,

来往行人络绎不绝,

珠玉琳琅映入眼帘,

才明白“千百家似围棋局,

十二街如种菜畦”的繁荣。

《长安十二时辰》: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美

那里有富甲一方的商人,

也有衣衫褴褛的乞丐。

那里有不辞辛苦的传道之人,

也有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

那里有扶弱济贫的游侠,

也有貌美倾城的歌女。

因为这些形形色色的人,

长安这座城被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一群人,成就了一个时代。

时隔千年,踏上这片土地,

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动。

《长安十二时辰》: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美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长安,

“水边多丽人”是长安,

“暗闻歌吹声”是长安,

“青牛白马七香车”是长安,

“一旦起楼高百尺”是长安,

“回望绣成堆依旧”是长安。

大国,自有大国的姿态和底气。

拥有一支精锐的部队,

是大唐盛世不可或缺的硬实力。

开放包容的国家文化,

和繁荣的经济也是软实力强大的证据。

胡人犹在却不敢破边关,

倭寇仍存但不敢犯我境。

来者皆包容,

犯我者不留情。

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自信的坦然。

《长安十二时辰》: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美

长安,如今更名为西安,

任时光流逝而不为所动。

将千百年的兴衰故事,

刻画进一石一木之中。

“红衣佳人白衣友,

朝与同歌暮与酒。

世人谓我恋长安,

其实只恋长安某。”

梦回长安城,

描蛾眉,理双鬓,

淡染胭脂,弄梳妆。

朝看长安瑞霭祥云,

夜赏长安一片月。

与胡商讨价还价,

和李白吟诗作赋,

对酒当歌。

万点灯光烛火中,回眸一瞥,

繁华被封印在岁月里,

盛世被记录进史册中,

我们只能时光留下的印记里,

找寻绝美的长安城。

相关文章